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地理期末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464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6

1.选择题(共32题)

1.
下列生活行为符合“绿色、节能、低碳”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综合利用B.出门开车提高办事效率
C.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D.电器不用时待机延长寿命
2.
我国水土资源配置欠佳,其中属于地多水少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
3.
(   )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沪宁杭工业基地的核心。
A.上海B.天津C.北京D.广州
4.
课本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资源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
A.煤炭资源B.森林资源
C.土地资源D.石油资源
5.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山区退耕还林,保持水土B.草原地区发展畜牧业
C.河流、湖泊周围发展渔业D.平原地区发展林业
6.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O℃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
7.
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A.植树造林B.跨流域调水C.修建水库D.提高水价
8.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条件是( )
A.自然资源丰富B.科技力量C.劳动力充足D.位置优越
9.

下面为某生态系统示意图,该生态系统中的鼠属于(    )

10.
下列地区与其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连线,正确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耕地B.大兴安岭——草地
C.内蒙古高原——林地D.东北平原——荒地
11.在化学反应CO2+3H2═□+H2O中,“□”内物质的化学式是(   )
12.
下列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B.成都平原C.柴达木盆地D.华北平原
13.
我国四大牧区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共同特征是
A.有广阔的天然牧场B.水源充足C.气候温暖湿润D.海拔500 米以下
14.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具有得天独厚水运条件的是(  )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青藏地区D.西北地区
15.
我国京广线与“黄金水道”的交会处是()
A.南京B.重庆C.武汉D.湖口
16.
下列有关东北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主要包括黑、吉、辽三省B.东北地区被称为“白山黑水”
C.有新中国第一个重工业基地D.后备土地资源潜力较小
17.
三河马、三河牛主要出产在(  )
A.新疆牧区B.青海牧区
C.内蒙古牧区D.西藏牧区
18.
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主要表现在( )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B.人均耕地少
C.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D.山地多,平地少
19.
下列关于北京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地形区来看,它位于东北平原南部
B.从干湿地区来看,它属于湿润地区
C.从温度带来看,它处于暖温带
D.按城市职能划分,它主要是一个工业城市
20.
关于北方人民的生活,说法正确的是
A.现代交通工具以轮船为主
B.华北平原的居民,挖窑洞居住
C.居民房屋往意通风散热
D.东北、华北居民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居民以小米为主食
21.
上海是我国大型的钢铁基地,它发展钢铁工业不具备的因素是(  )
A.交通便利B.消费市场广阔C.濒临海洋,便于进口铁矿石D.靠近煤矿、铁矿产地
22.
下列有关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民居的屋顶坡度大,墙体厚B.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水稻为主
C.园林建筑规模庞大,气势宏伟D.1月平均气温高于O℃
23.
北京今后应着重发展
A.石油化学工业B.耗能、耗水少,污染少和高科技工业
C.煤炭工业D.机械、钢铁工业
24.
关于东北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主要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很大,本地粮食消费量大B.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C.地势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作D.农业科技水平高
2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是资源大国,没有资源使用压力
B.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我国的自然资源多是非可再生资源,目前不宜开采
D.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与自然资源密切相关
26.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资源的年际变化不大
B.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冬春两季多,夏秋两季少
C.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D.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是均匀的,只是各地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程度不同
27.
下列地区,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主要产地的是
A.洞庭湖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海南岛
28.
我国南方地区电力的主要形式是 (   )
A.核电B.生物能
C.水电D.火电
29.
黄土高原地区的环境被人类活动破坏后,很难恢复,主要原因是这里(  )
A.生态环境脆弱B.经济发展水平低
C.人类活动的历史短暂D.地表崎岖不平
30.
全球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全球降水量减少B.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C.过度垦殖、过度放牧D.农民进城、土地抛荒
31.
我国东北三省是指( )
A.河北省、山东省、湖北省B.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山东省
C.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D.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
32.
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位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解答题(共3题)

33.
读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名称分别是A_______工业基地,B________工业基地,C_________工业基地和D_________工业基地,其中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是____________(填名称)。
(2)右图中C工业基地的中心城市分别是城市①______、南京、杭州;经过城市①的铁路干线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该线经过的地形主要以_________为主。
(3)右图中的D工业基地的中心城市分别为城市⑥_______、深圳、珠海;该地毗邻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其中⑦是______,该地区陆路运输主要的途径是铁路干线④和铁路线⑤,其中④是_______线;该工业基地大力发展________型经济,经济发展迅速。
(4)制约B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_________资源短缺。
34.
读黄土高原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东起山脉A_____,此山是黄土高原和_______平原的分界线;西至B_________。
(2)黄土高原地区主要跨山西、_______、宁夏、_______等省区。
(3)目前,本地区面临的突出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严重,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不利于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该地区的生态建设刻不容缓。请你为改善该地区的生态建设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
(5)黄土高原地区最重要的能源资源是__________;支流③是__________,该河流流经的省会城市是_________。
35.
读东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地区大部分地处我国地势的第____级阶梯,主要地形类型有____和____。
(2)图中字母代表的山脉分别是:A_____、B______、C______;
在这些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_____平原。图中河流分别是:D______,E______。
(3)从图中看出,可以用“_____________”来形容东北地区的山河分布格局。
(4)东北地区农业部门齐全,平原地区以种植业和______业为主,种植业区的作物熟制为________,农作物品质优良;山地和丘陵地区以林业为主,______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林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2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