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模)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420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4

1.论述题(共2题)

1.
(海洋的时代)

20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说:“地中海时代随着美洲的发现结束了。从16世纪开始的大西洋时代正处在开发的顶峰,势必很快就要耗尽它所控制的资源。惟有太平洋时代,这个注定成为三者之中最伟大的时代,仅仅初露曙光。”

问题:叙述“大西洋时代”近代文明的发展。
2.
(玛雅的预言)神秘的玛雅预言,绚丽的好莱坞大片,让“2012年世界末日论”在世界各地迅速普及。引发社会争论与反驳。

材料一:西班牙国王委任的尤卡坦地区主教迭戈•德•兰达曾以清除异端为名主持过一次大规模毁坏玛雅神像和抄本的行动。他的著作《尤卡坦纪事》记载了尤卡坦半岛玛雅人的生活习俗.文化和文物。其中,记载玛雅的长历法编到2012年结束。……玛雅的象形文字已经失传,无法完全破译。

——《失落的玛雅》

材料二:大多数玛雅文明研究者所引用的都仅仅是一块出土于墨西哥南部塔巴斯克州的名为第六纪念碑(Monument 6)的石碑……由于碑文残破,上面的文字内容中提到,在第13个白克顿周期结束时(即2012年),上帝将降临人间。……根据波士顿大学考古学家萨图诺的观点,碑文是一种修辞手法,“在碑文中我们没有看到这样写着,比如说‘这里将是世界末日,世界将毁于火海’这样类似的语句。整个碑文中都没有这样的描述。”……名为皮克的玛雅部落长老曾对美国媒体称……2012年12月21日只是玛雅历法中重新计时的“零天”,表示一个轮回结束,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并非指世界末日。

——《2012年为何不会发生世界末日》美国太空总署

材料三:美国考古学家在危地马拉玛雅文化遗址取得重大发现,包括目前所知最古老的玛雅天象表,记录着天象和日历。日历延续至今后7000余年。

——2012年5月美国《科学》杂志

问题:请你站在“末日说”反驳者的立场上,根据上述材料进行论述。

2.材料分析题(共2题)

3.
(同光自救与“参与性爆炸”)

托克维尔在论述法国革命时发现:“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其实,同光年间的清政府也曾实行了“洋务新政”。但是,美国学者费正清先生指出:“不料(清统治者)却发现他们自己被吸入了无法抗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借用一项西方事物导致他们必须借用另一项。”

同光年间,就连权倾朝野并被视为顽固派首领的那拉氏,也不得不从默许.镇压者,转变为实际上的推动者和领导者。但是恰恰如此,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清政府的改革引起了“参与性爆炸”,意思是因为改革而引起了革命。

问题:
(1)同光年间,清政府进行了哪些自救性的变革?
(2)如何理解同光年间的清统治者“被吸入了无法抗拒的过程”?
(3)如何评价同光年间的自救活动?
4.
(狄青的升职)

材料:狄青是极富盛名的战将之一,与西夏和议后声名大振,很快任枢密副使。他率军战胜侬智高后,皇帝欲将其晋升为枢密使,纵是之前提拔过他的宰相庞籍.欧阳修等人也反对,提出再有功勋则无官职可赏,如太祖时厚赏钱款即可。

——摘编自汪圣铎《两京梦华》

问题:
(1)狄青生活在什么时代?在狄青的时代,可能会有哪些助力和阻力影响战局?
(2)狄青升任枢密使时遭到反对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皇帝,你会做出怎样的决定,为什么?

3.单选题(共27题)

