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1301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6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形成了行政城市层级体系,城市的行政地位越高,城市也愈能得到发展。城市管理亦是如此,如国家重京城,既设有复杂的管理机构,又颁布了大量法律进行管理。在基层社会组织中,则是以民间法形式实施管理的。大体上包括行会法、慈善纽组织规则及城市街坊规则和习惯法。城市是统治乡村的据点,并无自治地位,而城市在经济上也严重依附乡村,城市统治者兼管乡村和城市,使得城市没有独立的行政地位,城市基层与农村的基层组织也大致相同,也不存在西方中世纪那样完备的城市管理法。

——摘编自郭雪飞《传统到近代:中国城市管理理念的演变》

材料二  12世纪西欧具备了自治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外,更多的行业集中到城市,这刺激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这使得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在城市中建立起全折新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升华而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

——摘自鲁蒙娜《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影响因素浅析》

(1)根据材料一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城市管理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城市自治运动的特点并简述其意义。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高等院校主要以“通オ”教育为主,综合类院校居多,什么课程都会涉及,但是什么课都不是专业的,培养出的人オ也不是行业中最尖的,不能满足于国家建设的需求。国家要想培养出真正符合当前国家建设在各行各业能力突出的人オ,高等教育必烦选择“专オ”有这条途径。1950年,在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教育部长马叙伦强调新中国的高等教有必须首先培养经济建设服务型人オ,再去带动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防建设,必对全国高等院校专业进行全面调整,专业要更具针对性,培养目标要更明确。集中精力开展“专オ”教育模式,可将一个大的院校分成若干个小的专业院校。1951年的高校院系调整,使“专オ”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中达到一个小的高潮,这次调整打乱了我国原有的高校结构,对原来高校的院系和专业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再加上借苏联的高校管理模式,更好的让“专オ”教育和国家经济建设密切联系,使得当时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专オ”教育模式成为了全国经济建设主导力量,摆脱了社会发展人才稀缺的窘境。

——摘编自袁爽《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响。
3.
(历史选修3: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80年,美国总统卡特在国情咨文中指出:“任何试图控制波斯湾地区的外来力都将被视为对美国重大利益的攻击。美国将使用包括武力在内的一切必要手段击退这种攻击。”………萨达母在1990年7月9日表示:“过去有两个超级大国的平衡,今天出现了空块,本地区的毎个家都可以根据自己实カ自由行动。”
海湾战争中部分军备造价:B——2隐形轰炸机价值22亿关元,“战斧”式返航导弹价值130万美元。海湾战争中,美军共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291牧(加上空射巡航导弹共333枚)。据不完全统计,海湾战争中美军人均日耗物资是二战时苏军人均日耗物资的28.6倍,是二战美军人均日耗物资的21.5倍;海湾战争期间美军每日耗资2.27亿美元,人均日耗资416.5美元。海湾战争中,海湾诸国使其富甲一方的石油成了蔓延于海湾的黑色瘟疫:大约有700万桶至1000万桶原油流入了海湾,泄漏总量超过了战前年均泄漏量的27倍到43倍。”

——摘编自李成刚《第一场高技术战争:海湾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湾战争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海湾战争的影响。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张汤(?——前115年),世称“酷吏”。少有吏オ,精通刑律。田坋为丞相时,征辟张汤为丞相史(丞相府蚡幕僚),不久,被任为侍御史,办理案件。武帝以张汤明法令,擢其为掌管全国刑狱的廷尉。由于武帝推行外儒内法的治术,需要依靠张汤等为之推波助澜:张汤也能迎合武帝旨意,虽用法严刻,亦附会儒术,礼遇文学之士,“由是益专任”。元狩二年,武帝任命张汤为御史大夫。十余年间,由小吏升迁到三公。
张汤任御史大夫后,因国库空虚,财政困难。张汤秉承武帝旨意,进行财政改革,统一币制,“请造白金及五铢钱;笼天下盐铁;排富商大贾,出告缗令:锄豪强并兼之家,舞文巧诋以法”,但国家获利不多…终因权势太盛,招致怨祸,遭人构陷,后自杀身亡。汤居官廉洁,死后家产所值不过五百金,皆得之于赏赐。武帝对张汤之死深为惋惜。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对张汤之死深为惋惜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张汤。

2.论述题(共1题)

