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此以前,根据现行法令准许武器、弹药或战争工具输出西班牙的执照,在今后的一切输出中,事实上将认为已被撤销。凡违犯本次决议的任何规定,将武器、弹药或战争工具直接或间接输出或使其得以输出者,将处以一万元以内的罚金或处以五年以下监禁或二者并处。如总统认为本决议所述情况业已终结时,总统将停止此项事实予以公告,本决议的规定即将因之停止实行。
①材料一出自何时通过的什么文件?材料二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②材料三“假若我邻居的房子着了火”主要喻指什么? 为什么要用“邻居”来比喻?
③材料三“皮带管”主要喻指什么? 罗斯福演说的目的是什么 ?
④对比材料一、三,美国外交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实质反映了什么矛盾斗争?
⑤材料一中称美国总统在必要时拥有“停止上述决议规定”的权力,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结合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是如何行使这一权力的。
材料一 在此以前,根据现行法令准许武器、弹药或战争工具输出西班牙的执照,在今后的一切输出中,事实上将认为已被撤销。凡违犯本次决议的任何规定,将武器、弹药或战争工具直接或间接输出或使其得以输出者,将处以一万元以内的罚金或处以五年以下监禁或二者并处。如总统认为本决议所述情况业已终结时,总统将停止此项事实予以公告,本决议的规定即将因之停止实行。
——引自《美国外交实录,美国对外关系史文集》
材料二 佛朗哥说:“罗斯福总统的行为像一个真正的君子。他的中立法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姿态。”——引自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 罗斯福说:“假若我邻居的房子着了火,而我有一节花园浇水用的皮带管,……我不会在救火前对他说:‘老兄,这根水管花了15美元,你将按价付款才能使用。’”——引自罗斯福1940年12月的演说词
阅后请回答:①材料一出自何时通过的什么文件?材料二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②材料三“假若我邻居的房子着了火”主要喻指什么? 为什么要用“邻居”来比喻?
③材料三“皮带管”主要喻指什么? 罗斯福演说的目的是什么 ?
④对比材料一、三,美国外交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实质反映了什么矛盾斗争?
⑤材料一中称美国总统在必要时拥有“停止上述决议规定”的权力,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结合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是如何行使这一权力的。
2.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9年)甘地决定……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来反对罗拉特法案,为此,他……一方面号召印度人民在一九一九年四月六日举行总罢业和绝食,……另一方面,不准人民群众以暴力手段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这充分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世界现代史编写组《世界现代史》(上册)(1983年版)
材料二:(1919年)哈里发运动的领袖们接受了甘地主义的原则,……甘地在团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他这时事实上是把哈里发运动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汇流成为统一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1994年版)
(1)上述两个材料是如何评价甘地在1919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作用的?(2分)这两种评价有何差异?(2分)
(2)这种评价的差异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2分)
(3)如何客观评价甘地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作用?(6分)
材料一:(1919年)甘地决定……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来反对罗拉特法案,为此,他……一方面号召印度人民在一九一九年四月六日举行总罢业和绝食,……另一方面,不准人民群众以暴力手段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这充分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世界现代史编写组《世界现代史》(上册)(1983年版)
材料二:(1919年)哈里发运动的领袖们接受了甘地主义的原则,……甘地在团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他这时事实上是把哈里发运动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汇流成为统一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1994年版)
(1)上述两个材料是如何评价甘地在1919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作用的?(2分)这两种评价有何差异?(2分)
(2)这种评价的差异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2分)
(3)如何客观评价甘地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作用?(6分)
2.单选题- (共19题)
3.
下列能够证明“科学改变世界”这一历史结论的是
①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结构、上层建筑、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②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③提高了科学文化和社会管理水平 ④促进了人类的精神文明进步
①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结构、上层建筑、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②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③提高了科学文化和社会管理水平 ④促进了人类的精神文明进步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5.
在古代孔子提出过“以德治民”的主张,现在党和政府提倡“以德治国”。这说说明
A.无论任何时代,我们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致的 |
B.对传统儒学我们应该批判性地加以继承 |
C.从古至今孔子的思想始终是中国的主导思想 |
D.治理国家的方法是德治胜过法治 |
6.
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是指:
A.独裁与民主 | 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 |
C.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 D.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 |
8.
丘吉尔说:“我们不要将这次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指敦刻尔克撤退)而赢的。但是,这次援救却孕育了胜利。”“这次援救却孕育了胜利”是指
A.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B.加强了英法军队的联系与合作 |
C.为日后的防御和反攻保存了力量 | D.鼓舞了英法人民的斗志 |
9.
有人说,《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历史上强有力的防止战争的机构”。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联合国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 |
B.联合国每个会员国都拥有一票表决权 |
C.安理会惟一有权利采取行动维持和平 |
D.联合国秘书长属于联合国的行政首长 |
10.
“我们今天用响亮的声音对你们说:血和泪已经流够了,够了!我们无意报仇,我们对你们不怀怨恨。今天,我们正给和平一个机会……”已故以色列总理拉宾的这段讲话。
A.说明巴以之间的矛盾根本解决 |
B.正式启动了中东和平进程 |
C.表达了所有以色列人的愿望 |
D.表明他接受政治解决中东问题 |
11.
下列各项,属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的共同点的是()
A.都是地区战场上取得的首次大捷 | B.都是盟军对德意法西斯的胜利 |
C.都是战场上的重要转折点 | D.都是陆海空三军配合的立体战役 |
12.
截至2004年5月,联合国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共部署有15支维和部队,包括来自94个国家的5.3万名维和士兵以及1.1万名联合国工作人员。下列有关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近年来联合国维和行动被认为是维持和平、解决争端的十分有效的形式
②中国从80年代后期开始采取积极支持维和的态度
③蓝盔和贝雷帽是联合国维和人员的标志
④联合国维和部队还承担了人道主义援助、促进民族和解等任务
①近年来联合国维和行动被认为是维持和平、解决争端的十分有效的形式
②中国从80年代后期开始采取积极支持维和的态度
③蓝盔和贝雷帽是联合国维和人员的标志
④联合国维和部队还承担了人道主义援助、促进民族和解等任务
A.①③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13.
中东和平之路存在着极为复杂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①恐怖和暴力
②各国领导人加强协商与谈判
③放弃极端民族主义,各国人民相互谅解和信任
④联合国发挥调节作用
①恐怖和暴力
②各国领导人加强协商与谈判
③放弃极端民族主义,各国人民相互谅解和信任
④联合国发挥调节作用
A.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4.
下列有关孔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孔子整理的“六经”和其著作《论语》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
B.儒家思想经历代损益逐渐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
C.孔子创办的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 |
D.孔子的思想及其学说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
15.
关于亚里士多德的从教生涯表述不正确的是
A.曾教授于马其顿帝国的建立者亚历山大 |
B.在马其顿创立了吕克昂学园 |
C.教学方法别具一格,被称为“逍遥学派”的思想家 |
D.教授学生自然科学和伦理学 |
16.
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
①否定了“两个凡是”错误观点
②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③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④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⑤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①否定了“两个凡是”错误观点
②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③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④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⑤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④ |
17.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步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宣言》中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夺取国家政权 |
B.发展社会生产力 |
C.对立无产阶级政权 |
D.夺取全部生产资料 |
20.
下列著作或报纸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完成的是
①《神圣家族》 ②《德意志意识形态》 ③《共产党宣言》
④《新莱茵报》 ⑤《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①《神圣家族》 ②《德意志意识形态》 ③《共产党宣言》
④《新莱茵报》 ⑤《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⑤ |
3.选择题- (共7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