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5324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6

1.选择题(共30题)

1.
“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列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B.中南半岛河流自西向东流,说明地势西高东低
C.鄂毕河、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
D.印度河主要流经印度,注入孟加拉湾
2.
下列地点不属于亚洲与其他洲分界线的是
A.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B.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C.苏伊士运河、白令海峡D.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3.
小红从小芳的QQ空间里看到了几幅风光图片,下列哪一幅图片景观不在欧洲西部(  )
A.B.C.D.
4.
限制中东各国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是
A.石油资源B.土地资源C.水资源D.森林资源
5.
亚洲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6.
云南的小强同学为促进家乡旅游业的发展,将收集的一些风光图片放进漂流瓶,投入澜沧江,下列哪一城市的人最有可能捡到漂流瓶
A.河内
B.金边
C.内比都
D.曼谷
7.
下图是“世界主要石油运输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产量最高,输出量最多的地区是(  )
A.中国B.西欧C.北美D.中东
【小题2】日本发生地震后,石油紧缺,从波斯湾将石油运往日本的正确的海上运输路线是(  )
A.波斯湾→土耳其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B.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日本
C.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D.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非洲好望角→太平洋→日本
8.
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是(  )
A.北美B.拉丁美洲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D.东南亚
9.

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这里的“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是指(     )

10.

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这里的“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是指(     )

11.
下列信息内容与右图地区不符合的一项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大城市大多分布在河流入海口附近东南沿海
C.A处是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咽喉要道
D.热量充足,降水丰沛,世界著名的稻米产区和出口地区
12.
下面对东南亚旅游胜地景观图片的标注,其中有一个有错误,请你找出来(  )
A.缅甸仰光大金塔B.越南下龙湾
C.柬埔寨吴哥窟D.马来西亚婆罗浮屠
13.图中A~K分别代表一种物质.已知A易溶于水,分解得到B、C、D的物质的量比为1:1:2,B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C为常见的液体,D气体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F为淡黄色固体单质,K为常见的二元强酸,图中有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14.
下图为亚洲略图,下列是小明读图判断出来的地理信息,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亚洲大部分在北半球,东、南、北分别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B.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亚洲是大河最多的大洲,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
15.
读下面甲、乙两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关于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地为荒漠B.②地降水集中在夏季
C.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D.④地降水最多
【小题2】甲图四地气候类型与乙图一致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6.
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尊为“圣地”的城市是(  )
A.麦加B.麦地那C.耶路撒冷D.梵蒂冈
17.

1949年周恩来宣布: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对于美国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可欺侮的,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不能有所依赖。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

18.
2010年6月11日,足球世界杯在南非开幕,下列关于南非的说法不可信的是(  )
A.此时南非正值冬季
B.在这里可以见到储量很大的金矿
C.足球队员在这里可以欣赏郁郁葱葱的热带草原风光
D.中国记者在这里见到了有华人聚居的“唐人街”
19.
对欧洲西部自然环境所产生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受温和湿润的气候影响,欧洲西部很多国家工业非常发达
B.欧洲西部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乳肉畜牧业发达
C.欧洲西部气候湿润,阴雨天气较多,利于谷物成熟,大面积种植了水稻、小麦等
D.受温和湿润的气候影响,欧洲西部平原面积广大
20.
泰国黑米、香米以优良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该国种水稻生长的有利条件是(    )
A.湿热的气候条件B.炎热干燥的气候
C.温和多雨的气候D.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21.
地理课上,小明对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进行了探究,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
A.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40°N~60°N 的西风带中
B.西临大西洋,海岸线平直,利于湿润气流的深入
C.南北高,中部低的地势,平原为主的地形有利于温暖湿润的海洋风深入内陆
D.北大西洋暖流起到了增温增湿的作用
22.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先生,我荣幸地通知你,在10月25日举行的联合国1976次会议上,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了下述决议:(第2758号决议,在此从略)。顺致最高的敬意。”这是1971年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发来的电报,请问,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决议是(     )

23.
羚羊在狂奔,长颈鹿伸着脖子吃树梢上的嫩枝绿叶,成群的斑玛向水草地迁移,凶猛的狮子和豹紧追其后,赶上落后的斑马,饱餐一顿.这种景观出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 )
A.热带沙漠中B.热带草原上C.热带雨林中D.温带草原上
24.

下列方程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25.

下列方程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26.

“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段材料评述的是(   )

27.

“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段材料评述的是(   )

28.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图中黑色区域⑨气候类型与其它区域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势影响 D. 季风影响
【小题2】亚洲气候的特征之一是复杂多样,亚洲缺少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 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29.
2012年4月8日,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完成各项考察任务,乘“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胜利凯旋。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非常寒冷,多烈风B.至今没有常住人口
C.多冰雪,降水丰富D.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北极地区矿产资源贫乏
30.
环绕南极洲的大洋,按顺时针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2.解答题(共4题)

31.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东南亚包括________半岛和__________群岛两大部分。
(2)东南亚位置十分重要,位于______洲和_________洲、 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的十字路口位置。A是_____________ 海峡,被日本人称作“__________”。
(3)半岛B的特点是________地势特点是_______。
(4)H地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气候特征是  ____________
32.
读下面中东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A是_____湾,这里是世界的_____宝库。B是_______海峡,被西方国家称为“_________”。
(2)C海和D海之间有__________运河沟通。
(3)D海和E海之间的通道是_________海峡,石油生产国F_______。
(4)中东地区居民大多是_______民族,多信奉___________教。
(5)这一地区大部分气候特点是_______,最短缺的资源是________。
(6)中东地区成为世界关注焦点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读“亚洲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的大洋是____、____、______,请你根据图中信息,概括亚洲地形的主要特点_______________。
(2)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_________ 高原:C___________ 河流:E _______平原:①______________
(3)亚洲南部三大半岛③④⑤,年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___ (序号和名称),原因是_____。(4)我国海军护航舰队从海南三亚出发,前往非洲亚丁湾、索马里沿海护航,沿途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是_______、______。
(5)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4千米,东京有强烈震感,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核电站泄漏。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和了解,回答以下两个问题:①日本多发地震的原因________②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采取哪些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
34.
读极地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大洋名称:
A为______洲,B为______洋。
(2)C为________站(科学考察站),2009年2月2日,我国在南极内陆冰穹A地区建成的_______站正式开站。我国科考队员在下列什么时间到南极考察合适(_____)
A.“五一”前后    B.“六一”前后    C.国庆节前后    D.春节前后
(3)根据图中哪些信息可以区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_____)
(4)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都选择在2月份,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是因为(______)
①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纬度更高    ②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海拔高
③南极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雪 ④南极地区地表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一名到南极考察的队员,他站在地球的南极点上,这名队员的前后左右 ______
A.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B.有三个方向
C.只有东西方向     D.只有北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0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