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除汉奸、罪犯、精神病患者外,“凡居住本境的人民,年满十八岁,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有过1937年和1941年的两次较大规模的选举,人民群众以“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投票,选举产生乡、区、县、边区的各级民意机构即议会和政府机构。选举在极其广泛的基础上进行,参选率高达80%,有的县达到95%,有的村、区达到100%;就是在游击区,参选率一般也在70%以上。针对边区的群众大都居住在农村和偏远山区,文化底子薄,文盲占绝大多数的事实,党的各级地方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创造了灵活多样的选举办法,如画圈法、画杠法、画点法、投豆法、投纸团法以及背箱法等等,尽量使边区的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公民都能投上一票。
——摘编自刘启春杨路《“三三制”政权: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试验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陕甘宁边区民主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陕甘宁边区民主改革的意义。
材料《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除汉奸、罪犯、精神病患者外,“凡居住本境的人民,年满十八岁,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有过1937年和1941年的两次较大规模的选举,人民群众以“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投票,选举产生乡、区、县、边区的各级民意机构即议会和政府机构。选举在极其广泛的基础上进行,参选率高达80%,有的县达到95%,有的村、区达到100%;就是在游击区,参选率一般也在70%以上。针对边区的群众大都居住在农村和偏远山区,文化底子薄,文盲占绝大多数的事实,党的各级地方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创造了灵活多样的选举办法,如画圈法、画杠法、画点法、投豆法、投纸团法以及背箱法等等,尽量使边区的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公民都能投上一票。
——摘编自刘启春杨路《“三三制”政权: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试验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陕甘宁边区民主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陕甘宁边区民主改革的意义。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正德十一年,葡萄牙人用廉价的商品如镜子、别针、干果、胡椒、香料等换取中国人的茶、生丝、瓷器、绸缎以及黄金、宝石、珍珠等贵重物品,获利可达二十多倍,故葡人趋之如骛,这些贸易均未得到中国政府准许,属于走私贸易。葡萄牙使团通事火者亚三通过贿赂武宗宠臣江彬,得以陪侍向喜玩乐的武宗,亚三依仗武宗宠溺甚为骄横不法。留在广东的葡人,则“筑室立寨,掠买良民,为久居计”。正德十五年底,御史丘道隆首请逐葡使臣,御史何鳌亦提出尽驱葡人的建议:“乞悉驱在澳舶及番人潜居者,禁私通,严守备,庶一方获安。”此疏得到允准。葡萄牙利用“兵械独精”,“海外诸番无敢与抗”的军事优势,于嘉靖二年(1523平)发动西草湾之役,明奋力抵御,杀敌35人,生擒42人,大获全胜。西草湾之役给葡萄牙人以沉痛打击,是中国人民在反抗殖民者历史上取得的第一次辉煌的胜利。
——摘编自***代表两国在北京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两个附件。联合声明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一国两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门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而澳门的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特色得以保留并延续。
——摘编自《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08~200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葡萄牙侵占澳门的历史背景及手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澳门回归的意义。
材料一明正德十一年,葡萄牙人用廉价的商品如镜子、别针、干果、胡椒、香料等换取中国人的茶、生丝、瓷器、绸缎以及黄金、宝石、珍珠等贵重物品,获利可达二十多倍,故葡人趋之如骛,这些贸易均未得到中国政府准许,属于走私贸易。葡萄牙使团通事火者亚三通过贿赂武宗宠臣江彬,得以陪侍向喜玩乐的武宗,亚三依仗武宗宠溺甚为骄横不法。留在广东的葡人,则“筑室立寨,掠买良民,为久居计”。正德十五年底,御史丘道隆首请逐葡使臣,御史何鳌亦提出尽驱葡人的建议:“乞悉驱在澳舶及番人潜居者,禁私通,严守备,庶一方获安。”此疏得到允准。葡萄牙利用“兵械独精”,“海外诸番无敢与抗”的军事优势,于嘉靖二年(1523平)发动西草湾之役,明奋力抵御,杀敌35人,生擒42人,大获全胜。西草湾之役给葡萄牙人以沉痛打击,是中国人民在反抗殖民者历史上取得的第一次辉煌的胜利。
——摘编自***代表两国在北京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两个附件。联合声明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一国两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门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而澳门的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特色得以保留并延续。
——摘编自《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08~200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葡萄牙侵占澳门的历史背景及手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澳门回归的意义。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前期,政府未设立专门的救灾机构,沿袭了中国古代户部管理救荒的做法,救灾官员是临时差遣,不是专职。清末,官制改革中设立民政部,其执掌包括地方行政、自治、户口、风教、荒政等事项。民政部下设保息科,掌管官绅所办慈善事业、各地水早灾、善后赈济。晚清时期,清政府财政状况不断恶化,限制了救济资金的投入,政府社会救济资金的来源呈现出对社会筹资渠道的依赖。
