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5337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23

1.选择题(共15题)

1.
下图是哈尔滨、北京、武汉和广州四地气候统计图,其中和枣庄相似的是
A.B.C.D.
2.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分析,下列现象是由于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是
A.地中海不断缩小B.喜马拉雅山脉的抬升
C.马里亚纳海沟的形成D.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3.
应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下列地理事象,正确的是
A.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产生的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
C.日本多地震因其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
D.澳大利亚处于板块内部,多火山地震
4.
在卫星云图上,绿色除了表示陆地还可以表示
A.阴雨天B.植被C.海洋D.晴天
5.
下图表示位于北纬30°—60°的大陆部分,A,B,C,D,E表示不同的气候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地年平均气温比C、E两地高B.当E地高温多雨的时候,C地也是高温多雨
C.B地为地中海气候D.D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6.
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沙尘暴的是
A.B.C.D.
7.
下图是某城市降水量分布图,该城市的降水特点是
A.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B.降水丰富,年内变化明显
C.降水稀少,季节分配均匀D.降水稀少,年内变化明显
8.
海陆位置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
A.距海近,降水多,年气温变化幅度小B.距海远,降水多,年气温变化幅度大
C.距海近,降水少,日气温变化幅度大D.距海远,降水少,日气温变化幅度小
9.
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是高温中心B.乙地是高温中心
C.丙地是高温中心D.丁地是低温中心
10.
以下地区当中,属于多雨区的是
A.南回归线附近地区的大陆内部B.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的大陆西部
C.赤道及其两侧地区D.两极地区
11.
空气质量的高低,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如果污染指数为51~100,则表示
A.空气质量为三级,质量状况为轻度污染
B.空气质量为二级,质量状况为良
C.空气质量为四级,质量状况为中度污染
D.空气质量为三级,质量状况为中度污染
12.
下图中的民居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环境是:
A.炎热干旱的沙漠B.终年严寒的地区
C.地势高峻的高原D.炎热多雨的气候
13.
下列地理条件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A.地形崎岖,资源缺乏B.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C.交通闭塞,通讯不畅D.气候恶劣,荒漠地区
14.
有利于保护传统聚落的做法是
A.传统聚落利用效率低,应拆掉建现代化建筑
B.可以将传统聚落拆了再照原样重建
C.进行合理改造,既符合现代居住需求又不破坏原有风貌
D.保护传统聚落,不能进行任何改造
15.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四地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长城站B.中山站C.昆仑站D.南极点
【小题2】以下与图中南极圈吻合的是
A.0°B.22.5°NC.66.5°SD.30°N
【小题3】小红从南极点出发沿着90°E一直往北走可以到达以下哪个地方
A.北极点B.长城站C.昆仑站D.中山站

2.解答题(共4题)

16.
读“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出发地西班牙里斯本位于_____洲,环球航行的方向大致是一路向_____。
(2)麦哲伦船队绕地球一周的航行经过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的次数是_____次。
(3)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了_______洋、_______洋和_______洋。
(4)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洲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5)假如今天从欧洲出发乘船环球航行,距离会大大缩短,一是从大西洋进入太平洋可穿过_______运河,二是从印度洋进入大西洋可穿过________运河。
(6)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地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一条即可)
17.
下表是某地一年内各月的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由该地最低(或最高)月均温出现的月份可知:该地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
(2)综合气温资料可知:该地为五带中的_______带。
(3)由该地的降水资料可知:该地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季节。
(4)综合(1)(2)(3)问可知:该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
(5)综合气温资料可知:该气候类型分布在中纬度的大陆的_____,最广的分布国家是_____。
(6)请你描述该地区的气候特征:__________。
(7)根据该地的气温和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______
18.
读图某降雨类型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上图所示属于_______(降水类型),请你列举一个地名属于这种降水类型_______,影响降水的其他因素有_______。
(2)图中的A、B、C、D四个点中,B点的降水量比D点______(多、少),原因是______。A点的降水量比B______(多、少)。
(3)如果A点的海拔是500米,气温是23℃,那么气温是11℃的某点海拔是_______。
19.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地居民主要是_______人种,主要通用的语言是________。
(2)图中B地是世界最大半岛,居民主要通用语言是_______语,大多信奉_______(宗教),对应的宗教建筑是________(甲、乙、丙)图。
(3)图中C地居民大多是______人种,大多信奉_____(宗教),对应的宗教建筑是____(甲、乙、丙)图。
(4)图中D地是世界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人口分布_________(稠密、稀疏)。
(5)图中E地处非洲的中部和南部,是世界_________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5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