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可是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朝鲜将成为美国和苏联之间力量竞赛中的一名小卒,而双方的目的则跟朝鲜半岛毫无关系,朝鲜人本身也已沦为牺牲品。
材料二:2009年5月27日,朝方宣布“鉴于韩国加入‘防扩散安全倡议’违反了《朝鲜停战协定》,抛弃了停战协定签字国的责任,朝鲜也将不再受停战协定的“约束”。停战协定失去效力,朝鲜半岛即将重回到战争状态下。
(1)材料1中的两个阵营指什么?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是指什么方式?
(2)材料1中历史的和地理的偶然因素分别指什么?
(3)阅读材料2,谈谈对朝鲜半岛局势的认识?
材料一: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可是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朝鲜将成为美国和苏联之间力量竞赛中的一名小卒,而双方的目的则跟朝鲜半岛毫无关系,朝鲜人本身也已沦为牺牲品。
材料二:2009年5月27日,朝方宣布“鉴于韩国加入‘防扩散安全倡议’违反了《朝鲜停战协定》,抛弃了停战协定签字国的责任,朝鲜也将不再受停战协定的“约束”。停战协定失去效力,朝鲜半岛即将重回到战争状态下。
(1)材料1中的两个阵营指什么?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是指什么方式?
(2)材料1中历史的和地理的偶然因素分别指什么?
(3)阅读材料2,谈谈对朝鲜半岛局势的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二战结束后,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作为分界线进入朝鲜,接受日本投降。随即形成南北对峙的格局,导致朝鲜半岛分裂。
材料二1947年11月联大通过181号决议确定巴以分治,阿拉伯***和外交部长于1947年12月在开罗召开了一次会议,发布了一项声明说:阿拉伯人“决心为反对联合国分裂巴勒斯坦的决议而战,并且,遵照真主的意旨,决战至最后胜利”。
材料三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总统萨达特在尼罗河畔休息时,一直冥思苦想,考虑如何尽早收复西奈半岛的广阔国土。在反思了整个中东战争后,他突然意识到问题的症结也许就在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从一开始就没能建立起最起码的信任——整整两代人受到的教育都是要把对方作为不共戴天的敌人。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朝鲜半岛地区分裂的主要原因。
(2)指出巴勒斯坦问题与朝鲜半岛问题形成的不同。
(3)联合国在朝鲜战争与几次中东战争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4)请你结合材料二、三谈谈当今解决地区冲突的有效途径与建议。
材料一二战结束后,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作为分界线进入朝鲜,接受日本投降。随即形成南北对峙的格局,导致朝鲜半岛分裂。
材料二1947年11月联大通过181号决议确定巴以分治,阿拉伯***和外交部长于1947年12月在开罗召开了一次会议,发布了一项声明说:阿拉伯人“决心为反对联合国分裂巴勒斯坦的决议而战,并且,遵照真主的意旨,决战至最后胜利”。
材料三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总统萨达特在尼罗河畔休息时,一直冥思苦想,考虑如何尽早收复西奈半岛的广阔国土。在反思了整个中东战争后,他突然意识到问题的症结也许就在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从一开始就没能建立起最起码的信任——整整两代人受到的教育都是要把对方作为不共戴天的敌人。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朝鲜半岛地区分裂的主要原因。
(2)指出巴勒斯坦问题与朝鲜半岛问题形成的不同。
(3)联合国在朝鲜战争与几次中东战争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4)请你结合材料二、三谈谈当今解决地区冲突的有效途径与建议。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日本投降之后的几个月里,冷战的气氛不断增强,两个朝鲜占领区重新和平统一的机会变得越来越渺茫了。……1948年5月,在美国的要求下,联合国不顾苏联的阻拦,在南朝鲜组织了议会选举。北朝鲜的共产党人为了回应在南朝鲜发生的事件,也于l948年7月成立了他们自己的政府。……l950年,杜鲁门总统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为了应对在朝鲜的威胁,政府不得不准备提高税率,同时加强对工资及物价的控制。美国军队的规模将扩大一倍,达到350万人,更多的年轻人将被征召入伍。同时,更多的预备役部队也将被送往朝鲜。(到1950年秋天时,每个月的征兵人数达到了五万人。l951年6月,杜鲁门签署了一项法案,将征兵的期限又延长了四年,同时起征年龄也降至18岁。)
在战争爆发后的第一个夏天,民意调查显示,75%的美国人支持杜鲁门向朝鲜派兵。美国民众为美军在仁川登陆、釜山反攻以及进军鸭绿江这一系列成功的行动兴奋不已。但是,到了1950年11月,坏消息逐渐代替了好消息,民众对战争的支持率急剧下降。当中国参战以后,民意调查结果显示,56%的美国人相信美国犯了一个错误,不该卷入这场战争,在此后的两年里,对此的调查结果始终维持在这个比率上下。
——莫里斯·艾泽曼《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1)据材料分析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2)据材料概括美国民众对朝鲜战争看法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在日本投降之后的几个月里,冷战的气氛不断增强,两个朝鲜占领区重新和平统一的机会变得越来越渺茫了。……1948年5月,在美国的要求下,联合国不顾苏联的阻拦,在南朝鲜组织了议会选举。北朝鲜的共产党人为了回应在南朝鲜发生的事件,也于l948年7月成立了他们自己的政府。……l950年,杜鲁门总统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为了应对在朝鲜的威胁,政府不得不准备提高税率,同时加强对工资及物价的控制。美国军队的规模将扩大一倍,达到350万人,更多的年轻人将被征召入伍。同时,更多的预备役部队也将被送往朝鲜。(到1950年秋天时,每个月的征兵人数达到了五万人。l951年6月,杜鲁门签署了一项法案,将征兵的期限又延长了四年,同时起征年龄也降至18岁。)
在战争爆发后的第一个夏天,民意调查显示,75%的美国人支持杜鲁门向朝鲜派兵。美国民众为美军在仁川登陆、釜山反攻以及进军鸭绿江这一系列成功的行动兴奋不已。但是,到了1950年11月,坏消息逐渐代替了好消息,民众对战争的支持率急剧下降。当中国参战以后,民意调查结果显示,56%的美国人相信美国犯了一个错误,不该卷入这场战争,在此后的两年里,对此的调查结果始终维持在这个比率上下。
——莫里斯·艾泽曼《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1)据材料分析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2)据材料概括美国民众对朝鲜战争看法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单选题- (共16题)
4.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大批朝鲜、韩国民众因为战争而离散。1985年,朝韩双方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离散家属的互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朝鲜分裂根源于民族矛盾的激化②亲人的离散是两极世界下的悲剧③家属的重逢由于美苏冲突的结束④两极格局解体推动朝鲜半岛缓和
