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东德州夏津实验中学九年级二练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5230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7/18

1.选择题(共15题)

1.
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与③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B.七大洲的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④②⑤⑦⑥③
C.图中甲点的地理坐标是(0°,20°W)
D.①④两大洲共同临三个大洋
2.奴隶制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剥削制度,下列能充分体现这种残酷性的国君有(    )
3.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智利西部沿海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7时46分发生8.2级地震,已经引发2米高海啸。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随后发布海啸传播时间预测图,预测图显示,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最快18小时后抵达澳大利亚,21小时后抵达日本。本次地震带位于哪两大板块交界处。
A.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B.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
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D.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4.
下图中能基本反映A地气候类型的气温及降水量柱状图是
A.B.C.D.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文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现在的人本主义是西方的舶来品,而根本不知道它原来是中国文化的土特产。在中国文化中,西周以来就奠定了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而西方在公元以后奠定的是以神为本的文化,直至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才高举起人本主义的旗帜,启发人不要做神的奴隶,要做人自己。它的思想来源之一是古希腊罗马文化,而更重要的来源是16世纪以后传教士们从中国传回去的中国以人为本的人文文化。

    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重点就在于人不是听外在的力量、命运主宰的,不是神的奴隶,而是要靠自身德行的提升。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决定人的命运的根本因素是人自己的德行,是以“德”为本,而不是靠外在的“天命”。

    中国文化非常强调修身。《大学》的第一句话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第一个“明”是发扬光大,第二个“明”是形容这个德是光明正大的。每个人都有明德,我们要把它发扬出来。《大学》还有“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中间修身是关键,所以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就是自我德行的完善和提升,不仅仅是在口头上、认识上,更重要的是要在行动上、实践上提升自己。

    为了不断提升自我的德行,就必须防止物欲的引诱和腐蚀,人不能成为物的奴隶。先秦末期的思想家荀子在书里记载了一句谚语:“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意思是说,君子能够控制和管理物,而小人会被物控制住。《管子·心术》亦云“无以物乱官,毋以官乱心”,人如果放纵自己,对欲望无止境地追求,就会被物控制住,丧失自己的独立性、主体性、能动性,而成为物的奴隶。随着科技的发展,受“科技万能”思想的影响,人类喊出了“人定胜天”的豪言壮语;为了满足贪欲,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改造异化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掠夺,这使人沦落为物欲的奴隶,也使人本主义逐渐被异化为人类要去主宰天地万物的“人类中心主义”。

    中国文化中的第二个重要传统是“以天为则”。人绝对不能去做万物的主宰,相反,恰恰是要向天地万物学习,道法自然。天地有很多品德。我们看到天地从来没有因为喜欢不喜欢而舍弃一些东西,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也是光明普照的,“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天地是这样地广大无私,包容万物。天地又是非常诚信的。《中庸》里讲“诚者天之道也。”我们观察天的变化之道,看到春夏秋冬四时是没有差错的,这就是诚。孟子也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也就是说,人道是从天道学来的。天道是诚,所以我们人人也要诚。很多人说中国的文化讲的是“天人合一”,其实更准确地说应当是“天人合德”,即人与天在德行上的一致。

(选自《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有改动)

6.
在“金砖五国”中,中国是“世界工厂”巴西是“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世界加油站”印度是“世界办公室”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据此回答下列各问题。

【小题1】关于以上国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②国旱涝灾害频繁
B.③国地跨亚欧大陆
C.④国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D.⑤国的黄金产量世界首位
【小题2】(小题2)“金砖五国”的组成,说明了一种什么现象
A.“金砖五国” 都是发达国家
B.经济全球化,国际合作不断加强
C.“金砖五国”宗教信仰相同
D.“金砖五国”都是工业强国
【小题3】(小题3)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强,目前中国每年需从俄罗斯进口1500多万吨石油,适宜采用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管道运输D.海洋运输
7.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无论是隶书、楷书,还是草书、行书,追溯其发展渊源。都离不开(    )
8.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无论是隶书、楷书,还是草书、行书,追溯其发展渊源。都离不开(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是一个民族持久的功课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邬书林访谈录

记者:全民阅读今天已经成为一股热潮。从2006年中宣部等八部委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至今已近10年。今天回过头来看,您认为我们做得怎么样?

