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泰一中、华安一中2017-2018学年七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5329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9

1.选择题(共16题)

1.
如图中阴影部分代表陆地,空白部分代表海洋,其中表示半岛的数字序号是(  )
A.①B.②C.③D.④
2.
“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现象中描述天气的是
A.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B.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C.昨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D.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
3.
下列天气符号代表的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组合合理的是( )
A.野外露营B.减少外出
C.室外踢球D.出海捕鱼
4.
下列有关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七分陆地三分海洋B.最大周长约4亿千米
C.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D.平均半径6371千米
5.
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影响两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为因素
6.
某地在一个月内有一次降雨量为10毫米,两次降雪量分别为5毫米和8毫米,该地该月的降水量约为(  )
A.20毫米B.13毫米C.23毫米D.7毫米
7.
气候的基本要素是(   )
A.气温B.气温和降水C.降水D.地形
8.
下列符号中,正确表示西南风6级的(  )
A.B.C.D.
9.
下列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
A.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B.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量多于东岸
C.背风坡降水多,迎风坡降水少D.中纬度地带,内陆降水多于沿海地区
10.
南半球的等温线较北半球平直,主要原因是(    )
A.南半球陆地和海洋面积一样大B.南半球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较小
C.南半球大陆沿岸风平浪静D.南半球大陆沿岸没有寒暖流经过
11.
读“某月等温线模式图”, 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气温最高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该图表示的是(    )
A.北半球的冬季B.南半球的冬季
C.北半球的夏季D.南半球的夏季
12.
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   )
A.云区B.海洋C.陆地D.冰川
13.
下表是某地一日内测量的气温值,据此计算该地的日平均气温为(  )
 时刻
 8时
14时 
20时 
 2时
气温(℃)
7
 18
 12
 3
 
A.10℃B.12℃C.14℃D.15℃
14.
表中四城市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
城市
北京
昆明
襄阳
哈尔滨
污染指数
77
40
85
148
 
A.昆明B.北京C.襄阳D.哈尔滨
15.
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B.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C.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D.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16.
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最好的季节应是北半球的:
A.秋季B.冬季C.春季D.夏季

2.解答题(共4题)

17.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大洲A为 ,大洲C为 ,B为 运河。
(2)按纬度划分,①点位于    (填“高”、“中”、“低”)纬度地区。②点位于 洋。
(3)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图表示1月份两地居民衣着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响。
18.
读“板块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主要由____大板块构成,各个板块是在不断运动的。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的地带,地壳比较________,多火山、地震。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右图,喜马拉雅山脉海拔还在不断升高,主要是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板块发生挤压形成。
(3)读右图,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主要是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板块发生_______形成。
19.
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知,A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填纬度)大陆_______(东岸或西岸)。
(2)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知,B地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月,位于_____半球,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C、D两地,气温差异较大的是_______。读图D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坡比B坡降水量_____(多或少),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在A坡降雨类型主要为_______雨。
(2)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_______℃。已知图中甲地的海拔为1000米,气温为24℃,山顶乙的海拔为3000米,则山顶乙的气温为________。
(3)受地形因素的影响,_______________成为世界“雨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6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