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9题)
2.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月份0°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
C.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 D.亚热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
4.
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②中、下游地势低平 ③流域内降水丰富
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了植被 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②中、下游地势低平 ③流域内降水丰富
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了植被 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⑤ | D.①③⑤ |
7.
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②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③地形复杂多样,平原、丘陵面积广大 ④地势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①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②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③地形复杂多样,平原、丘陵面积广大 ④地势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② |
8.
下图中的四个省区,从左到右依次是( )


A.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湖南省、江西省 |
B.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湖北省、江西省 |
C.贵州省、内蒙古自治区、湖北省、安徽省 |
D.河南省、甘肃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
36.
我国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采取的态度是( )
①要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
②要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
③为子孙后代的利益,要可持续使用
④我国资源人均量少,应节约使用
①要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
②要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
③为子孙后代的利益,要可持续使用
④我国资源人均量少,应节约使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2.解答题- (共4题)
40.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支流: A__________城市:E_________湖泊:C__________。
(2)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划分点是__________, 长江上游_________资源丰富,其中,____________ 是世界第一大水电站。
(3)“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位于湖北省境内的长江荆江段易发生__________灾害。
(4)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开发潜力大。长江干支流通航历程长,航运价值大,位居我国内河运输第一位而被誉为“____________”。
(5)长江发源于__________(地形区)的唐古拉山。

(1)填写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支流: A__________城市:E_________湖泊:C__________。
(2)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划分点是__________, 长江上游_________资源丰富,其中,____________ 是世界第一大水电站。
(3)“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位于湖北省境内的长江荆江段易发生__________灾害。
(4)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开发潜力大。长江干支流通航历程长,航运价值大,位居我国内河运输第一位而被誉为“____________”。
(5)长江发源于__________(地形区)的唐古拉山。
41.
读下图,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__________山,注入_______。
(2)图中A、B、两点中,表示黄河中、下游分界点的是______________。
(3)图中黄河两条最大支流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
(4)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⑤________平原
(5)历史上有“黄河百害,惟富一套”之说。上游的_________平原由于黄河的灌溉,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中游流经_____________高原,黄土土质疏松,容易引起____________;下游被称为“_________”,治理该河段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__________山,注入_______。
(2)图中A、B、两点中,表示黄河中、下游分界点的是______________。
(3)图中黄河两条最大支流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
(4)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⑤________平原
(5)历史上有“黄河百害,惟富一套”之说。上游的_________平原由于黄河的灌溉,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中游流经_____________高原,黄土土质疏松,容易引起____________;下游被称为“_________”,治理该河段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42.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干湿地区分布可见,我国干湿地区⑤是____________地区、⑥是____________地区,⑤⑥地区分界线大致接近_____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
(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__)
(3)图甲中的 ⑤所在的温度带是________带,⑥所在的温度带是_______带。
(4)图乙,我国东部地区_________气候显著,其中海南省属于________气候。
(5)图乙中,形成⑤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


(1)图甲干湿地区分布可见,我国干湿地区⑤是____________地区、⑥是____________地区,⑤⑥地区分界线大致接近_____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
(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__)
A.降水量 | B.蒸发量 | C.径流量 | D.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 |
(4)图乙,我国东部地区_________气候显著,其中海南省属于________气候。
(5)图乙中,形成⑤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
43.
读下面 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甲可以总结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__________,这与我国_______(气候要素)的分布特征是一致的。
(2)图乙中,A地和B地大致以_________ 一线为分界线,该线两侧的土地类型虽然都是以耕地为主,A地以水田为主,B地以_______为主;图中 D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其与B地分界线大致与我国_______mm等降水量线相吻合。C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这里是我国重要的林区。
(3)我国水土资源搭配很不合理,这对我国北方农业的发展影响较大,为此我们实施的_________工程,该工程的东线主要利用________运河作为输水通道,将南方多余的水输往缺少严重的___________地区。
(4)漫画中揭示了生活中水资源利用存在着__________和__________问题。


(1)从图甲可以总结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__________,这与我国_______(气候要素)的分布特征是一致的。
(2)图乙中,A地和B地大致以_________ 一线为分界线,该线两侧的土地类型虽然都是以耕地为主,A地以水田为主,B地以_______为主;图中 D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其与B地分界线大致与我国_______mm等降水量线相吻合。C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这里是我国重要的林区。
(3)我国水土资源搭配很不合理,这对我国北方农业的发展影响较大,为此我们实施的_________工程,该工程的东线主要利用________运河作为输水通道,将南方多余的水输往缺少严重的___________地区。
(4)漫画中揭示了生活中水资源利用存在着__________和__________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9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