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云南省楚雄州东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5308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上海,今日中国经济中心,世界大都市之一,有着不平凡的历史。她的近代历史是近代中国屈辱与抗争的缩影。
(1)上海是一座饱经风霜的城市。请列举近代史上上海遭受列强侵略的史实两例。(2分)
(2)上海又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列举20世纪20年代初在上海成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名称及其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主要内容。(4分)
(3)上海是新中国重要的外交舞台。有人说,中美关系新的一页是在上海揭开的。这个说法的依据是什么?(2分)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中国政府派出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会议。会议期间,美国派特务到万隆活动,企图操纵会议。与会国之间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产生了矛盾和分歧,对中国抱有敌意……周恩来表现出了杰出的外交智慧,他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合作。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材料三 《中美建交联合公报》的主要内容包括:重申了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再次强调,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待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1)材料一中的①②分别与哪两次列强侵略战争有关?
(2)材料一中④中外交部长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一中⑤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二中,针对与会国之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
(4)根据材料三,指出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

2.单选题(共26题)

3.
下面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4.
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
A.英法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照片
C.孙中山宣誓就职的照片
D.与义和团冲突的日记
5.
下列太平天国活动,最能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是( )
A. 建立政权与清廷对峙 B.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 发动北伐和西征     D. 颁布《资政新篇》
6.
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攻克武汉三镇
D.定都天京
7.
1856年秋,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鼎盛,其主要标志是(  )
A.攻占南京B.天京突围和西征取得胜利
C.李秀成率军攻至上海近郊D.取得三河镇大捷
8.
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写道:“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其中“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指什么?她的割占和什么条约有关?(  )
A.澳门;《南京条约》B.香港;《马关条约》
C.香港;《南京条约》D.台湾;《马关条约》
9.
2011年9月上映的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讲述了1930年原住民赛德克族反抗日本统治的故事。日本统治台湾的历史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  )
A.1874、1894B.1895、1945C.1930、1945 D.1931、1945
10.
促使近代西方列强认识到中国民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的历史事件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抗日战争的胜利
11.
我们的许多节日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下列节日的由来,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有关的是
①端午节②青年节③建军节④国庆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9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一系列的考验,一步步从幼稚走向成熟,成为了当今世界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
A.民主革命纲领的制订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遵义会议    D.革命委员会的建立
13.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
A.扩大革命根据地
B.华北事变,民族危机
C.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战略转移
D.“避其主力,打其虚弱”,更好歼灭敌人
14.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C.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D.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15.
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这里的“共识”主要是指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D.扩大两岸交流与合作
16.
以下为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相关的三幅图片,如果根据说明给这三幅图片确立一个最佳的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
C.民主政治的光辉历程D.人民代表,百姓的代言人
17.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其内容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建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C.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D.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18.
被称为中国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的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D.1999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19.
2001年9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国际论坛会议开幕式讲话中指出:“我们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成功地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台湾情况不同,我们仍将按照同一方针,争取早日解决台湾问题。”这个“不同”是指
A.台湾问题属于内政问题,港澳问题属于外交、主权问题
B.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后,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而香港和澳门不行
C.解决台湾问题有战争的可能
D.台湾的文化传统和港澳不一样
20.
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  )
A.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D.改革开放和拨乱反正
21.
下表为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况:
姓名
***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
政党
中共
中共
中共
民革
民革
民盟
中共
 
上表说明:
A.新中国是中共和民主党派联合的政府
B.中国实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C.新中国在政体上实行多党制
D.中共的政治地位不稳固
22.
学习了“一国两制”后,下面四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点最符合“一国两制”的理论
A.孙华:“一国两制”首先要坚持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B.许利:“一国两制”会改变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性质
C.苏明:“一国两制”只适用于中国,对其他国家不适用
D.李铭:“一国两制”就是要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23.
某校学生准备举办一个“文革往事”的讲座,他们打算请亲身经历过文革时期的老师做主讲人,请你根据下面几位老师的出生年代,帮助他们确定最合适的主讲人(  )
A.黄老师 1947年B.张老师 1966年
C.李老师 1972年D.郑老师 1978年
24.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丽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香港、澳门回归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
A.巴黎和会B.亚非会议C.雅尔塔会议D.日内瓦会议
26.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27.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长期以来外交政策的指导方针,它的首次提出是在
A.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
B.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C.1955年万隆会议上
D.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中
28.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在于: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3.选择题(共11题)

29.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blank#}1{#/blank#}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随着对外开放的起步,广东的{#blank#}2{#/blank#}在短短几年内,变成一座现代化城市,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

30.

李晓明同学搜集到下面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31.已知P(A)= {#mathml#}25{#/mathml#} ,P(AB)= {#mathml#}13{#/mathml#} ,则P(B|A)={#blank#}1{#/blank#}.
32.

对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

33.

下表反映出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人口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

19户110多人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20户115人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34.

下面是“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改变落后的状况,从l953年开始采取的措施是(  )

人均产量

中国(1952年)

美国(1950年)

印度(1950年)

钢产量

2.37千克

538.3千克

4千克

发电量

2.76千瓦时

2949千瓦时

10.9千瓦时

35.

下面是“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改变落后的状况,从l953年开始采取的措施是(  )

人均产量

中国(1952年)

美国(1950年)

印度(1950年)

钢产量

2.37千克

538.3千克

4千克

发电量

2.76千瓦时

2949千瓦时

10.9千瓦时

36.

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

37.

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比如当前流行,“正能量”、“微信”、“4G”、“互联网+”等。通过流行语的变化,我们能够感受时代的变迁(如下表所示)。下列流行语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有(     )

建国初期

“人大”“政协”“三大改造”

探索时期

“大跃进”“放卫星”“原子弹”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大包干”“经济特区”“下海”

①“红卫兵”    ②“走资派”    ③“上山下乡”    ④“两个凡是”

38.

1956年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发生严重失误,国民经济严重倒退,并未取得建设成就。(  )

39.

1956年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发生严重失误,国民经济严重倒退,并未取得建设成就。(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6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