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从政治角度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三指出朱熹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并分析其本质目的。
(3)据材料四指出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态度与朱熹有何不同?概括李贽的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卷》
请回答:(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从政治角度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三指出朱熹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并分析其本质目的。
(3)据材料四指出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态度与朱熹有何不同?概括李贽的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在他们心目中,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因此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这是“文艺复兴”一词的由来。但是,文艺复兴并非对古典文化“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一词的由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文艺复兴并非简单模仿而是一种创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赎罪券的抨击立刻燃起了燎原之火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兴阶级思想家的政治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在他们心目中,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因此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这是“文艺复兴”一词的由来。但是,文艺复兴并非对古典文化“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赎罪券的抨击,如一粒火种落在火药桶里,立刻燃起燎原之火。农民和平民把路德的反教会论纲当成是起义的信号,认为同一切压迫者算账的时候到了。人文主义者热烈地欢呼。贵族,甚至一部分诸侯,希望由此打破罗马教会的控制,没收教产。一时之间,“九十五条论纲”成了民族战斗的共同纲领。——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三 教权势力的顽固和疯狂,迫使新兴阶级的思想家抛开宗教外衣,投向公开的理性宣传。他们高唱“理性”的赞歌,向往“理性的王国”,提倡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把封建专制制度比作漫漫长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逐现实的黑暗,消灭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他们强调只有科学才能使人正确认识自然,破除宗教迷信,从而增进人类的福利,建立自由、平等、民主的新社会。——摘编自《法国通史简编》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一词的由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文艺复兴并非简单模仿而是一种创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赎罪券的抨击立刻燃起了燎原之火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兴阶级思想家的政治要求。
3.
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生与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1)概括材料一中苏格拉底的核心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3)据材料三、四,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相比,有何新发展。
材料一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苏格拉底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康德
材料四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恩格斯
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苏格拉底的核心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3)据材料三、四,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相比,有何新发展。
2.单选题- (共15题)
4.
宗教改革期间,英国人威克里夫把《新约全书》从拉丁文译为英文,他的几个弟子翻译了《旧约全书》,文字浅显流畅,使普通人可以阅读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威克里夫等人的行为在当时
A.动摇了上帝在人心中的地位 |
B.挑战了罗马教会的权威 |
C.破除了人们对神学的迷信 |
D.使人们的民主意识觉醒 |
5.
董仲舒指出,汉代自开国以来,特别是武帝登基以后,忧国情深,一心求贤,其精神可媲美于尧舜,但却一直不能达到目的,关键在于平时没有注意养士。为此,他建议汉武帝
A.实行察举制 |
B.独尊儒术 |
C.颁布推恩令 |
D.兴办太学 |
6.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普遍主张,人就应该公开地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只要能实现幸福的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无所谓。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A.人文主义成为社会主流 |
B.是欧洲人文主义的中心 |
C.肯定了人的价值和欲望 |
D.促进了理性主义的传播 |
7.
在审判国王查理一世时,代表议会的审判长布拉德肖说“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服从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他所依据的理念是
A.社会契约 | B.天赋人权 | C.君权民授 | D.主权在民 |
8.
西方启蒙思想家将可能作恶的权力称为“无赖”“非天使”“有限理性”等,核心指向一点:即认为权力领域充满危险和变数,统治者的道德、人品并不可靠。要解决“可能作恶的权力”,他们主张
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 |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真正平等 |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
D.削弱中央权力,实现公民自治 |
9.
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这观点应是
A.水是万物的本原 |
B.感觉即知识 |
C.人是万物的尺度 |
D.美德即知识 |
10.
14世纪初的佛罗伦萨“俗语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传授某种技能,而是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育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这反映“俗语学校”教育
A.开始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
B.重在培养人们的政治素养 |
C.意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
D.渗透人文主义的基本理念 |
11.
我不相信犹太教会、罗马教会、希腊教会、土耳其教会、新教教会以及我所知道的任何教会所宣布的信条,我自己的头脑就是我的教会。”最符合这一理念的说法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B.“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
C.“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
D.“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
12.
春秋战国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都是“人”被发现和重视的时代。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
B.都是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
C.都是新经济出现后的必然结果 |
D.都是教会神学长期统治的结果 |
13.
“路德确信自己己经知道了如何获得上帝的恩典。这是他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因为其他人迫切希望获得同样的内在恩典状态并确保灵魂得救。”路德所谓的“内在恩典状态”是指
A.购买“赎罪券” | B.“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
C.实现教会的民主化 | D.虔诚信仰天主教会 |
14.
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较,欧洲启蒙运动最突出的特点是
A.对天主教会发起了摧毁性的冲击 |
B.提出了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
C.以人文主义思想来观察社会现状 |
D.号召广大民众投身资产阶级革命 |
15.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宗教主题占主导地位,而世俗主题的绘画也在增加,通常是富人或贵族的肖像画,不过更多的普通人也出现在绘画中。造成绘画主题变化的主要文化因素是
A.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 |
B.人们的宗教信仰发生改变 |
C.中世纪传统艺术被抛弃 |
D.教权被世俗政权取代 |
16.
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
A.反对奴隶制度 |
B.主张权利平等 |
C.抨击贫富差别 |
D.具有人文精神 |
17.
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