——摘编自李俊岭《晚清社会救济进步与王朝灭亡的一致性》
材料二建国初期,1949年,我国失业率为23.6%,灾害性弱势群体统计数字大约4000万,占当时人口的16%。因此,在救济灾民时,民政、财政、农业、水利、林业、卫生、气象等多部门以及人民救济团体、科学研究机关都参与其中;在改造和救济妓女时,公安、民政、司法、卫生、劳动等系统和妇女组织协同作战;在救济资金的筹措上,有财政拨款,也有社会各界群众、团体和单位自愿捐赠。新中国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救助,要达到既助困又救人的目的,依靠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手段调控,既要采取发放急赈、以工代赈、安置就业等经济措施,也要让弱势群体学习文化、参加政治活动,如妓女要参加固定的政治学习、文化学习;乞丐每天要有8个半小时的学习和讨论时间。
——摘编自高冬梅《新中国简历初期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救助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前期和晚期社会救济措施的差异以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政府相比,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救济措施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材料一清朝前期,政府未设立专门的救灾机构,沿袭了中国古代户部管理救荒的做法,救灾官员是临时差遣,不是专职。清末,官制改革中设立民政部,其执掌包括地方行政、自治、户口、风教、荒政等事项。民政部下设保息科,掌管官绅所办慈善事业、各地水早灾、善后赈济。晚清时期,清政府财政状况不断恶化,限制了救济资金的投入,政府社会救济资金的来源呈现出对社会筹资渠道的依赖。
——摘编自李俊岭《晚清社会救济进步与王朝灭亡的一致性》
材料二建国初期,1949年,我国失业率为23.6%,灾害性弱势群体统计数字大约4000万,占当时人口的16%。因此,在救济灾民时,民政、财政、农业、水利、林业、卫生、气象等多部门以及人民救济团体、科学研究机关都参与其中;在改造和救济妓女时,公安、民政、司法、卫生、劳动等系统和妇女组织协同作战;在救济资金的筹措上,有财政拨款,也有社会各界群众、团体和单位自愿捐赠。新中国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救助,要达到既助困又救人的目的,依靠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手段调控,既要采取发放急赈、以工代赈、安置就业等经济措施,也要让弱势群体学习文化、参加政治活动,如妓女要参加固定的政治学习、文化学习;乞丐每天要有8个半小时的学习和讨论时间。
——摘编自高冬梅《新中国简历初期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救助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前期和晚期社会救济措施的差异以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政府相比,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救济措施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论述题- (共1题)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19世纪40年代英国某工厂的规章制度。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材料 下表是19世纪40年代英国某工厂的规章制度。
19世纪40年代英国某工厂的规章制度 | |
第一条 | 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在此时间内织工缺工者按其管理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币便士。 |
第二条 | 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转动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机器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得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 |
…… | …… |
第九条 | 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有损坏概由织工赔偿。 |
…… | …… |
第十一条 | 任何在工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说话、吹口哨或唱歌者,罚款六便士。 |
…… | …… |
第十六条 | 损坏轮子者,视轮子大小,每个罚款一先令至二先令六便士。任何织工在上班时间一经发现离开工作岗位,罚款六便士…… |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单选题- (共17题)
5.
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立最高外事裁判官,专门审理罗马市民与异邦人以及异邦人与异邦人之纠纷,其不囿于传统立法束缚,以公平、正义理念审理纠纷,成为罗马法的一部分。外事裁判官的设立
A.基本放弃了传统公民法 |
B.推动了罗马万民法的形成 |
C.平衡了贵族和平民矛盾 |
D.直接推动罗马法体系形成 |
6.
英国1892年制定关于议会议事程序《普通规程》,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这表明英国
A.内阁掌握立法权 |
B.政治民主化的退化 |
C.行政权力的上升 |
D.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
7.
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
B.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
C.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
D.历史解释和历史结论 |
8.
