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卲樊片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425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3

1.选择题(共23题)

1.
我国南北气温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位置不同B.地势高低不同
C.纬度高低不同D.昼夜长短不同
2.
为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状况,下列措施合理可行的是(  )   
①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②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减轻地表水污染
③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④改进农业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⑤建污水处理厂,污水达标排放
⑥生活中推广节水器具
A.①②③④B.②④⑤⑥C.③④⑤⑥D.②③④⑤
3.
下列自然资源中,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B.森林水天然气铁矿
C.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D.阳光土地水草原
4.
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原因是
A.都受夏季风的影响
B.都受夏季风的影响,西部还受夏季增温的影响
C.外流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内流区受夏季气温高的影响
D.夏季普遍高温,降水丰富
5.
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反映黄河( )
A.径流量大B.上游河段水质好
C.结冰期长D.中下游河段含沙量大
6.

   下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耕地、草地比重大,土地利用类型少
B. 林地比重最大,难利用土地比重小
C. 耕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D.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小题2】针对我国土地利用现状,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是(  )
A. 大力开发难利用土地,增加耕地面积
B. 大规模毁坏林地,增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C. 将草地开垦为耕地,提高粮食产量
D.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7.
下图为“我国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统计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总量( )
A.明显减少B.停止增长
C.保持高速增长D.增长速度放缓
【小题2】我国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主要背景是人口( )
A.出现负增长
B.死亡率增高
C.老龄化现象严重
D.向国外大量迁移
【小题3】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的分布是南方人口多,北方人口少
B.因为出生率高,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大量人口
C.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
D.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8.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位于北半球,大部分领土在低纬度带
B.我国位于东半球,与蒙古隔海相望
C.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北部
D.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小题2】我国的邻国众多,其中与我国直接接壤的有()
A.①越南②菲律宾③俄罗斯B.①越南③俄罗斯④印度
C.③俄罗斯④缅甸D.②日本④印度
【小题3】图中字母与省级行政区名称及其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A.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拉萨
B.g—甘肃省-呼和浩特
C.c-湖南省-长沙
D.h-云南省-成都
【小题4】图中A、B、C、D代表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它们分别是()
A.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 黄海、南海、东海、渤海
C. 南海、渤海、东海、黄海    D. 渤海、黄海、南海、东海
【小题5】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是()
A.aB.bC.gD.f
9.
结合下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线以北耕地以水田为主
B.该线以南居民以面食为主
C.该线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
D.该线以北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小题2】右图中关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长白山区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B.②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以草地为主
C.③地位于华北平原以林地为主D.④地位于长江以南属于难利用的土地
10.
雾霾天气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下列行为中能减缓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   )
①增加城市绿地
②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
③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④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公交车上班
⑤农民燃烧秸秆肥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④⑤
11.
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我国地势东高西低,河流大多流入太平洋
C.地势阶梯分界处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我国地势特点不利海洋湿润气流向内陆推进,形成降水
12.
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应重点防范的灾害性天气是 (  )
A.大雪B.台风C.沙尘D.霜冻
13.
下列对长江和黄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江、黄河的下游都位于东部平原区
B.长江和黄河流域都存在砍伐森林、破坏植被的问题
C.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
D.水能资源丰富是长江和黄河上游的共同特点
14.
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A-B-C-D线表示我国的()
A.地势第一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B.地势第二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C.800mm年等降水量
D.一月份0℃等温线
【小题2】图中③处分布的山脉是()
A.横断山脉B.昆仑山脉C.太行山脉D.大兴安岭
【小题3】B处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B.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D.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15.
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A.东北平原B.准噶尔盆地C.内蒙古高原D.青藏高原
16.
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起点位于扬州市的()
A.邗江区B.宝应县C.江都区D.高邮市
17.
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是因为(  )
A.利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B.靠近原料产地
C.靠近销售市场D.农产品充足
18.
我国东部多耕地,西部多草原,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
A.开发的历史长短不同B.受生产方式的影响
C.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的影响D.受生活习惯的影响
19.
2016年5月15日,宁启铁路动车正式开通。这标志着古城扬州正式迈入“动车时代”。下图为“宁启铁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关于宁启动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运输速度快、短途运输价格低等优点
B.途经泰州、苏州和扬州等历史文化名城
C.促进扬州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D.提升扬州农产品、大型机械设备外运能力
20.
读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在( )
A.东部沿海地区B.东南沿海地区C.南部沿海地区D.沿长江干流分布
【小题2】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其所属的工业基地是( )
A.①B.②C.③D.④
21.
目前,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水路运输D.管道运输
22.
形成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与农作物明显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条件差异B.气候条件差异C.土壤条件差异D.水源条件差异
23.
扬州市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

2.解答题(共4题)

24.
下图是我国政区分布图,图中箭头A、B代表影响我国的季风风向,读图回答问题。

(1)①省行政中心是,②省区的简称是________。
(2)我国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图中箭头A代表的是________(冬、夏)季风。
(3)图中CD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所连接的城市分别是C___D___。
(4)我国文化地域特色显著,甲、乙两处文化特色,分布于②省的是__图。
25.
下图表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的河流是____(填字母);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_____(填字母),该河中游流经_______高原,此高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
(2)“南水北调”工程将___________(名称)流域的水调往我国最缺水的西北和__________地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___________运河将水输送到天津等地。
(3)很多专家认为,“南水北调”工程并不能彻底解决我国缺水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你认为还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___________
26.
上图为“我国部分城市分布示意图”,下图为“广州、哈尔滨、武汉、北京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哈尔滨市、广州市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名称分别是______省、______省(简称)。
(2)下图四个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______城市(填代号).据1月平均气温判断,乙、丙对应的城市名称分别是______市、______市。四个城市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季______(填季节名称)。
(3)广州某同学寒假准备到哈尔滨旅游,他需要准备的衣物有______。
(4)下图中,和我的家乡桐城市气候类型比较一致的是图______。
27.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包含有工业基地,该基地的核心城市是,该城市成为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的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2)该区域借助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使城市之间联系密切,实现同城化。图中铁路线①是________,铁路线②是________。
(3)图12中的工业基地的农业基础较好,主要粮食作物是,主要油料作物是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3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