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峨山县锦屏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十单元单元测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52979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7

1.选择题(共35题)

1.
关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比较,错误的是
A.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寒冷B.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降水多
C.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降水多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风速大
2.

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的部门是(   )

3.

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的部门是(   )

4.
到北极地区去的人不仅比南极地区多,而且北极地区很多陆地上还有人定居。主要原因是
A.北极地区空气污染小
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温暖,风小
C.北极地区冰山更多,淡水资源丰富
D.北极地区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5.

K岛位于大西洋中脊上,海拔较低地区生长着蕨类等茂密植被,它们依靠微小的孢子和种子繁殖。岛上人口较少,尚有大片未开垦土地,当地政府希望雇佣英国农民,并为本岛提供水果、蔬菜和谷物等种植技术,以减少对食品进口的依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6.
对解释南极洲有大量煤存在的原因,下列说法最不正确的是(  )
A.火山活动形成煤
B.曾经有过森林
C.南极大陆发生过漂移
D.南极板块移动的证明
7.
世界上唯一没有定居居民的大洲是(  )
A.南美洲B.南极洲C.大洋洲D.欧洲
8.光合作用发生的部位是(  )
9.光合作用发生的部位是(  )
10.
南极洲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D.冰原气候
11.
从黄河站气温曲线可估计其气温年较差最可能是(  )
A.46℃
B.40℃
C.30℃
D.20℃
12.
如果你是一位光荣的科考队员,并即将去南极考察,去之前必须明确考察内容,下列不符合南极考察的是(  )
A.原始自然环境考察B.海洋生物资源考察
C.矿产资源,淡水资源考察D.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考察
13.
下列有关北极地区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
B.北极地区就是北冰洋
C.北极地区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
D.北极地区不包括格陵兰岛
14.
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大洋为太平洋B.该地区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C.我国四个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D.每年6~8月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
15.
南极洲冰雪平均厚达2000米以上的主要原因是( )
A.多大风
B.年降水量丰富
C.周围海水冻结成冰
D.由于气温很低,积累了万年以上的冰雪
16.
关于极地地区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酷寒B.多狂风C.降水较多D.太阳辐射微弱
17.

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18.
素有“冰雪高原”、“白色沙漠”和“风库”之称的地区是(    )
A.南极地区B.阿拉伯半岛C.撒哈拉沙漠D.北极地区
19.
有关南极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极昼”和“极夜”现象B.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C.跨经度最多的大洲D.降水最多的大洲
20.
图为“两极地区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大陆纬度最高,全部位于南极圈内
B.南极气候具有酷寒、烈风、干燥的特点
C.北极最佳科考时间是每年1-2月
D.昆仑站是我国在北极新建的科考站
2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S,电压表V1示数为4V,电流表示数为0.4A,则R2的阻值为{#blank#}1{#/blank#}Ω,R1的电功率为{#blank#}2{#/blank#} W.

22.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23.
(题文)南极地区被称为“白色荒漠”,是因为(  )
A.陆地表面被白雪覆盖,年降水量少B.陆地露出地表的部分是沙漠
C.风速太大D.年平均降水量多
24.
人们到极地地区考察的主要目的是
①为了探险  ②为了将来迁居至此  ③为了利用当地原始的自然环境进行科学研究  ④为了寻找未来的资源储备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③④D.②④
25.
(题文)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
A.长城站
B.昆仑站
C.泰山站
D.中山站
26.
(题文)2月份有利于到南极建科学考察的主要原因是( )
A.暖季,浮冰消融,载重船舶能靠岸
B.寒季,海域封冻,施工车辆能通行
C.极昼,热量充足,河流解冻有淡水
D.极夜,常见极光,建站施工有照明
27.
有关南极地区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距南极洲最近的南美洲南端属于南极地区
B.南极地区仅仅局限于南极圈以南的地区
C.南太平洋的一部分属于南极地区
D.南极洲的面积比南极地区大
28.计算 (4)×(12)2 的结果是(   )
29.
(题文)图中三个科考站地理位置差异表现为( )
A.从南到北依次是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
B.长城站在东半球,中山站和昆仑站在西半球
C.按距离北京从近到远依次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D.按照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30.
(题文)南极昆仑站建站的主要困难体现在( )
①建筑材料、设备将面临低温严寒的巨大考验
②工作人员面临高原缺氧的考验
③极夜施工需要人工照明
④紫外线辐射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
为了保护两极的环境,对两极的考察只限于(   )
A.经济目的B.和平目的C.旅游目的D.科学目的
32.
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地区中部是陆地,南极地区中部是海洋
B.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企鹅,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C.北极气温比南极气温高,降水比南极多
D.到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11月至次年3月
33.

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    )

34.
地球上气温最低、被称为“冰雪高原”的地区是 ( )
A.北极地区B.南极地区C.赤道地区D.青藏高原
35.
下列关于我国南极考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长城站和中山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B.长城站和中山站建站时间都选择在南极洲的暖季
C.我国已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D.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南极考察队员正进行南极考察

2.解答题(共4题)

3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___________
(2)图中虚线的名称是___________,纬度是___________。
(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大洋: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
海峡:H.___________;
大洲:D.__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__。
37.
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的弧线①和②上画上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样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原因是 ( )
①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 ②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 ③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 ④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3)下列属于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

(4)我国“雪龙号”考察船把南极科考站的生活垃圾转运回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8.
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    ,中山站在南极点的    方向.
(2)当科考队员到达南极洲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代表性动物)是    
(3)当我们滨州市的中、小学放暑假时,南极地区会出现    现象.(极昼或极夜)
(4)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    ,B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5)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海啸B.气候变暖C.板块的运动D.注入的海水增多.
39.
自1984年中国政府组织首次南极考察至今,已成功地完成20次南极科学考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2014年2月8日上午11点,我国国家海洋局宣布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正式建成开站。读图和文字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南极大陆是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在全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已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00多个科学考察站,取得重大科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1)我国在南极大陆上建立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名称是( )
A.泰山站  B.长城站  C.中山站  D.昆仑站
(2)图中,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分布的地理位置在纬度上都处于________以内的大陆地区;从经度上看,三个考察站居于________(经线)附近,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的顺序为
(3)对于南极大陆科学考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南极地区可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的考察研究
B.在南极地区只可开展监测和探测全球大气环境变化
C.南极地区丰富的环境资源早已为人们所开发利用
D.南极地区存在有少量的常住居民、各国科学考察人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5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