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峨山县锦屏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432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7

1.选择题(共31题)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   )
A.平原B.高原C.山地D.盆地
2.
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
C.高山高原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3.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下列哪个地区的天气状况(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南部沿海
D.青藏高原
4.
下列宣传语中,不符合我国基本国策的是( )
A.少生优生,幸福一生B.晚婚、晚育
C.加快人口增长,扩大生存空间D.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全民素质
5.
寒潮所带来的强冷空气主要来自于
A.青藏高原B.新疆
C.蒙古、西伯利亚地区D.北冰洋
6.
高新技术产业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多为( )
A.环境清新,科技人才密集地区
B.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的地区
C.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
D.铁路沿线地区
7.
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稀疏,西部地区人口稠密
B.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
C.汉族人口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D.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小杂居,大聚居
8.
下图反应了我国民族分布哪一特点的好处
A.少数民族独居在一起B.小聚居
C.大散居D.民族分布的不规律性
9.
有关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共有55个民族
B.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壮族
C.雪顿节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10.
山脉常常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天然分界线。下列对四幅示意图中山脉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太行山脉 ②武夷山脉 ③昆仑山脉 ④祁连山脉
B.①大兴安岭②台湾山脉 ③天山山脉 ④阿尔泰山脉
C.①雪峰山脉 ②长白山脉 ③秦岭山脉 ④大别山脉
D.①巫山山脉 ②武夷山脉 ③阴山山脉 ④横断山脉
11.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洪涝是中国东部平原地区夏、秋季多发的灾害
B.旱灾集中发生在降水稀少的西北地区
C.在山区常因暴雨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D.我国的北方、西北地区在比较干旱的春季易受到沙尘暴的侵袭
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黄河流经十个省区,注入渤海B.黄河流经十个省区,注入黄海
C.黄河流经九个省区,注入渤海D.黄河流经九个省区,注入黄海
13.已知⊙O1与⊙O2的圆心距为6,两圆的半径分别是方程x2﹣5x+5=0的两个根,则⊙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blank#}1{#/blank#}.
14.已知⊙O1与⊙O2的圆心距为6,两圆的半径分别是方程x2﹣5x+5=0的两个根,则⊙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blank#}1{#/blank#}.
15.

下列城市,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称为“圣城”的是(    )

16.

下列城市,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称为“圣城”的是(    )

17.
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多发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夏季大多数地区普遍高温B.季南北温差很大
C.雨热同期D.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18.

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

19.

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

20.
《黄河干流含沙量变化图》中关于黄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A.黄河从中游开始含沙量逐渐增多
B.桃花峪含沙量达到最高峰是由于这里地势低平泥沙淤积
C.黄河下游含沙量逐渐增多
D.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
21.
(题文)2007年五六月间,太湖爆发了严重的蓝藻污染,江苏无锡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严重短缺,这一现象说明(  )
A.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可再生资源不能利用,要好好保护
C.非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和保护
D.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被合理利用和保护,就可能失去其可再生性
22.
下列加速土地沙漠化进程的人为原因有( )
A.滥垦林草,过度放牧,滥挖发菜、甘草
B.草原发展种植业,降水稀少,水资源不足
C.退耕还草,退耕还林,涵养水源
D.沙尘暴肆虐,水土流失严重,退田还湖
23.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是
A.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支出大B.要消耗较多的能源和原材料
C.从业人员数量较多D.产品的技术难度较大,污染较大
24.
如图所示,发展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A.①地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B.②地沿海利用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C.③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D.④地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
25.
浙赣线的起止点是(   )
A.杭州-株洲B.杭州-长沙C.杭州-南昌D.宁波-萍乡
26.
在耕地上种植农作物,获取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叫做( )
A.林业
B.畜牧业
C.渔业
D.种植业
27.
下列农业区与图示相应的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结构图搭配,正确的是( )
①东北三省 ②长江中下游地区  ③南部沿海地区 ④黄河中下游地区
A.(一)①,(二)②,(三)③,(四)④
B.(一)②,(二)④,(三)③,(四)①
C.(一)③,(二)④,(三)①,(四)②
D.(一)②,(二)④,(三)①,(四)③
28.
京沪高铁全线优先采用以桥代路方式建设,“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 )
A.大量投资,拉动我国经济增长
B.节约东部地区的土地资源
C.展现我国世界一流的铁路修造技术
D.防止环境污染
29.
关于下图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丰富
B.是我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
C.毗邻东南亚,利于吸引外资
D.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
30.已知集合A={x∈R|ax2﹣2x+1=0}
31.已知集合A={x∈R|ax2﹣2x+1=0}

2.解答题(共7题)

32.

   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牲业、林业、渔业四大部门。请在下图中A、B、C、D四地合理安排四大部门。

(1)A________ 业 B________ 业 C________ 业 D________ 业
(2)以上安排符合了发展农业要________  的原则。
33.
读中国的疆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我国陆上邻国的名称:
A B C D E
(2)填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名称:
F G H I J
(3)填出图中下列号码代表的我国临海的名称:
34.
读“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大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 ,两大区域界线大致经过的山脉中,呈东北——西南走向是
(2)夏季我国季风区的降水和热量配合特点是    
(3)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主要的季风气候类型自南向北是       
(4)写出夏季风对我国气候(降水方面)的影响。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35.
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1月平均气温最低处位于(省区),海南岛气温大约是____, 通过这种差异,可看出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2)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_____ —____ 一线。与我国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该线以南是______带(温度带),以北是_____地区(干湿地区)。
36.
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

(1)我国的自然灾害包括 等。
(2)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3)图中a、b、c、d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4)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两条我国防灾减灾的具体措施
37.
读下图,完成以下各题。

(1)下图中区域A表示 ,区域B表示 (土地利用类型);他们大致以 为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2)区域E为 (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在 (地形)。
38.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如图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区域中的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差异。

(2)图中甲地A,B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3)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4)图中甲区域农业的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1道)

    解答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