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0题)
2.
仔细阅读下面五个句子,然后用方框中所给的单词或短语填空,使每个句子在结构、句意和逻辑上正确。(提示:选项中有一个是多余的。)
proud / kept out / set up / attend / help / thirsty |
3.
仔细阅读下面五个句子,然后用方框中所给的单词或短语填空,使每个句子在结构、句意和逻辑上正确。(提示:选项中有一个是多余的。)
proud / kept out / set up / attend / help / thirsty |
5.
南极大陆有巨厚煤层的事实说明( )
A.南极地区曾经历过温暖的时期 |
B.南极大陆可能是从低纬度地区漂移过来的 |
C.南极地区的煤层不是地质时期的森林形成的 |
D.科学技术还达不到能准确勘探地下深处煤层的水平 |
6.
某同学用某地球软件搜索到我国北极科考站——黄河站的地理位置为(78°55'N,11°21'E)。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黄河站位于图中的( )
【小题2】下列关于黄河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黄河站位于图中的( )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A.位于南极附近 | B.有太阳直射现象 |
C.附近海域多企鹅 | D.北半球夏季是科考的最佳时期 |
7.
图甲为我国南极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布图,图乙是泰山站主楼照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是( )
【小题2】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
【小题3】泰山站主楼建筑架空离地,最关键的作用是( )
【小题4】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 )

【小题1】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是( )
A.长城站 | B.中山站 |
C.昆仑站 | D.泰山站 |
A.长城站 | B.中山站 |
C.昆仑站 | D.泰山站 |
A.防寒保暖 | B.防积雪融水进入 |
C.防强紫外线辐射 | D.防大风积雪掩埋 |
A.酷寒、烈风、干燥 | B.飓风、暴雨、寒潮 |
C.暴雨、雷电、冰雹 | D.台风、寒潮、干旱 |
8.
【小题1】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该照片对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向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该照片对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向描述正确的是( )

A.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北 |
B.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 |
C.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 |
D.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 |
A.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7~9月 |
B.环境原始,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
C.环境独特,探险就是为了寻求刺激 |
D.资源十分丰富,可以任意取用 |
10.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大洲,距离南极大陆最近的是( )
【小题2】与其他大洲相比,南极洲的优势资源是( )
【小题1】下列大洲,距离南极大陆最近的是( )
A.亚洲 | B.南美洲 |
C.非洲 | D.大洋洲 |
A.生物资源 | B.矿产资源 |
C.淡水资源 | D.太阳能资源 |
2.解答题- (共2题)
11.
读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面四幅图是我国北方某地区一楼房一年四季正午影子变化图,判断我国科考队员最好应在图 所示季节到达南极地区考察。

(2)南极地区气候干燥,素有“白色荒漠”之称,为什么还会有2 000多米的巨厚冰层?
(3)在开发和利用南极资源的过程中,下列行为可取的是( )

(1)下面四幅图是我国北方某地区一楼房一年四季正午影子变化图,判断我国科考队员最好应在图 所示季节到达南极地区考察。

(2)南极地区气候干燥,素有“白色荒漠”之称,为什么还会有2 000多米的巨厚冰层?
(3)在开发和利用南极资源的过程中,下列行为可取的是( )
A.去南极海域大量捕杀鲸鱼 | B.大规模开发南极矿产 |
C.在冰雪中掩埋废弃物 | D.作为科研与和平利用基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0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