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9题)
2.
下列关于下图中四大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经济水平最高的大洲是①,全部是发达国家 |
B.最贫穷的大洲是②,且国家数量最多 |
C.③大洲内河航运发达,主要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 |
D.④大洲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
8.
关于四地的农业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地区畜牧业发展较好主要是因为气候温凉,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
B.②地区水果味道特别鲜美主要受夏季高温少雨的影响 |
C.③地区限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年较差较大 |
D.④地区夏季特别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
10.
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 |
B.南极地区虽被称为“白色荒漠”,但淡水资源丰富 |
C.极地地区气候条件恶劣,都没有人类的长期定居 |
D.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向 |
12.
截止2018年10月,全国已经近60城出现了人才新政,抢人大战由一二线城市开始深入到三四线城市,部分城市的人才政策正在不断加码升级,诸如西安、武汉、杭州等城市,尤其是中西部的二线城市不断降低落户门槛、丰富补贴等形式来吸引更多的人才,此种现象最不可能反应的问题是( )
A.中国劳动力严重短缺 |
B.城市的发展只需要优秀的人才 |
C.“抢人”的目的是留住优秀人才在当地工作 |
D.盲目的“抢人”很有可能造成人才供给的失衡 |
13.
读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2】出现上述资料情况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2016年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后,2017年出生不但没有如预期那样多出生343万人,反而减少63万人(减少3.5%);2018年不但没有如预期一样多生79万人,全国活产数反而少了250万人(减少14.2%)。
【小题1】从以上资料中,可以得出( )A.中国目前的人口数量在减少 | B.中国目前的人口数量没变 |
C.中国目前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 | D.中国目前的人口数量增长缓慢 |
A.生育小孩太痛苦 | B.养育孩子的成本太高 |
C.工作太忙且压力大 | D.无人照护小孩 |
14.
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对下列诗歌和谚语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大 |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气候的特征 |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华北地区的梅雨天气 |
15.
秦巴山有“天然中草药宝库”之称,请分析当地植物种类多的自然原因( )

①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域
②地处半湿润区与湿润区的过渡区域
③多山,自然植被的垂直差异显著
④人口密集,国家政策的支持⑤西城高铁的开通降低物流成本

①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域
②地处半湿润区与湿润区的过渡区域
③多山,自然植被的垂直差异显著
④人口密集,国家政策的支持⑤西城高铁的开通降低物流成本
A.①③⑤ | B.③④⑤ | C.②③⑤ | D.①②③ |
16.
自驾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自驾游简单的说就是自己驾驶汽车出游。关于自驾游的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载客多,节约成本 | B.载货量大,速度快 |
C.节约时间,比较舒服 | D.机动灵活,比较自由 |
17.
读下图关于“沪宁杭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两工业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因中美贸易摩擦,华为手机的产量和销量受到很大影响,影响这类高新技术发展的最主要的条件是( )

【小题1】关于两工业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 B.都具备交通便利的条件 |
C.著名的华为总部在沪宁杭地区 | D.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是珠江三角洲地区 |
A.广阔的市场 | B.丰富的资源 | C.科技和人才 | D.便利的交通 |
18.
以下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准噶尔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②塔里木盆地,内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③青藏高原,具有“远看是山,近看成川”的特点
④喜马拉雅山脉,有“世界屋脊”之称

①准噶尔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②塔里木盆地,内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③青藏高原,具有“远看是山,近看成川”的特点
④喜马拉雅山脉,有“世界屋脊”之称
A.②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①③ |
2.解答题- (共3题)
20.
(2)北京到南昌的旅途,经过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一线,该线以北主要的耕地类型是_____,该线以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
(3)图中经过黄河下游地区,河水浑浊不堪,试分析其成因:__________
(4)南昌至柳州,沿途隧道、桥梁较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柳州所在省区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
(5)哈尔滨游客去三亚“越冬”的主要原因是三亚_________。
寒假期间,近千名游客从哈尔滨登上开往海南省三亚市的“越冬专列”。“越冬专列”主推“慢旅行”,采用“大窗车体”,让乘客一边体验季节变换,一边沿途欣赏大美风光。
(2)北京到南昌的旅途,经过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一线,该线以北主要的耕地类型是_____,该线以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
(3)图中经过黄河下游地区,河水浑浊不堪,试分析其成因:__________
(4)南昌至柳州,沿途隧道、桥梁较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柳州所在省区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
(5)哈尔滨游客去三亚“越冬”的主要原因是三亚_________。
21.
暑假期间,我省某学校对我国三个省区进行了研学旅行,请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乘火车由A到B到C,依次经过的铁路线是 、 ,请说出同学们选择铁路的理由 。
(2)到达A省区,学生们发现长绒棉的种植区成点状分布,据资料分析主要分布在 地带,形成这种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3)在 省(省名),同学们找到了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保护区,发现该地区水土流失加剧,这将对黄河、长江的影响是 。
(4)C省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其颗粒比较饱满,请分析其形成的有利气候条件。

(1)从乘火车由A到B到C,依次经过的铁路线是 、 ,请说出同学们选择铁路的理由 。
(2)到达A省区,学生们发现长绒棉的种植区成点状分布,据资料分析主要分布在 地带,形成这种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3)在 省(省名),同学们找到了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保护区,发现该地区水土流失加剧,这将对黄河、长江的影响是 。
(4)C省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其颗粒比较饱满,请分析其形成的有利气候条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9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