5.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2年,素怀实业兴邦之志的“南洋首富”张弼士经过多方考察,选定与法国葡萄酒之乡波尔多地区自然环境相当的烟台地区作为基地,投资300万两白银,引进120多种优质萄萄品种,重金聘请欧洲一流酿酒师,建立了“张裕葡萄酒公司”。这个大胆的投资举动赢得了高度关注,李鸿章亲自批准了营业执照,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稣题写了厂名。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酿出了高品质的产品,1915年在美国著名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张裕的白兰地、红葡萄、雷司令、琼瑶浆(味美思)一举荣获4枚金质章和最优等奖状,中国葡萄酒得到举世公认。当时上海、北京等地的上流社会,纷纷以品尝张裕为荣。然而,在战乱频仍、捐税沉重的年代,产品质量虽好,但企业发展困难重重。到了20年代末,张裕开始陷入困境,张家后人曾计划出售企业,但未能实现,二战时期日本人占领了工厂,将其作为生产军用酒精的基地,张裕的员工们宁可饿死也不为侵略者干活,技术人员和工人跑得一千二净。至比,张裕公司元气损伤殆尽,苟延残喘,只留下一块牌子。到解放前,公司只有5个工人支撑门面,年产量仅27吨。

——摘编自张黎《张裕:百年梦想今日圆》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3.单选题(共8题)

6.
罗马人不重视法的形而上的研究,法学家提出的原则与理论,都是针对社会生活新出现的法律问题。正如恩格斯指出,罗马人的“重要兴趣是发现和规定那些作为私有财产的抽象关系的关系。”这反映罗马法
A.内容单一
B.注重形式
C.强调实用
D.具有主观性
7.
下表是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的参会代表情况表,据此可知1787年宪法
代表
土地投机者
高利贷者
工商航运者
持大量公债者
奴隶主
人数
14
24
12
40
15
 
A.体现了人民主权
B.消除各阶层间的矛盾
C.宣扬了自由平等
D.强调实际的集团利益
8.
“日本帝国主义者之所以能占据满洲,完全是国民党军阀投降帝国主义的结果。只有工农劳苦群众オ是真正反帝的力量。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之下,オ能将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9月19日发表此宣言的主要目的是
A.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
B.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表明中共坚决抗战的严正立场
D.谴责南京国民政府的软弱无能
9.
在唐末以迄宋元时代,盛产米粮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典型特征之一。明中叶发生改变,农户农业经营的重点已不在种植粮食作物的“田",而在种植经济作物的“地”,有所谓“多种田不如多种地”的新的价值取向。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抑商政策开始改变
B.农业经济趋衰退
C.经济重心加速南移
D.商品经济日益发展
10.
1952年中国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承担政府对经济综合管理职能。199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把该部门的主要职责放在管理有关国民经济全局的事务上,着力制定发展战略。2003年又将原国家经贸委的部分职能和原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一同并入,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主要反映出
A.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日益加强
B.社会经济体制的逐步转变
C.“左”倾思想逐渐得到纠正
D.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11.
1881年,广东南海1000多手工缫丝工人捣毁了“裕厚昌”蒸汽丝厂,引发大规模械斗。事件发生后,知县徐庚陛张贴官府告示,其中写到“盖地方之莠项顽(恶人)必当究治,而小民之生计尤应兼筹,今以家射利而使千百穷黎失其恒业,其必起而争者势也。”该告示的出现说明
A.垄断经营不利于工前业发展
B.买办商人把持丝织品的外销
C.传统工业与近代工业存在冲突
D.清改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12.
著名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表现了对拿破仑侵略、英国干涉民族独立运动等各种暴政的愤怒:对莱茵河、阿尔卑斯山以及意大利建筑和雕刻美的喜爱和欣赏;对卢梭、伏尔泰等历史先进人物的尊敬;对反抗压迫争取独立与自由的各国人民的赞美和鼓动;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厌恶和失望。与该作品风格相同的是
A.
B.
C.
D.
13.
1920年4月,陈望道完成《共产党宣言》翻译工作,出版后受到进步知识分子的热烈欢迎。印有马克思头像的红色封面本子,初版千余册很快销售一空。应读者要求,同年9月又再版了印有马克思头像的蓝色封面本子1000册。除《共产党宣言》外,马克思、恩格斯的其他重要著作也相继出版。这一现象的出现
A.得益于五四运动的爆发
B.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开展
D.说明知识分子成为革命的主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