5.
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6.
这是一位军人出身的皇帝,在他统治期间这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从旧有的贵族集团手中夺走权力核心,建立独裁统治。他统治下的帝国拥有辽阔的疆域,他和他的继任者们不断开疆拓土,形成了古代史上断不可忽视的大帝国。这位皇帝是
A.汉穆拉比
B.图坦卡蒙
C.伯里克利
D.屋大维
7.
据说,欧洲人对中国的记忆,最早见于公元前7世纪的一首叙事长诗《阿里玛斯贝亚》。此时系( )
A.爱琴文明时代、罗马王政时代、中国夏朝时代
B.希腊荷马时代、罗马共和时代、中国殷商时代
C.希腊殖民时代、罗马王政时代、中国春秋时代
D.希腊古典时代、罗马帝国时代、中国战国时代
8.
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中,那些后发国家,如德国、俄国和日本等依旧残存着明显的专制化色彩。对此,相对合理的解释是
A.缺乏普遍充分的思想启蒙运动B.选择了自上而下的进化道路
C.历史文化传统和特殊国情使然D.工业化程度落后于先发国家
9.
南宋三大外贸港口中成为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口岸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0个
10.
有人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欧洲有两种东扩,一种是制度性的,一种是战略性的……”。你认为这两种东扩分别是指
A.北约东扩与华约东扩
B.欧盟东扩与北约东扩
C.西欧东扩与东欧东扩
D.欧盟东扩与东盟东扩
11.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应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土地改革取得圆满成功
12.
“只有从真正的老百姓的生活状态中,才能对一个时代做出更客观准确的判断。”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了上海一位普通纺织女工从1965—2002年的家庭“豆腐帐”,其中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这本账簿的历史价值在于
A.真正反映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
B.为研究城市化提供第一手资料
C.有助于全面和连续的认识历史
D.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
13.
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道:“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据此,我们可以推知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
A.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
B.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
C.全球化将冲击本土文化
D.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
14.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这一趋势开始于
A.17世纪后半期
B.19世纪后半期
C.18世纪60年代
D.20世纪中叶
15.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沃勒斯坦说:“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文中所指的“以前的大国”和“正在崛起的国家”依次是
A.美国、法国
B.美国、英国
C.英国、德国
D.日本、德国
16.
某航海家根据马可•波罗对亚洲东西宽度的估计(一个过高的估计),及其关于日本距亚洲大陆有1,500哩的报告(一个极为过高的估计),以及托勒密对地球周长的估计(一个过低的估计),推断出分隔欧洲和日本的海洋宽不到3,000哩。据此,这位航海家决定
A.绕过非洲到达亚洲
B.向西航行到达美洲
C.穿越地中海向东航行
D.横穿大西洋到达亚洲
17.
西方学者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下列能够支撑弗兰克本人观点的是
A.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欧洲的殖民扩张强行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C.各地资源和财富的涌入促进了欧洲的崛起
D.人类各地区的交往加强了经济文化的融合
18.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B.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
C.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D.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
19.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20.
有人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寻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二步”。对这句话判断正确的是()
A.事实正确,观点错误B.事实正确,观点正确
C.事实错误,观点错误D.事实错误,观点正确
21.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作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的学说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
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22.
“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23.
“一个最坏的政府也胜过没有政府”,“主权既然不外是公意的运用,所以就永远不能转让”。以上两句是启蒙思想家的言论,判断分别是哪两位思想家的言论?
A.霍布斯.洛克
B.霍布斯.卢梭
C.洛克.卢梭
D.卢梭.洛克
24.
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25.
雍正皇帝有诗曰:“巧制符天律,阴阳一弹包。弦轮旋密运,针表恰相交。晷刻毫无爽,晨昏定不淆。应时清响报,疑是有人敲。”据此,下列最适合作为诗题的是
A.《咏利玛窦》
B.《咏崇祯历书》
C.《咏自鸣钟》
D.《咏泰西水法》
26.
1945年4月30日苏军占领德国议会大厦。观察照片《攻克柏林》信息,以下观点最正确的是,照片
A.真实定格了柏林战役令人激动振奋的历史瞬间
B.反映了创作者内心对战争胜利充满骄傲与自豪
C.还原了历史场景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D.再现战斗胜利后柏林城市残垣断壁的景象
27.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观察下图,这场战争最先爆发于
A.①⑤
B.③⑤
C.②③
D.③④
28.
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斗争充分说明反分裂国家斗争的艰巨性、长期性,其中历时最久的一次斗争是:
A.平定准噶尔部叛乱B.平定回部贵族叛乱
C.平定“三藩之乱”D.施琅统一台湾
29.
历史记载是人们对当时或近期发生的事件及相关人物的言论.事迹的记录。下列文献中,历史记载特征鲜明的是
A.《历史》
B.《古兰经》
C.《大藏经》
D.《史记》
30.
将以下古代文明的成果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楔形文字
②《荷马史诗》
③《古兰经》
④帕特农神庙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31.
据1877年的《纽约时报》载,自长江轮船通航,“当地商人往往将装满货物的商船挂羊头卖狗肉地‘过继’给任何一个欧洲人,佯装是他们的货物就可以顺顺利利地通过。”这表明
A.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走狗
B.长江流域的门户已被打开
C.外国人仰仗不平等条约的庇护在中国享有特权
D.当时清朝对洋人阿谀逢迎的风气

4.选择题(共10题)

32.

 -x2-2xy-y2={#blank#}1{#/blank#}.

33.

一Jill, do you like geography?

一Sure.It's my f{#blank#}1{#/blank#}.

34.

一Jill, do you like geography?

一Sure.It's my f{#blank#}1{#/blank#}.

35.某同学做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请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④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D.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36.某同学做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请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④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D.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37.某同学做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请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④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D.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38.

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中国商品遍及全球市场,要让中国商品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良好载体,在一些出口的商品中体现中国文化创意。这反映了(   )。

①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以重大影响

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借助经济活动,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④商贸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39.

对下列图片的概述不正确的是(    )

40.

对下列图片的概述不正确的是(    )

41.

青蛙、蟾蜍等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方式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2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7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