①朝鲜分裂根源于民族矛盾的激化②亲人的离散是两极世界下的悲剧③家属的重逢由于美苏冲突的结束④两极格局解体推动朝鲜半岛缓和
A.①③④ | B.② | C.②③ | D.②③④ |
5.
《奥巴马执政百日》一文对中美关系的概述;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维新派主张以美国式政体改造中国政治
②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
③美国的干涉是中国分裂的重要国际因素
④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
①维新派主张以美国式政体改造中国政治
②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
③美国的干涉是中国分裂的重要国际因素
④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6.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战士高唱“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入朝参战。入朝部队的名称是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
B.东北野战军 |
C.中国人民解放军 |
D.中国人民志愿军 |
7.
《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鲜战争
A.事实上并没有停战 |
B.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 |
D.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
8.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较大的局部战争之一。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以下观点,最有可能为我国现在史学界认同的是
A.金日成主谋并发动的 |
B.斯大林指使金日成发动的 |
C.美帝国主义的走狗李承晚发动的 |
D.国际形势和朝鲜半岛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9.
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于多消灭一个敌人”;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护在高炉旁……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上述场景出现在
A.抗日战争时期 | B.解放战争时期 | C.抗美援朝时期 | D.大跃进时期 |
10.
1950年6月到1953年底,美国的“特需”采购为日本带来约23亿美元。丰田会社的社长后来回忆说,“这些订单救了丰田的命。我既为我的公司感到高兴,又对我欣喜于别国的战争而怀有罪恶感”。这场“别国的战争”指的是
A.朝鲜战争 |
B.苏伊士运河战争 |
C.巴勒斯坦战争 |
D.美苏冷战 |
11.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首荡气回肠的歌曲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对于这场战争的结局,你写篇社论,你会写
①粉碎了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阴谋
②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
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④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破产
①粉碎了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阴谋
②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
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④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破产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2.
2010年6月25日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各种纪念停战而拍摄的战争片纷纷见诸娱乐报端。下列关于朝鲜战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开始是一场内战 |
B.随着联合国的武装干涉,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局部战争 |
C.中国出兵是应朝鲜政府请求 |
D.战争中美军在装备和数量上占优势 |
13.
朝鲜战争是二战以后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它造成的影响有
①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②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④致使中美关系长期处于和好状态
①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②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④致使中美关系长期处于和好状态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4.
美国一本陆军官方战史说:“中共一个引人注目的收获是,从去年(指1950年)冬天的战斗胜利中得到的。这些胜利提高了***政权的威望,并为之赢得了军事强国的地位。”与这场战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三大战役的胜利结束 |
B.抗日战争的胜利 |
C.抗美援朝战争 |
D.万隆会议外交上的空前成功 |
15.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一首激荡人心的电影插曲《我的祖国》,它是志愿军战士克服缺粮、缺水、缺氧的严重困难,坚持坑道作战时唱的歌,其背景是下列哪次战役
A.渡江战役 |
B.百团大战 |
C.上甘岭战役 |
D.辽沈战役 |
16.
一首感人的《英雄赞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还有迷人的《一条大河》:“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多少年来,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多少人不免心潮澎湃,联想起
A.鸦片战争 |
B.解放战争 |
C.抗日战争 |
D.抗美援朝战争 |
17.
新中国建立初期,人民空军在战斗中经受考验,它使美国参谋长范登堡惊呼:“共产党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主要的空军强国之一。”这一场战争是
A.解放战争 |
B.抗美援朝 |
C.西藏和平解放 |
D.开国大典 |
18.
《新全球史》中说:“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与美国一直没有签署和平协定。依据国际法,交战双方只有分出胜负后战败方正式投降,或打成平手后经谈判签订终战和平条约,才算战争真正结束。”这段话主要在强调朝鲜战争
A.从理论上讲战争还没有结束 |
B.没有分出胜负 |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 |
D.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
3.选择题- (共3题)
20.
艰难探索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材料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