邬书林:我认为现在态势很好,中央重视、社会认同、民众参与、活动健全,经过10年努力,全民阅读有了非常坚实的基础。现在全国31个省700多个市都已开展了形式多样、民众广泛参与的阅读活动。阅读不仅仅是个人的事,阅读已经走进学校、社区、军营、农村甚至高墙。江苏、湖北、深圳、辽宁等地先后完成了全民阅读的地方立法工作,确定了全民阅读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法律地位,把全民阅读上升为法律法规,我认为这是一个标志性的重大进展。对一个民族而言,阅读是一项长久的文化工作,绝不是一时的。如何把全民阅读作为一项基础性的长期性的工作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需要好好总结前10年的经验。

记者:您认为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

邬书林:把全民阅读作为中华民族提升整体国民素质的重要工作长期不懈地抓下去,需要总结过去10年的经验。我认为,首先要提高认识,要对阅读的功能、意义,阅读的本质给予进一步的认识。阅读的本质是通过阅读去借鉴、吸收和掌握前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智慧。现在有很多人认为阅读主要是用来提升修养,我觉得这不是阅读行为的本质。阅读的本质是要获取知识,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之上有了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再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这两者并行不悖。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全民阅读还具有特殊重要的使命。我们说中国地大物博,但平均到每个人,资源就不多了。中国最丰富的资源不是物质资源,而是人。把人的素质提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有了最重要的资源。你看世界各国,凡是那些善于读书的民族,会读书的民族,重视读书的民族,都是经济科技文化发达的国家。最典型的是以色列,一个那么贫瘠的国家,没什么资源,可这个民族数千年来坚持的阅读传统,使犹太民族成为世界上不得不公认的伟大民族。同样,俄罗斯、德国也都是阅读大国。中华民族历史上能创造那么繁荣辉煌的成就,和我们重视阅读的传统大有关系。所以,今天我们要很好地用阅读这个工具来提升国民素质,用全人类的图书把中华民族武装起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基础。

记者:对于全民阅读重要意义,现在社会和民众已有共识,那么国家、政府层面还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邬书林:我们不是一般地提倡全民阅读,而是要把全民阅读持久深入、实打实地推进下去,这就需要做很多工作。这几年的两会,我都联合政协委员上交关于尽快出台《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提案,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公共图书馆和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另外,养成阅读习惯是一门科学,0到6岁是阅读的启蒙阶段,使儿童通过阅读养成阅读兴趣,从阅读中找到快乐;6到12岁小学教育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使孩子基本掌握阅读的方法;12到18岁是巩固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水平的关键阶段。打好这三个基础,终身阅读才有可能,活到老、学到老才有坚实的阅读习惯基础。专家学者要为整个国家提升阅读水平做好表率,同时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记者: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说到中国人阅读量不足有些国家的1/10。从近年调查情况来看,国民阅读率虽然在上升,但速度比较慢。您如何看待中国国民阅读率低的问题?

邬书林:对这个问题要实事求是地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国家的文盲率是80%,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文盲率是34%,最近这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文盲率是4%。解决阅读问题首先要解决文盲,我国的文盲问题才刚刚解决,国民阅读率不可能有多高。我坚信孩子的阅读率会越来越高。其次,现有的阅读率的统计指标还要进一步完善。要把图书馆的数据和其他形式的阅读数据也纳入其中。第三,我国的国民阅读率的确亟待提升。

不过,现在信息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我们阅读提供了非常好的工具,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阅读的人数大增。我最近反复强调这个观点,不要以为通过手机阅读就不是阅读,不要以为通过电子阅读器阅读就不好。相反,新技术极大提升了阅读效能。根据美国所做的一项统计,网络时代科学家的阅读量比原来增长了25%,普通民众也增加了5%。因为不需要跑图书馆了,买书便宜了,看书更方便了。所以,既要重视传统阅读,更要关注现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阅读,两者并行不悖。我相信,随着阅读意识的提高,阅读设施的完善,阅读氛围的浓厚,我国国民阅读率一定会赶上先进国家的。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0.
南亚和西亚一直是世界热点之一,读西亚和南亚局部地区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
B.②地区此时正值雨季
C.图中的A海峡是土耳其海峡
D.②地区是该国重要的水稻产区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滕王元婴,贞观十三年始王,实封千户。为金州刺史,骄纵失度。在太宗丧,集官属燕饮歌舞,狎昵厮养;巡省部内,从民借狗求罝,所过为害;以丸弹人,观其走避则乐;城门夜开,不复有节。高宗以书切责曰:“朕以王至亲,不忍致於法,今署下上考①,冀愧王心。

    久之,迁洪州都督。官属妻美者,绐为妃召,逼私之。尝为典签崔简妻郑嫚骂,以履抵元婴面血流,乃免。元婴惭,历不视事。后坐法削户及亲事帐内之半,谪置滁州。起授寿州刺史,徙隆州,复不循法。录事参军事裴聿谏正其失,元婴捽辱之。聿入计具奏,帝迁聿六品上阶。帝尝赐诸王彩五百以元婴及蒋王②贪黩但下书曰滕叔蒋弟不须赐给麻二车助为钱缗二王大惭武后时,进拜开府仪同三司、梁州都督。,赠司徒、冀州都督,陪葬献陵。