1933年,学者张荫麟指出:“甲午一役关系我国国运至巨,宜为治我国近世史者所注重。顾关于此役,从中国观点之第一手的纪录,至为窘乏,即使间接之史料亦稀。”这反映了
A.历史研究应关注第一手资料 |
B.史料缺乏不利历史研究 |
C.甲午战争提升我国国际地位 |
D.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情怀 |
9.
1944年9月,国民参政会三届三次会议上,中共正式提出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引起强烈反响,获得中外舆论的广泛支持。中共这一主张在当时
A. 旨在夺取国民党的政权
B. 提升了中共的声望
C. 改变了国民党专政局面
D. 意在建立统一战线
A. 旨在夺取国民党的政权
B. 提升了中共的声望
C. 改变了国民党专政局面
D. 意在建立统一战线
10.
河南农谚说:“立春晴一天,农夫不费力”;江苏农谚说:“岁朝东北风,五禾大熟丰;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这些农谚
A.注重农业的理论性总结 |
B.没有科学可信性 |
C.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 |
D.源于农民的无知 |
11.
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公元700年,户主张玄均34岁为丁男,户内另有丁男1人,寡1人,合应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75亩;721年,董思切一户应授田131亩,而实授田为28亩。这反映了唐代
A.均田制已遭到破坏 |
B.分配土地严重不均 |
C.官吏的腐败贪污 |
D.各地的经济不平衡 |
12.
古代关于租佃关系的认识,有三种:一种认识是为富不仁,把地主的富列入不仁之列;另一种认识是各得其所;而更多人认定的则是地主对佃户行仁义,养活了租佃者。据此可知
A.第一种认识更符合实际 |
B.租佃关系认知呈多样性 |
C.第三种认识更符合事实 |
D.三种认识均不正确 |
13.
清代,南方各地佃农对地主土地拥有永佃权,即佃户对土地具有长期佃作的权利,基至部分佃户可以转让其永佃权。永佃权
A.强化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 |
B.损害了地主所有权的利益 |
C.增强了佃农经济的独立性 |
D.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
14.
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许多人认为煤烟有益,或认为煤烟无害,绝大多数人对煤烟更是漠不关心,甚至把它当作生活的组成部分。这表明当时英国
A. 科学认知相对滞后
B. 环境污染严重
C. 民众生活水平较高
D. 经济发展水平高
A. 科学认知相对滞后
B. 环境污染严重
C. 民众生活水平较高
D. 经济发展水平高
15.
下表--1935年中国银行设立统计表
此表反映近代中国银行资本
时期 | 设立数目 | 百分比 |
1896-1911 | 17 | 4.63 |
1912-1916 | 30 | 8.17 |
1917-1923 | 131 | 35.70 |
1924-1927 | 24 | 6.54 |
1928-1935 | 116 | 31.61 |
年度不明 | 49 | 13.35 |
合计 | 367 | 100.00 |
此表反映近代中国银行资本
A.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
B.受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 |
C.民国政府时期发展迅速 |
D.主要为外国资本主义服务 |
16.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条款:“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这表明
A.党对私营经济认识上升到新阶段 |
B.传统所有制模式开始被打破 |
C.私营经济和公有经济的地位平等 |
D.私营经济仍未获得合法地位 |
17.
1877年,马建忠在《自法国上书李鸿章》一文中称:“初到之时,以为欧洲各国富强专在制造之精,兵纪之严;及披其律例,考其文事,而知其讲富者以护商会为本。”这表明
A.洋务派学习西方律例制度 |
B.先进人士对洋务运动进行反思 |
C.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愿望 |
D.顽固派局限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
18.
1873年,总理衙门与英、法、俄、美、德五国公使围绕亲递国书的觐礼问题进行谈判,双方辩论往返持续三个月之久,最终达成协议:五国公使觐见时不行跪拜之礼,公使们将觐见本国君主的三鞠躬之礼改为五鞠躬。据此可知中国
A.外交主动融入世界 |
B.外交艰难向近代转型 |
C.近代外交的屈辱性 |
D.奉行传统外交理念 |
19.
1962年10月22日到12月14日,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有25封……在这些信件中…….两人都明确表达了避免世界因为这场危机陷入核大战,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愿望。这反映了美苏两国
A.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
B.通过对峙展示各自实力 |
C.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
D.对峙中寻求妥协的理性 |
20.
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英国政治家说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但也有学者说:“1787年‘美国宪法’绝对是不民主的,甚至可以说是反民主的。”这反映了
A.历史评价都不能准确再现历史原貌 |
B.学者的解释更符合历史事实 |
C.历史评价都应坚持同一个评价标准 |
D.对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评价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