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正义和邪恶势不两立,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
B.自从跟他在车站分道扬镳以后,我就再没他的音讯,实在太可惜了。 |
C.季羡林先生学富五车,著作等身,是世人敬仰的“学界泰斗”。 |
D.在座的人士对主讲者鞭辟入里的分析深表赞同,不禁都点起头来。 |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采用各种办法培养现代企业人员的水平,尤其是青年同志的水平,是我国许多企业的当务之急。 |
B.一个人能否有作为,取决于他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否有理想追求,是否刻苦勤奋,还要看他所处的环境怎样。 |
C.人眼从外界获得信息,虽然比其他感官多得多,但有些是其他感官所不能获得的。 |
D.我们当然要赋予雷锋精神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
3.
下面文段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A.具:详细 |
B.要:同“邀”,邀请 |
C.焉:相当于“于此”,从这里 |
D.乃;于是 |
2.字词书写- (共1题)
4.
根据拼音写汉字。
(1)言简意(ɡāi)_________________ (2)踌(chú)_____
(3)_________________(shì)不两立 (4)恣(suī)_____
(1)言简意(ɡāi)_________________ (2)踌(chú)_____
(3)_________________(shì)不两立 (4)恣(suī)_____
3.诗歌鉴赏- (共1题)
5.
阅读与赏析
从军行
唐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①辞凤阙②,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①牙璋:古代发兵所用的兵符,在这代指将帅 。 ②凤阙:指皇宫。
【小题1】颈联从哪两个感官角度描写了战争场面?表现了将士们怎样的精神?
【小题2】尾联采用了哪种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从军行
唐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①辞凤阙②,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①牙璋:古代发兵所用的兵符,在这代指将帅 。 ②凤阙:指皇宫。
【小题1】颈联从哪两个感官角度描写了战争场面?表现了将士们怎样的精神?
【小题2】尾联采用了哪种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能?” 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 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 鱼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 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闻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署曰:“能。”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请而见之 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愚,沉于国家,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 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 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矫命以责赐诸民, 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 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孟尝君怪.之 ②请而见之谢.曰 ③以何市.而反 ④臣窃.计
【小题2】下列句中的“以”的用法与“左右以君贱之也”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①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
②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能?” 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 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 鱼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 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闻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署曰:“能。”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请而见之 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愚,沉于国家,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 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 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矫命以责赐诸民, 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 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孟尝君怪.之 ②请而见之谢.曰 ③以何市.而反 ④臣窃.计
【小题2】下列句中的“以”的用法与“左右以君贱之也”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固以怪之矣 |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C.杀之以应陈涉 | D.吴广以为然 |
①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
②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5.现代文阅读- (共1题)
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家庭教育要从温良做起
①当前,很多家庭把孩子升入重点学校作为教育的唯一目标。这种短视的家庭教育, 直接造成家庭矛盾,导致一些孩子烦闷厌学,乃至悲观厌世。
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想,温良教育不失为一剂良方。
③温,谓颜色和也。家长培养孩子对人对事的态度要温和,如文火煲汤,火太猛则水 干涸,火不足则汤失味。温的反面是躁。当下社会,浮躁而喧嚣,为官强调立竿见影的政 绩,经商追求一夜暴富的快感,网红则一裸成名,孩子要一考成才。
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最急不得的是教育,家庭教育最需要的是和风细雨,润物无 声。反季节蔬菜不安全,催生的食物有危害,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那么,在最重要的下 一代的教育问题上,为何不能施之以阳光雨露,静待花儿绽放?
⑤良,是善良、美好,是存在于内心用来衡量是非善恶的标准。良是道德品质的核心。
⑥落马官员中,不少老虎管不住自己的孩子。周永康大儿子凭官倒牟利,郭伯雄曾叹 气说自己儿子郭正纲以后是个大麻烦,令计划更是滥用职权包庇制造车祸的儿子。如果家 庭教育缺失了良,必将自食其果。
⑦著名学者周国平说:进一所名牌学校,谋一个赚钱职业,这种东西怎么有资格成为 人生的目标。我的期望比这高得多,就是愿孩子成为一个善良、丰富、高贵的人。
⑧要想孩子成为一个温和、善良的人,父母必须身先躬行,以自己的言行感染和陶冶 孩子,在孩子的心中撒播温良的种子。
⑨教孩子学会温良,将会避免家庭悲剧的发生,是和美家庭的开始,也是和谐社会的保障。
【小题1】请简要写出全文的论证思路。
【小题2】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家庭教育要从温良做起
①当前,很多家庭把孩子升入重点学校作为教育的唯一目标。这种短视的家庭教育, 直接造成家庭矛盾,导致一些孩子烦闷厌学,乃至悲观厌世。
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想,温良教育不失为一剂良方。
③温,谓颜色和也。家长培养孩子对人对事的态度要温和,如文火煲汤,火太猛则水 干涸,火不足则汤失味。温的反面是躁。当下社会,浮躁而喧嚣,为官强调立竿见影的政 绩,经商追求一夜暴富的快感,网红则一裸成名,孩子要一考成才。
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最急不得的是教育,家庭教育最需要的是和风细雨,润物无 声。反季节蔬菜不安全,催生的食物有危害,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那么,在最重要的下 一代的教育问题上,为何不能施之以阳光雨露,静待花儿绽放?
⑤良,是善良、美好,是存在于内心用来衡量是非善恶的标准。良是道德品质的核心。
⑥落马官员中,不少老虎管不住自己的孩子。周永康大儿子凭官倒牟利,郭伯雄曾叹 气说自己儿子郭正纲以后是个大麻烦,令计划更是滥用职权包庇制造车祸的儿子。如果家 庭教育缺失了良,必将自食其果。
⑦著名学者周国平说:进一所名牌学校,谋一个赚钱职业,这种东西怎么有资格成为 人生的目标。我的期望比这高得多,就是愿孩子成为一个善良、丰富、高贵的人。
⑧要想孩子成为一个温和、善良的人,父母必须身先躬行,以自己的言行感染和陶冶 孩子,在孩子的心中撒播温良的种子。
⑨教孩子学会温良,将会避免家庭悲剧的发生,是和美家庭的开始,也是和谐社会的保障。
【小题1】请简要写出全文的论证思路。
【小题2】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6.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