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268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6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反复考验一切世俗的命题,直至真善美的概念水落石出,从而为个人行为提供真实可靠的指导。……结果却是将他自己置于了城邦及其人民的对立面。
──吴晓群《希腊思想与文化》
材料二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马的教王,反对教权的政府。
──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  浪漫主义为人文精神增加了新内容。有关浪漫主义思潮的认识,学术界大致有三种观点:①引发了一些社会疾病;②对人类来说是一种药方;③回应了工业革命的恐怖。
──据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并指出其历史价值。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并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3)你赞成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2.

   材料一 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

━━陈独秀

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 

━━钱玄同

材料二

材料三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对社会现实的回应,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陈独秀、李大钊等运动倡导者的非理性“情绪的宣泄”。

——龚书铎《正确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

材料四自今人视之,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未必算得上百分之百的正确,而存在着明显的偏向……但他们代表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是如何看待儒家思想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的追求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单选题(共22题)

3.
史学界认为:“这个新的国家(美国)以史无前例的深度,确立了民众控制、个人自由和形式宽容等原则。”在1787年宪法中,最能体现“民众控制”原则的规定是
A.建立联邦政府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C.实行三权分立
D.总统、议员由选举产生
4.
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对“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C.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D.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5.
1930年5月24日,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刊文提出:“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这说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始终坚持“城市中心论”
B.主张工农联盟的革命作用
C.彻底否定农村革命道路
D.关于中国革命模式分歧严重
6.
1966—1976年间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受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是,当时正在进行
A. 社会主义改造
B. “大跃进”
C. “文化大革命”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7.
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本书。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A.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C.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方向问题
8.
《四库全书总目》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材料反映
A.主张选择性地学习西方文化B.正确认识了东西方文化的优劣
C.主张渐进式地变革中国文化D.“华尊夷卑”的观念彻底改变
9.
下面漫画反映的是票证在不同时期价值观的变化,从理论根源上看,导致这种变化的是
A.三民主义B.***思想
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0.
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明清时期
A.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压制,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
B.文化反思带有批判理性特点
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
D.儒家思想内部出现流派之争
11.
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的比例约达50%-71%,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不包括
A.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B.中华民族更勤劳勇敢、聪明
C.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对外交往频繁
D.国家较长时间内处于统一或局部统一状态
12.
对于16世纪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D.挑战天主教会权威
13.
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
A.民主共和B.贵族共和C.君主立宪D.君主专制
14.
智者学派认为:“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不存在;我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状和相貌是什么。因为有许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可能亲身体验到神,最重要的是人生是那么短促。”下列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否定对神的崇拜B.关注人和人类社会
C.树立人的尊严D.统一社会道德标准
15.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②降低了生产成本 
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16.
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在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学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价值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17.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以上材料反映了( )
①竹简和丝帛是重要的书写材料,但使用不便
②“蔡侯纸”材料易得且便宜
③汉代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④造纸术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之一
A.①②③B.①②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8.
(题文)明末淸初,金圣叹择取历史上各体文学之精粹,选出“六才子书”,即“一庄子、二离骚、三史记、四杜甫、五水浒、六西厢”。李贽也有“宇宙间有五大部文章”之说,与上述吻合的有史记、杜甫、水浒。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这些著作真实地记录了历史
B.文人们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
C.世俗文学登上大雅之堂
D.商品经济下文学观念逐渐开放
19.
下图所示,修竹数根,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虚实,傲气风骨,这是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的风格是
A.着重抒发个人的情感
B.力图表现真实的景象
C.极力描绘多彩的现实
D.特别强调画面的完整
20.
1915年在帝制浪潮最高的时候,安徽人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上海创办《新青年》。陈独秀认为中国近代以来的路径基本思路不错,从器物改革到制度变革,这些思路都很对。但是中国人真正的觉悟不仅仅是物质的,也不是仅仅建构一个政治的民主架构,而是中国人必须在伦理观念上、道德上、思想文化上有最后的觉悟。陈独秀这段话出现的时代背景不包括
A.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思潮
B.辛亥革命促进了民主共和观念在中国的传播
C.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及知识分子的觉醒
D.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盛行
21.
民革命时期,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最基本的相同点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节制资本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平均地权
22.
“×××,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到黑龙江插队。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此人的履历反映了
A.“教育革命”对他的成才起了积极作用
B.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他成为学者至关重要
C.恢复高考政策为他人生转折提供了机遇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的受教育权利
23.
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的头版新闻可能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C.***正式提出“双百”方针D.杂交水稻南优二号首次培育成功
24.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天赋人权B.主权在民C.君民共主D.民贵君轻

3.选择题(共1题)

25.设a∈R,若函数y=x+alnx在区间 (1ee) 上有极值点,则a的取值范围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