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1题)
7.
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稀疏,西部地区人口稠密 |
B.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 |
C.汉族人口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
D.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小杂居,大聚居 |
10.
山脉常常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天然分界线。下列对四幅示意图中山脉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太行山脉 ②武夷山脉 ③昆仑山脉 ④祁连山脉 |
B.①大兴安岭②台湾山脉 ③天山山脉 ④阿尔泰山脉 |
C.①雪峰山脉 ②长白山脉 ③秦岭山脉 ④大别山脉 |
D.①巫山山脉 ②武夷山脉 ③阴山山脉 ④横断山脉 |
11.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洪涝是中国东部平原地区夏、秋季多发的灾害 |
B.旱灾集中发生在降水稀少的西北地区 |
C.在山区常因暴雨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
D.我国的北方、西北地区在比较干旱的春季易受到沙尘暴的侵袭 |
20.
《黄河干流含沙量变化图》中关于黄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A.黄河从中游开始含沙量逐渐增多 |
B.桃花峪含沙量达到最高峰是由于这里地势低平泥沙淤积 |
C.黄河下游含沙量逐渐增多 |
D.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 |
21.
(题文)2007年五六月间,太湖爆发了严重的蓝藻污染,江苏无锡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严重短缺,这一现象说明( )
A.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B.可再生资源不能利用,要好好保护 |
C.非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和保护 |
D.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被合理利用和保护,就可能失去其可再生性 |
22.
下列加速土地沙漠化进程的人为原因有( )
A.滥垦林草,过度放牧,滥挖发菜、甘草 |
B.草原发展种植业,降水稀少,水资源不足 |
C.退耕还草,退耕还林,涵养水源 |
D.沙尘暴肆虐,水土流失严重,退田还湖 |
24.
如图所示,发展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A.①地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 | B.②地沿海利用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
C.③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 D.④地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 |
27.
下列农业区与图示相应的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结构图搭配,正确的是( )
①东北三省 ②长江中下游地区 ③南部沿海地区 ④黄河中下游地区

①东北三省 ②长江中下游地区 ③南部沿海地区 ④黄河中下游地区

A.(一)①,(二)②,(三)③,(四)④ |
B.(一)②,(二)④,(三)③,(四)① |
C.(一)③,(二)④,(三)①,(四)② |
D.(一)②,(二)④,(三)①,(四)③ |
2.解答题- (共7题)
32.
(2)以上安排符合了发展农业要________ 的原则。
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牲业、林业、渔业四大部门。请在下图中A、B、C、D四地合理安排四大部门。
(2)以上安排符合了发展农业要________ 的原则。
33.
读中国的疆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我国陆上邻国的名称:
A B C D E
(2)填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名称:
F G H I J
(3)填出图中下列号码代表的我国临海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1)填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我国陆上邻国的名称:
A B C D E
(2)填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名称:
F G H I J
(3)填出图中下列号码代表的我国临海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34.
读“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大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 ,两大区域界线大致经过的山脉中,呈东北——西南走向是 。
(2)夏季我国季风区的降水和热量配合特点是 。
(3)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主要的季风气候类型自南向北是 、 、 。
(4)写出夏季风对我国气候(降水方面)的影响。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1)A.B两大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 ,两大区域界线大致经过的山脉中,呈东北——西南走向是 。
(2)夏季我国季风区的降水和热量配合特点是 。
(3)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主要的季风气候类型自南向北是 、 、 。
(4)写出夏季风对我国气候(降水方面)的影响。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35.
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1月平均气温最低处位于(省区),海南岛气温大约是____, 通过这种差异,可看出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2)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_____ —____ 一线。与我国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该线以南是______带(温度带),以北是_____地区(干湿地区)。

(1)我国1月平均气温最低处位于(省区),海南岛气温大约是____, 通过这种差异,可看出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2)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_____ —____ 一线。与我国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该线以南是______带(温度带),以北是_____地区(干湿地区)。
36.
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

(1)我国的自然灾害包括 、 、 等。
(2)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
(3)图中a、b、c、d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4)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两条我国防灾减灾的具体措施 。
材料: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

(1)我国的自然灾害包括 、 、 等。
(2)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
(3)图中a、b、c、d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4)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两条我国防灾减灾的具体措施 。
37.
读下图,完成以下各题。

(1)下图中区域A表示 ,区域B表示 (土地利用类型);他们大致以 为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2)区域E为 (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在 (地形)。

(1)下图中区域A表示 ,区域B表示 (土地利用类型);他们大致以 为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2)区域E为 (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在 (地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1道)
解答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