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地理复习中国疆域与自然环境专题训练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54130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3/4

1.选择题(共39题)

1.
下列叙述中能正确反映我国气候特征的是(   )
A.气候复杂多样与海洋性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与季风气候显著
C.气候复杂多样与灾害显著
D.气候复杂多样与干旱性显著
2.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月份0°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D.亚热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3.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所描述的是以下哪个地形区的景观
A.内蒙古高原B.青藏高原C.东北平原D.华北平原
4.
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②中、下游地势低平  ③流域内降水丰富
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了植被  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⑤
5.
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该线以东人口密集,以西人口稀疏。
A.漠河—腾冲B.秦岭—淮河
C.黑河—腾冲D.大兴安岭—阴山
6.
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  )
A.冬春多,夏秋少B.冬春少,夏秋多
C.东部多,西部少D.东部少,西部多
7.
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②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③地形复杂多样,平原、丘陵面积广大 ④地势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
8.
下图中的四个省区,从左到右依次是(  )
A.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湖南省、江西省
B.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湖北省、江西省
C.贵州省、内蒙古自治区、湖北省、安徽省
D.河南省、甘肃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9.
(题文)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
A.跨流域调水B.防治水污染C.兴修水库D.节约用水
10.
正方形表示亚欧大陆,图中阴影能正确反映中国位置的是(    )
A. B. C. D. 
11.

一棵高大的桉树可以高达100多米,但它仍是由一粒小小的种子发育而来的,它由小长大依靠的是(  )

12.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具有(    )特点。
A.小杂居、大聚居B.均匀分布
C.汉族相对集中在北方D.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13.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达到(    )
A.12.95亿B.11.95亿C.10.95亿D.13.41亿
14.
长江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的海洋是(   )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15.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对下图中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黄土高原B.②为东北平原C.③为青藏高原D.④为塔里木盆地
16.

北京将在2022年举办冬季奥运会,你认为比赛时间最适宜安排在(  )

17.
我国水田集中分布在(  )
A.长江以南B.黄河以南
C.秦岭—淮河以南D.阴山—辽河以南
18.
长江在我国河流中居首位的是(  )
A.流量和含沙量B.流域面积和流量
C.灌溉面积和结冰期D.水能蕴藏量和含沙量
19.
给我国带来丰富降水的是(    )
A.冬季风B.夏季风C.西北季风D.东北季风
20.
下列河流中,属于长江支流的是(    )
A.雅砻江、嘉陵江、湘江、汉江B.金沙江、珠江、湘江、赣江
C.岷江、湘江 、汾河、汉江D.金沙江、嘉陵江、渭河、赣江
21.
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 )
A.温度B.活动积温C.热量总和D.有无阳光直射和极昼极夜现象
22.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问题。
2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黄河流经十一个省区,注入渤海
B.黄河流经十一个省区,注入黄海
C.黄河流经九个省区,注入渤海
D.黄河流经九个省区,注入黄海
24.
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A.黄土高原、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D.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25.
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  )
A.在上游峡谷建设水电站B.在中游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C.在下游植树种草D.培修、加固“水上长城”—黄河大堤
26.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市重要的养殖鱼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27.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市重要的养殖鱼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28.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市重要的养殖鱼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29.
我国下列地区,受冬季风影响时间最长、影响强度最大的是(    )
A.内蒙古高原B.华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黄土高原
30.
与我国地势特征相符的图形是(    )
A.B.C.D.
31.

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物镜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那么可以断定污点在(  )

32.

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物镜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那么可以断定污点在(  )

33.
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
A.耕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B.草场超载,草质下降
C.过度开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D.土地价格过低
34.
判断以下几项内容中,哪一项不是自然资源( )
A.空气B.鱼C.水D.书本
35.90-30=(  )
36.
我国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采取的态度是(  )
①要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
②要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
③为子孙后代的利益,要可持续使用
④我国资源人均量少,应节约使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7.
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耕地B.阳光C.河水D.石油
38.
我国人与地突出的问题是(  )
A.国土面积大,耕地总面积很小
B.后备耕地资源丰富
C.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越来越少
D.草场过度放牧,草地遭受破坏,数量减少
39.
地表广泛分布着黑土的地区是(   )
A.四川盆地B.云贵高原C.东南丘陵D.东北平原

2.解答题(共4题)

40.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支流: A__________城市:E_________湖泊:C__________。
(2)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划分点是__________, 长江上游_________资源丰富,其中,____________ 是世界第一大水电站。
(3)“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位于湖北省境内的长江荆江段易发生__________灾害。
(4)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开发潜力大。长江干支流通航历程长,航运价值大,位居我国内河运输第一位而被誉为“____________”。
(5)长江发源于__________(地形区)的唐古拉山。
41.
读下图,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__________山,注入_______。
(2)图中A、B、两点中,表示黄河中、下游分界点的是______________。
(3)图中黄河两条最大支流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
(4)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⑤________平原
(5)历史上有“黄河百害,惟富一套”之说。上游的_________平原由于黄河的灌溉,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中游流经_____________高原,黄土土质疏松,容易引起____________;下游被称为“_________”,治理该河段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42.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干湿地区分布可见,我国干湿地区⑤是____________地区、⑥是____________地区,⑤⑥地区分界线大致接近_____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
(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__)
A.降水量B.蒸发量C.径流量D.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
(3)图甲中的 ⑤所在的温度带是________带,⑥所在的温度带是_______带。
(4)图乙,我国东部地区_________气候显著,其中海南省属于________气候。
(5)图乙中,形成⑤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
43.
读下面 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甲可以总结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__________,这与我国_______(气候要素)的分布特征是一致的。
(2)图乙中,A地和B地大致以_________ 一线为分界线,该线两侧的土地类型虽然都是以耕地为主,A地以水田为主,B地以_______为主;图中 D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其与B地分界线大致与我国_______mm等降水量线相吻合。C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这里是我国重要的林区。
(3)我国水土资源搭配很不合理,这对我国北方农业的发展影响较大,为此我们实施的_________工程,该工程的东线主要利用________运河作为输水通道,将南方多余的水输往缺少严重的___________地区。
(4)漫画中揭示了生活中水资源利用存在着__________和__________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9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