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9题)
5.
阅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省级行政区域 | 江苏 | 山东 | 新疆 | 西藏 |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740 | 600 | 12 | 2 |
材料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A.人口分布均匀 | B.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
C.西部人口密度大 | D.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 |
13.
下面是有关我国三大地形区主要特征的描述和三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名称,请找到与其对应的地形区名称,将相应的字母代号和序号代号填在表格中。
地形区的特征:
土地利用类型:①耕地 ②林地 ③草地
地形区的特征:
A.位于我国北部,地势平坦开阔,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 |
B.位于黑、内蒙古北部,东北-西南走向,原始森林茂密 |
C.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 |
地形区 | 内蒙古高原 | 长江中下游平原 | 大兴安岭 |
特征 | | | |
土地利用类型 | | | |
16.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回答题。

【小题1】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是
【小题2】针对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特点,分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你认为合理的是

【小题1】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是
A.各类土地资源比例均衡 |
B.耕地、林地比重相对偏小 |
C.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很小 |
D.可利用草地的面积小 |
A.占耕地建别墅 | B.毁林开荒 |
C.弃牧毁草开荒 | D.适当开垦荒地 |
18.
寒假期间,小明随父母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他们明显感到此地仍然处在风和日丽、山清水秀的夏日。小明一家旅行的路线可能是
A.从上海到银川 | B.从广州到哈尔滨 |
C.从兰州到北京 | D.从西宁到海口 |
2.解答题- (共2题)
20.
读“2006—2011年中国(除台湾省外)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我国所拥有的各项自然资源总量,很多都居世界前列,但按人口平均计算,每人占有的数量就不多了。巨大的人口数给社会的治安、交通、住房、医疗、环境等诸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困难。
(1)图示的柱状图和折线图中,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是 图。
(2)人口自然增长率= 率—死亡率。2011年,我国(除台湾省外)总人口达到 亿人(保留2位小数),自然增长率为 ‰。
(3)2006—2011年间,我国人口总数呈 趋势,人口自然增长率呈 趋势。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自1764年至1949年,我国人口增长了_____亿,增长缓慢;自1949年至2000年,我国人口增长了_____亿,分析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二说明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 (任意列举一点)。因此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材料一:

材料二:
时间(年) | 1764 | 1840 | 1949 | 1982 | 1990 | 2000 |
人口(亿) | 2.1 | 4.1 | 5.4 | 10.3 | 11.6 | 12.95 |
(1)图示的柱状图和折线图中,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是 图。
(2)人口自然增长率= 率—死亡率。2011年,我国(除台湾省外)总人口达到 亿人(保留2位小数),自然增长率为 ‰。
(3)2006—2011年间,我国人口总数呈 趋势,人口自然增长率呈 趋势。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自1764年至1949年,我国人口增长了_____亿,增长缓慢;自1949年至2000年,我国人口增长了_____亿,分析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二说明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 (任意列举一点)。因此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1.
读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有关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19分)

(1)在四大地理单元中,主要位于季风区的是 地区和 地区。
(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 (山脉)—— (河流)一线。
(3)北方地区的甲地与南方地区的乙地相比,冬季气温较低的是 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甲地与丙地相比,年降水量较少的是 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4)北方地区的甲地与南方地区的乙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地。主要受降水量的影响,北方地区的耕地以 为主,南方地区的耕地以 为主。
(5)丙地气候资料能反映出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由东向西干湿程度不同,自然景观呈现由草原— —荒漠的变化。
(6)夏季气温最低的是 地区,本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上。
(7)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请将下列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与其所在的地理单元对应,将字母代号填在表格中。

(1)在四大地理单元中,主要位于季风区的是 地区和 地区。
(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 (山脉)—— (河流)一线。
(3)北方地区的甲地与南方地区的乙地相比,冬季气温较低的是 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甲地与丙地相比,年降水量较少的是 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4)北方地区的甲地与南方地区的乙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地。主要受降水量的影响,北方地区的耕地以 为主,南方地区的耕地以 为主。
(5)丙地气候资料能反映出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由东向西干湿程度不同,自然景观呈现由草原— —荒漠的变化。
(6)夏季气温最低的是 地区,本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上。
(7)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请将下列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与其所在的地理单元对应,将字母代号填在表格中。
A.“小桥、流水、人家” |
B.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华北平原广种棉花 |
C.畜牧业发达,主要牧区为内蒙古牧区和新疆牧区 |
D.当地藏族同胞穿衣时喜欢只穿一只衣袖,而把上身的一半袒露在外 |
北方地区 | 南方地区 | 西北地区 | 青藏地区 |
| |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9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