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中国革命胜利后起了深刻变化的亚洲历史的前进车轮,是侵略势力所绝对不能扭转的。…………这对于保障远东的和平,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1)“这对于保障远东的和平,是一个重大的贡献”。这句话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2)克拉克对朝鲜战争失败原因的分析对吗?为什么?
(3)结合本课内容,你认为朝鲜战争对交战国有何影响?
材料一:“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中国革命胜利后起了深刻变化的亚洲历史的前进车轮,是侵略势力所绝对不能扭转的。…………这对于保障远东的和平,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材料二 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未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强大,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更具有威胁性。——克拉克
请回答:(1)“这对于保障远东的和平,是一个重大的贡献”。这句话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2)克拉克对朝鲜战争失败原因的分析对吗?为什么?
(3)结合本课内容,你认为朝鲜战争对交战国有何影响?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是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却此起彼伏,一直未曾停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艾森豪威尔政府决定,要对全球任何角落的所有共产主义新苗头断然予以迎头痛击。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在1954—1956年间所采取的“冷战”政策要求,美国应当对几乎所有可能出现共产党挑衅的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地区作出军事反映。
材料二 “二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国家一度分成了两个壁垒森严,阵线分明的集团:苏联支持的埃及(1974年以前)、叙利亚、黎巴嫩、民主也门等国;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伊朗(1979年以前)、沙特阿拉伯等国。
材料三1995年,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决策人物之一、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评价这场战争说:“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利,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
(1)“二战”后的局部战争主要是西方国家和霸权主义发动的战争以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战争。阅读上述两则材料,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形势简要说明这两类战争发生的共同原因。
(2)举例说明,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仍重复着类似的错误”的表现。这些“错误”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
(3)二战以来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此起彼伏,但并没有演变为新的世界大战,为什么?
材料一艾森豪威尔政府决定,要对全球任何角落的所有共产主义新苗头断然予以迎头痛击。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在1954—1956年间所采取的“冷战”政策要求,美国应当对几乎所有可能出现共产党挑衅的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地区作出军事反映。
材料二 “二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国家一度分成了两个壁垒森严,阵线分明的集团:苏联支持的埃及(1974年以前)、叙利亚、黎巴嫩、民主也门等国;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伊朗(1979年以前)、沙特阿拉伯等国。
材料三1995年,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决策人物之一、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评价这场战争说:“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利,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
(1)“二战”后的局部战争主要是西方国家和霸权主义发动的战争以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战争。阅读上述两则材料,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形势简要说明这两类战争发生的共同原因。
(2)举例说明,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仍重复着类似的错误”的表现。这些“错误”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
(3)二战以来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此起彼伏,但并没有演变为新的世界大战,为什么?
2.单选题- (共25题)
6.
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雅尔塔体系发展演变的新特点是
A.逐渐形成美国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
B.逐渐形成了美国和苏联对立的两极格局 |
C.大国间利益争夺与意识形态问题交织在—起 |
D.美国开始推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政策 |
9.
二战后,盟国在东京设立远东国际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在纽伦堡设立军事法庭对德国战犯进行审判。对东条英机、戈林等战犯进行审判的法律依据是
A.《洛加诺公约》 |
B.《国联盟约》 |
C.《联合国家宣言》 |
D.《非战公约》 |
10.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痛定思痛,人类开始探寻维护世界和平的新途径。国际联盟的成立就是这种探寻努力的结果。国联从一成立就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但它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太光彩的纪录,并放任了二战的爆发,其原因不包括
A.国联成为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下的维护霸权的工具 |
B.国联盟约的很多规定模糊不清、漏洞百出 |
C.美国与英法在国联内争夺领导权,使国联成为双方争霸的场所,降低了国联的效率 |
D.苏联被排斥在国联之外,美国也由于国内反对未能加入,大大降低了国联的权威性 |
11.
19世纪60~90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此话表明英国
A.力图保持欧洲大陆大国之间的势力均衡 |
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洲事务 |
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 |
D.实力开始衰落,无力插手欧洲事务 |
1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调整,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因素是()
A.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
B.列强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体系都比较满意 |
C.两种制度的矛盾尚未激化 |
D.帝国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 |
13.
1970年2月,尼克松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我们朝着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的方面采取我们所能采取的那些步骤,那些肯定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符合亚洲的和平和稳定的利益。”尼克松说这番话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综合国力的空前强大 |
B.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
C.中苏两国友好关系破裂 |
D.美国为推行“战略防御计划”而调整对华关系 |
14.
一战前的巴尔干地区出现危机的最主要原因是
A.石油资源丰富,战略地位显赫 |
B.巴尔干各民族之间纷争不断,文化、宗教差异明显 |
C.土耳其帝国长期压榨,灾难深重 |
D.欧洲列强纷纷插手、干预,争夺激烈 |
15.
“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呈现出新的特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在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
B.在范围上遍及世界各大洲,具有真正的全球性质 |
C.在组织上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走向跨国行动 |
D.在方式上只限于游行示威 |
16.
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19年,假若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顾维钧、陆征祥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巴黎和会,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不会看到
A.美国、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 B.会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
C.斯大林率领苏俄代表团参加会议备受冷遇 | D.会议通过了相当苛刻的对德和约 |
17.
二战爆发前,英法所推行的绥靖政策的实质是
① 牺牲小国利益,谋求大国安全
②调整对德政策,以谈判代替冲突
③企图祸水东引,怂恿德国进攻苏联
④德国攻势猛烈,英法以守为攻
① 牺牲小国利益,谋求大国安全
②调整对德政策,以谈判代替冲突
③企图祸水东引,怂恿德国进攻苏联
④德国攻势猛烈,英法以守为攻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21.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的背景是
A.二战后,美国挑起“冷战”,以核武器进行恫吓 |
B.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提出“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 |
C.华约组织成立,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战争危险增大 |
D.70年代美国侵越战争升级,美国人民掀起大规模反战和平运动 |
23.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对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试根据这段话回答下面两题:
【小题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德国要求
【小题2】德国提出上述要求的根本原因是
【小题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德国要求
A.加快经济发展 | B.扩军备战 | C.重新瓜分世界 | D.控制巴尔干半岛 |
A.德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 | B.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泛滥 |
C.德、意、日军事同盟的建立 | D.德国在军事、科技领域世界领先 |
24.
20世纪80年代起,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开始对话,并承诺为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而努力。这说明
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②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③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失败 ④地区性矛盾得到缓和
⑤两极对立的格局结束 ⑥社会主义改革出现挫折
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②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③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失败 ④地区性矛盾得到缓和
⑤两极对立的格局结束 ⑥社会主义改革出现挫折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②④ | C.③⑤⑥ | D.①③④⑤ |
25.
1996年,联合国大会终于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对此的正确说明不包括
A.国际裁军和军备控制取得重大进展 | B.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
C.美国操纵联合国的做法失败 | D.国际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
27.
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 |
B.《联合国家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 |
C.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 |
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 |
3.选择题- (共2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