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8题)
3.
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

造成上述现象一、二的主要原因是( )
现象一 澳大利亚和英国南极调查局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当前南极冰层融化速度是600年前的10倍,这是1000年来的冰层最快消融速度。
现象二 即将失去生存地而绝望的北极熊。

造成上述现象一、二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各地频繁发生地震,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 |
B.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 |
C.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全球气温升高,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 |
D.局部地区不断发生战争,现代武器的运用,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 |
4.
如果你是一位光荣的科考队员,并即将去南极考察,去之前必须明确考察内容,下列不符合南极考察的是( )
A.原始自然环境考察 | B.海洋生物资源考察 |
C.矿产资源,淡水资源考察 | D.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考察 |
5.
在某科考营地的当地时间12月25日17:30左右,科考队员正进行露天足球赛时,有两位“不速之客”毫不畏惧地冲入了比赛场地。依图示信息可知,该科考营地应位于( )


A.格陵兰岛 | B.青藏高原 | C.南极大陆 | D.冰岛 |
7.
下列关于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全部是陆地,北极地区全部是海洋 |
B.极地地区资源丰富,是人类未来的资源宝库之一 |
C.极地地区环境恶劣,毫无科考价值,人们的到来纯粹为了自然探险 |
D.目前,极地地区不存在环境问题 |
14.
(题文)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掀起考察的热潮,根据你对极地的了解,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1)下列时段中,适宜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是
【小题2】(小题2)下列叙述,符合极地气候特点的是
【小题1】(小题1)下列时段中,适宜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是
A.中国的春节前后 | B.五一劳动节前后 |
C.中国夏季 | D.中国国庆节期间 |
A.温暖湿润 | B.炎热干燥 |
C.酷寒、干燥、烈风 | D.低温多雨 |
2.解答题- (共3题)
19.
读南极地区简图作答。

(1)大洲:图中的A是________洲,B是________洲,C是大洋洲。
(2)大洋:图中的D是________洋,E是________洋,F是________洋。
(3)地形:以高原为主,冰雪覆盖,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有“________”之称。
(4)气候:________、烈风、干燥。
(5)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G是长城站,H是________,I是昆仑站。

(1)大洲:图中的A是________洲,B是________洲,C是大洋洲。
(2)大洋:图中的D是________洋,E是________洋,F是________洋。
(3)地形:以高原为主,冰雪覆盖,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有“________”之称。
(4)气候:________、烈风、干燥。
(5)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G是长城站,H是________,I是昆仑站。
20.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科考人员测得南美洲乌斯怀亚港与我国长城考察站的图上距离约为1.5厘米,则其实地距离为________千米.
(2)长城站濒临的大洋A是________ 洋,中山站濒临的大洋B是________ 洋.
(3)从乔治王岛到南极点,最后到昆仑站,这条科学考察路线的前进方向是 .
A. 从东向西 B. 从南向北 C. 从北向南再向北 D. 从南向北再向南
(4)如果你到南极旅游,选择哪个时段最合适?________,如果去北冰洋考察呢?________.
A.3~11月 B.11月~次年3月 C.2~10月 D.6~8月
(5)在你答卷的时候,我国的长城站和中山站处于极夜中的是________站,原因是________.

(1)科考人员测得南美洲乌斯怀亚港与我国长城考察站的图上距离约为1.5厘米,则其实地距离为________千米.
(2)长城站濒临的大洋A是________ 洋,中山站濒临的大洋B是________ 洋.
(3)从乔治王岛到南极点,最后到昆仑站,这条科学考察路线的前进方向是 .
A. 从东向西 B. 从南向北 C. 从北向南再向北 D. 从南向北再向南
(4)如果你到南极旅游,选择哪个时段最合适?________,如果去北冰洋考察呢?________.
A.3~11月 B.11月~次年3月 C.2~10月 D.6~8月
(5)在你答卷的时候,我国的长城站和中山站处于极夜中的是________站,原因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8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