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9题)
1.
为了防止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
②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
③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④积极开发新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①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
②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
③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④积极开发新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②③ |
4.
读图,北半球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可知,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于()
【小题2】甲处人口稠密,其适合人口居住的气候条件是( )
【小题3】甲处人酷爱乳产品和牛羊肉,这种饮食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

【小题1】据图可知,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于()
A.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 | B.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
C.中高纬度的临海地区 | D.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 |
A.冬冷夏热 | B.冬雨夏干 | C.终年高温多雨 | D.终年温和湿润 |
A.发达的水稻种植业 | B.发达的商品谷物农业 |
C.发达的畜牧业 | D.发达的制造业 |
5.
读“日本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小题2】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字母 A 是中国 |
B.日本城市主要分布在岛②上 |
C.图中字母 E 是太平洋 |
D.图中字母 a 是日本首都东京,位于濑户内海沿岸 |
A.森林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 |
B.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广阔 |
C.农业发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
D.发挥多港湾的有利条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
6.
读某大洲沿赤道附近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大洲是
【小题2】图中甲乙代表( )
【小题3】关于该大洲说法错误的是 ( )

【小题1】该大洲是
A.北美洲 | B.大洋洲 | C.南美洲 | D.非洲 |
A.北冰洋 大西洋 | B.印度洋 太平洋 |
C.北冰洋 太平洋 | D.大西洋 印度洋 |
A.图中所示河流是世界最长的河流 | B.该大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
C.大裂谷是由板块张裂运动造成的 | D.来自图中高原的选手长跑出色与地形地势有关 |
8.
我国南极科考走过了 30 多年的历史。1985 年 2 月,中国在南极建立了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 中山站建立于 1989 年 2 月;昆仑站于 2009 年 1 月胜利建成;泰山站于 2014 年 2 月正式建成。 我国在南极已经建成的 4 个科学考察站。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站的时间选择在 1 月和 2 月的主要原因是( )
A.此时是南半球的春季暖和 | B.此时是南半球的冬季寒冷 |
C.南半球极夜现象 | D.南半球极昼现象 |
9.
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读1970 年至 2040 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变化(含预估),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是( )
【小题2】针对上题的问题应如何应对( )

【小题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是( )
A.增加 | B.减少 |
C.不变 | D.无法确定 |
A.限制劳动力向国外迁移 |
B.大量接纳海外移民 |
C.调整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
D.大量向西部迁移人口 |
10.
几个初二的学生在复习中国的地理位置,他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说我国东临大西洋,西临亚欧大陆 |
B.乙说中国大部分在温带,少部分在寒带,没有热带 |
C.丙说中国位于低纬度地区 |
D.丁说中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
11.
公元前 486 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与齐国争霸,在今蜀冈一带开邗沟,筑邗城。邗沟是人类第一条人工开挖的运河,它当时沟通了以下两大水系( )
A.长江、淮河 | B.长江、黄河 |
C.黄河、淮河 | D.珠江、海河 |
13.
图中的纪念堂位于扬州市大明寺内,由我国著名建筑家梁思成仿照日本招提寺主体建筑而设计,体现了中日文化互相交融的特点。该纪念堂是为了纪念传播 盛唐文化的使者( )


A.鉴真 | B.马可·波罗 | C.崔志远 | D.普哈丁 |
15.
下图为西北地区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西北地区降水“东多西少”的主要因素是 ( )
【小题2】受降水分布规律的影响,西北地区的植被类型从西到东依次是( )
【小题3】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西北地区修建了坎儿井工程,主要是有利( )

【小题1】影响西北地区降水“东多西少”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人类活动 | D.地形地势 |
A.草原、荒漠、森林 | B.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
C.森林、荒漠、草原 | D.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
A.调节气候 | B.增加降水量 |
C.减少地下径流 | D.减少蒸发量 |
16.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四大地理区域中,有沙漠边的绿洲的景观、海拔最高的区域分别是( )
【小题2】下列对 a 区域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主要的农作物有水稻、甘蔗、油菜
②以高原和丘陵为主
③农作物一年二、三熟
④主要在亚热带
⑤处于半湿润区
【小题3】下列地区全部属于 b 地区的是 ( )

