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四川宜宾横江片区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462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2/9/12

1.选择题(共26题)

1.
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  )
A.西半球、北半球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D.东半球、南半球
2.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A.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B.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慢
C.城镇人口增长迅速D.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3.
下列省区中,既是我国每天最早迎来日出的省份,又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份是(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海南省C.台湾省D.黑龙江省
4.
“两湖两广两河山”所指的八个省级行政区中,互不相临的一组是()
A.湖南、湖北B.广东、广西
C.河南、河北D.山东、山西
5.
我国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
A.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单一
B.气候复杂多样,海洋性气候显著
C.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
D.气候单一,海洋性气候显著
6.
下列地势变化,与我国地势剖面变化相符的是( )
A.B.C.D.
7.
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  )
A. B.
C.D.
8.

“一壶开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的发明是(    )

9.
车牌号为“川Q16888”的汽车属于哪个省级行政区(   )
A.四川省B.重庆市C.云南省D.浙江省
10.

下列数据引自《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上表数据能直接反映出在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   )

11.
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大致分界是漠河—腾冲
B.东南多,西北少
C.比较均匀
D.西多东少
12.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两句歌词反映了我国小农经济状态下的生活情境。下列有关古代小农经济基本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13.
下列有关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汉族集中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B.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中部
C.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 ,交错杂居”的特点
D.各民族均匀分布
14.

商鞅变法规定:制止弃农经商,未经允许从商者罚作奴隶。规定体现的经济政策(    )

15.
寒假期间,小明随父母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穿的羽绒服换成了凉爽的夏装,小明一家人的旅行路线最有可能是
A.从上海到乌鲁木齐B.从昆明到三亚
C.从哈尔滨到北京D.从哈尔滨到海南岛
16.

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首映成功。这一部影片不论对中国电影史,还是中国京剧史来讲,都是弥足珍贵的资料,它是(    )

17.

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首映成功。这一部影片不论对中国电影史,还是中国京剧史来讲,都是弥足珍贵的资料,它是(    )

18.
数据显示:西藏国土面积为122万平方千米,人口270万;江苏国土面积为10.26万平方千米,人口7406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B.平原地区人口多,高原、山地人口少
C.西藏自治区面积大,所以人口密度也大D.江苏省地处沿海发达地区,所以人口多
19.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最重要的一条地理界线,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大致与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一致B.大致与我国1月0℃等温线一致
C.大致与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一致D.大致与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
20.
四川历来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其形成主要受惠于
A.地形复杂多样B.雨热同期C.气候复杂多样D.夏季普遍高温
21.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
A.西北风B.台风C.冬季风D.夏季风
22.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23.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24.
读图,下面4个城市中位于长江上游的城市是
A.重庆B.武汉C.南京D.上海
25.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句歌词表达了广大华人热爱祖国的共同

心声。“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是在(    )

26.
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下面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  )
A.B.C.D.

2.解答题(共4题)

27.
阅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前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等地区发生严重干旱,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5个省(区、市)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1)五省区中, (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主要聚居在 (省区)。
(2)A山脉东侧是   平原,
C是我国最大内流河    河,
D是 高原。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   山脉的主峰。
(3)E是 江,它是我国 (汛期、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注入    海。
(4)长江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图中F、G两处,适宜建大型水电站的是    处,主要原因是    
(5)隋唐李煜曾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慨。造成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流的主要原因是    
28.
〖读一读〗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31O N,103°E)发生8.0级地震。人员伤亡惨重,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我国地势的 阶梯与 阶梯的交界地段。
(2)该地震波及范围广,图中示意受灾省区:
①名称:A. B C.
②简称D.    
A. B.
③行政中心:H.
C.
(3)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当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避险方法是(   )
A.在室内迅速跳窗逃生
D.在室内迅速抱头蹲在墙角
C.在室外迅速抱住电线杆  
D.在室外迅速跑入建筑物内躲避
29.
读黄河流域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支流B是___________,位于_________省;支流A是_________。
(2)黄河以河口和桃花峪作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请用字母C、D在图中相应位置分别把河口和桃花峪注出来____________。
(3)“黄河百害,唯有一套”,其中的一套指的是位于内蒙古境内的________平原,黄河为其提供了丰富的(_______)。
A.泥沙B.灌溉水源C.水能资源D.金矿
(4)黄河下游出现“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但历史上水患严重。你认为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
30.
读图Ⅰ、图Ⅱ,回答问题。(共6分)

图Ⅰ 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图Ⅱ 夏季风示意图
(1)图Ⅰ中A、B、所代表的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    ,表示非季风区的是   。(填字母)
(2)读图Ⅱ分析,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 (海洋或陆地),盛行的是偏    (南或北)风,下列符合夏季风的描述是( )
A、带来寒冷干燥的气流 B、带来温暖湿润的气流
(3)夏季风难以到达B区域的原因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6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