    子十八人,长子修琦嗣,为长乐王,馀爵公。垂拱中,六人死诏狱。神龙初,更以少子修信子涉嗣,开元中,授左骁卫将军。薨,子湛然嗣,从玄宗至蜀,擢左金吾将军。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高祖诸子》)

【注】①下上考:唐代的对官员实行考评制度,考课成绩在中上以上的,每进一等就奖赏一季的俸禄;考课成绩为中中的,无赏无罚,俸禄不变;中下以下,每降一等就扣发一季俸禄。有下下考的,削除官职。元婴的成绩是下上考,要贬降。②蒋王:李恽(?-674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七子。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滕王元婴,贞观十三年始王,实封千户。为金州刺史,骄纵失度。在太宗丧,集官属燕饮歌舞,狎昵厮养;巡省部内,从民借狗求罝,所过为害;以丸弹人,观其走避则乐;城门夜开,不复有节。高宗以书切责曰:“朕以王至亲,不忍致於法,今署下上考①,冀愧王心。

    久之,迁洪州都督。官属妻美者,绐为妃召,逼私之。尝为典签崔简妻郑嫚骂,以履抵元婴面血流,乃免。元婴惭,历不视事。后坐法削户及亲事帐内之半,谪置滁州。起授寿州刺史,徙隆州,复不循法。录事参军事裴聿谏正其失,元婴捽辱之。聿入计具奏,帝迁聿六品上阶。帝尝赐诸王彩五百以元婴及蒋王②贪黩但下书曰滕叔蒋弟不须赐给麻二车助为钱缗二王大惭武后时,进拜开府仪同三司、梁州都督。,赠司徒、冀州都督,陪葬献陵。

    子十八人,长子修琦嗣,为长乐王,馀爵公。垂拱中,六人死诏狱。神龙初,更以少子修信子涉嗣,开元中,授左骁卫将军。薨,子湛然嗣,从玄宗至蜀,擢左金吾将军。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高祖诸子》)

【注】①下上考:唐代的对官员实行考评制度,考课成绩在中上以上的,每进一等就奖赏一季的俸禄;考课成绩为中中的,无赏无罚,俸禄不变;中下以下,每降一等就扣发一季俸禄。有下下考的,削除官职。元婴的成绩是下上考,要贬降。②蒋王:李恽(?-674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七子。

13.
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南极洲和北冰洋绝大部分都位于寒带,但南极洲年均气温比北冰洋低得多,其原因是(    )

①北冰洋的纬度位置比南极洲低 ②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 ③南极洲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 ④北冰洋海面吸收太阳辐射多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4.
下列以对联的形式描绘出我国各省区的突出特点。例如: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以上四句对联描述的分别是()
A.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
B.内蒙古、黑龙江、海南、云南
C.内蒙古、海南、黑龙江、云南
D.云南、黑龙江、内蒙古、海南
15.
下图是我国长三角、环渤海、西南和西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四地区交通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三角河网密布,河运条件优越
B.环渤海地形平坦,铁路网密集
C.公路运输灵活便捷,在地势低平的西南大有作为
D.兰新--陇海铁路方便了西北与东部的联系
【小题2】甲乙丙丁与四地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甲——西北地区B.乙——长三角
C.丙——环渤海D.丁——西南地区

2.解答题(共5题)

16.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乙村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2) 依据盛行风向, 甲乙丙丁四村庄降水最少的是________。
(3)如果甲乙两村之间的图上距离是l.3cm,实地距离是是 650米,则该图的比例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字式)
(4)甲乙丙丁四村庄最有可能发展为小城镇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
17.
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其城市职能是________。   
(2)我国北京气温比日本东京气温年较差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3)图中甲地区是世界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其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4)近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一路攀升,给世界经济和居民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图中乙地区最适合生长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5)图中丙地区的居民酷爱乳产品和牛羊肉,这与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请完成如图的联系图 
18.
(题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图中数字①②属于两大洲分界线的是    (填字母),A地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
(2)图中字母B是 岛,C工业区分布在 沿岸地区。
(3)图中所示国家钢铁工业都很发达,发展条件各有优势,据图示信息比较分析,两国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是 (2分)
19.
阅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7分)
美国东部是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国逐步进行西部开发。同样,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重心在东部经济地带,2000年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中美两国领土的主体均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带。
(2)中美两国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共同特点都是以  为主.
(3)A省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请简要分析该地适宜大规模种植棉花的自然条件:  .(两方面)
(4)B是美国西部重要城市  ,该市附近的硅谷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其发展高新技术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两点)
(5)C是 河,该河丰水期在夏季的主要原因是
20.
(题文)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吧,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省区简称),③ 山脉,
(2)深圳工业以轻工业为主,其中制糖原料是
(3)‚特别行政区是有 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4)台湾岛因物产丰富美称众多,请你列举两个美称:
(5)台湾岛上主要工业和城市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至少两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5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