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试题-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单元测试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53510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9/10

1.选择题(共24题)

1.
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主要原因是(  )
A.防止电池中汞、镉等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源
B.回收利用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C.防止电池中渗出液腐蚀其他物品
D.回收利用电池金属外壳
2.
目前地球上最丰富的淡水资源主要分布在( )
A.江河湖泊B.冰川C.海洋D.地下
3.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A.耕地开垦加快,粮食供应得到改善
B.劳动力增加,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C.人均耕地减少,森林破坏,环境恶化
D.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4.
近年来,北方冬季频繁发生沙尘暴,这是________发展的表现。(  )
A.水土流失B.荒漠化
C.气候骤变D.乱占耕地
5.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
A.输水线路较短B.人口少,最为经济
C.可以利用已有河道及天然湖泊D.南高北低,方便引水
6.
下列地区中,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的是( )
A.华北平原B.青藏高原C.准噶尔盆地D.横断山脉
7.
我国草地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
A.东部季风区B.南方半湿润的山地
C.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北内陆地区D.东部丘陵地区
8.
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是
A.四川盆地、云贵高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三江平原
C.东南地区、东北地区D.华北、西北地区
9.
我国人与地突出的问题是
A.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合理
B.后备耕地资源丰富
C.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越来越少
D.草场过度放牧,草地遭受破坏,数量减少
10.
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分布在(    )
A.海洋水、冰川水B.河流、冰雪融水
C.冰川、湖泊D.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11.
21世纪最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之一是(    )
A.煤资源危机B.水危机C.石油危机D.粮食危机
12.
从1994年开始,“中国水周”是( )
A.3月22日—28日B.4月22日—28日
C.6月1日—7日D.7月1日—7日
13.
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    )
A.自流灌溉B.喷灌C.滴灌D.渠道防渗
14.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
A.北方多,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B.西北多,西南少,东部少,西部多
C.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D.山地多,平原少,沿海多,内陆少
15.
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规律是( )
A.冬春多,夏秋少B.夏秋多,冬春少
C.冬春多,夏秋也多D.冬春少,夏秋也少
16.
下列各组资源,均为可再生资源的是
A.耕地、森林、水资源B.阳光、水能、天然气
C.石油、煤、天然气D.草地、荒漠、森林
1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B.为了卫生,尽量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C.荒漠也属于土地资源
D.土地是万物之本
18.
有关我国石油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石油资源总量丰富,每年都大量出口
B.石油是当今世界不可缺少的能源矿产和化工原料
C.目前,石油已成为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商品之一
D.石油被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
19.
造成我国耕地不断减少的人为原因是( )
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
C.乱占耕地,过度开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D.耕地分布不均
20.
有关我国耕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
B.水田分布在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区
C.旱地分布在年降水量200至400毫米之间的地区
D.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1.
下列事物中不是自然资源的是( )
A.阳光B.矿产
C.水D.书本
22.
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石油B.土地
C.水D.森林
23.
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种类不齐全B.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
C.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成绩显著,没有浪费D.人均资源量多
24.
下列我国土地资源人均最少的是(    )
A.林地B.耕地C.工矿城市交通城市用地和内陆水域D.难利用土地

2.填空题(共7题)

25.
________水库是黄河干流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干流上的________水库,为我国最大的水库。
26.
根据土地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27.
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 ,人均占有量较
28.
我国土地资源类型________,但各类土地类型________不尽合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比重小,难利用的荒漠、石山等土地比重________,________不足。
29.
我国土地日是________;“世界水日”是________。
30.
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___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______。
31.
在自然界,有些自然资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属________资源;还有些自然资源,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是________资源。

3.解答题(共4题)

32.
阅读下列有关南水北调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社会各界关注的南水北调工程已于2002年年底正式开工建设。经过数十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确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调水,以缓解北方地区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适应西北、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1)南水北调工程将把我国的哪四大流域连接起来?
(2)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是将 (河流)的水调往_____地区。
(3)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调水可利用  河道最终把水输往北京、天津。
(4)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是从 水库调水,经过 、_ 等省级行政中心一直输往北京、天津。
(5)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AB两图漫画含义是 , 应采取的措施有  
34.
读“我国土地利用百分比表”,完成下列各题。

(1)绘制我国土地利用结构的百分比图:

(2)我国土地利用结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数码号的位置,写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
(2)联系所学的地形、气候、河流等知识,简要评价图中A、B、C、D四个地方土地资源的质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4道)

    填空题:(7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