【小题1】四大地理区域中,有沙漠边的绿洲的景观、海拔最高的区域分别是( )
A.ab | B.bc | C.ac | D.cd |
①主要的农作物有水稻、甘蔗、油菜
②以高原和丘陵为主
③农作物一年二、三熟
④主要在亚热带
⑤处于半湿润区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A.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长江三角洲 |
B.黄土高原、辽东丘陵、四川盆地 |
C.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 |
D.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
17.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特色的美景,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表崎岖,河湖很少
②畜牧业发达,无种植业
③具有丰富的地热能
④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⑤藏族人为了适应当地日温差大,特色服饰是藏袍
⑥该地区没有铁路
【小题2】青藏高原上的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但近些年的主要生态问题( )
【小题1】关于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表崎岖,河湖很少
②畜牧业发达,无种植业
③具有丰富的地热能
④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⑤藏族人为了适应当地日温差大,特色服饰是藏袍
⑥该地区没有铁路
A.①②⑥ | B.③④⑤ |
C.②③⑥ | D.①④⑤ |
A.水土流失 | B.泥石流 |
C.湿地面积减少 | D.森林遭到严重的破坏 |
18.
下图为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及该地反坡梯田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土质疏松
②降水稀少
③植被覆盖率低
④过度放牧
⑤缓坡地建梯田
【小题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建反坡梯田的目的是( )


【小题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土质疏松
②降水稀少
③植被覆盖率低
④过度放牧
⑤缓坡地建梯田
A.①③④ | B.①②⑤ | C.②④⑤ | D.③④⑤ |
A.修路采矿 | B.利于耕作 |
C.保持水土 | D.修筑窑洞 |
2.解答题- (共3题)
20.
2017 年 9 月 3 号“金砖五国”会议在中国厦门召开(金砖五国是指俄罗斯、中国、巴西、印度、南非),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 A、B、C、D、E 五国中_______(填字母)是俄罗斯,该国东临_______洋。地跨亚欧两大洲,图中①是亚欧的分界线_______山脉,而俄罗斯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部分(欧洲或亚洲)。
(2)图中 D 国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热带雨林,该地的气候如图甲,据此描述该地的气候特点是全年_______。
(3)金砖五国中___________(填字母)国主要分布黑种人。
(4)金砖五国中 C 国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但是水旱灾害多发造成粮食生产不稳定,因为该国的气候(图乙)有明显的_______两季,当该国是图中风向时会带来_______灾害(洪涝或干旱)。

(1)图中 A、B、C、D、E 五国中_______(填字母)是俄罗斯,该国东临_______洋。地跨亚欧两大洲,图中①是亚欧的分界线_______山脉,而俄罗斯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部分(欧洲或亚洲)。
(2)图中 D 国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热带雨林,该地的气候如图甲,据此描述该地的气候特点是全年_______。
(3)金砖五国中___________(填字母)国主要分布黑种人。
(4)金砖五国中 C 国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但是水旱灾害多发造成粮食生产不稳定,因为该国的气候(图乙)有明显的_______两季,当该国是图中风向时会带来_______灾害(洪涝或干旱)。
21.
据铁路局消息,中国一条南北高铁大动脉包海高铁投入建设,预计 2022 年12月建成通车。包海高铁又称包海客运专线,它北起包头(银川),向南经西安、重庆、贵阳、南宁一线,接入海口。据此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包海高铁的起点包头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_______,图中各省中少数民族最多的省是_______(填字母),图中 f 山脉以西主要的农业类型是_______。
(2)不久将来在冬季,就可以乘坐包海高铁从包头去海南旅游,一路亲身体验中国南北的气温的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
(3)图中数字表示中国的四个海洋,其中属于内海的是_______(填数字),乙河流注入的海洋是_______(填数字)。
(4)该高铁跨越我国两条河流甲、乙,这两条河流都发源于_______高原。其中被称为“黄金水道”、水能宝库的是_______(填河流名字)。
(5)甲乙都处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_地区,该区域河流以_______(外流河/内 流河)为主。

(1)该包海高铁的起点包头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_______,图中各省中少数民族最多的省是_______(填字母),图中 f 山脉以西主要的农业类型是_______。
(2)不久将来在冬季,就可以乘坐包海高铁从包头去海南旅游,一路亲身体验中国南北的气温的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
(3)图中数字表示中国的四个海洋,其中属于内海的是_______(填数字),乙河流注入的海洋是_______(填数字)。
(4)该高铁跨越我国两条河流甲、乙,这两条河流都发源于_______高原。其中被称为“黄金水道”、水能宝库的是_______(填河流名字)。
(5)甲乙都处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_地区,该区域河流以_______(外流河/内 流河)为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9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