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仪陇县宏德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期高二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126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6/3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经验与理性两方面,18世纪更强调理性,以理性来考察一切如果说17世纪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那么18世纪就是“我在故我思,18世纪成了“以头立地”的理性的世纪。启蒙运动主要用理性来解决社会政治问题,要以理性来破除信仰,以及要顺应“自然”。这里的“自然”是17世纪后在近代科学精神感召下逐步形成的一种特殊观念,在有社会前,人即处于自然状态,具有固有的内在的善恶感,这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自然规律,同样,自爱、自由也是每个人应享受的自然权利。启蒙运动者以此反对第一,第二等级,主张人人平等。拉美特利强调人是机器,王公贵族概莫能外,目的也在于此得出人的“自然状态”,显然体现了近代科学的分析和还原方法,由“自然状态”进而得到的启蒙运动理念,成为人类行为普适的底线(并不是全部)。

——摘编自吕乃基《启蒙运动中的近代科学精神》

材料二 科学精神被引进和大规模传播是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新文化运动期间的科学传播突破了科学的物质层面和科学方法的局限,开始出现了科学精神层面的内容,科学精神由此进入了中国科学的殿堂在新文化运动的诸多传播者中,以《新青年》为中心的人文思想家和以《科学》月刊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家起了主导的作用。由于背景和理论旨趣的不同,这两股主力科学传播的侧重点也不相同。新文化运动中的自然科学家致力于阐明真正近代意义上的科学观,并在此基础上准确而系统地揭示了科学精神丰富而深邃的意蕴。以《新青年》为代表的人文思想家,更注重运用科学精神改造文化,开启民智并通过传播科学来推进中国的民主科学派和人文派的科学传播者都触及到了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总体上说,新文化运动的科学传播者,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科学精神的启蒙作用。

——摘编自张炎、郝苑《科学精神的启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启蒙运动中所体现的近代科学精神并指出其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传播科学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周忱(1381-1453),吉水人。宣德五年,迁忱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诸府,总督税粮。始至,召父老问逋税故。皆言豪户不肯加耗,并征之细民,民贫逃亡,而税额益缺。忱乃创为平米法,让人户按照纳税多少平均分担增耗,又请工部颁发铁斛,让各县依式制造。宣德七年,周忱命各府支给,建仓收贮,名曰“济农仓”,除去用于赈贷贫民耕作食用之外,“凡陂塘堰圩之役,计口而给食者,于是取之;江河之运可怜遭风涛亡失者,得以假借”。

——摘编自项怀诚《中国财政通史》

材料二 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用足。其弊或与商争息,虽刘晏、赵开不免焉。若周忱,止为江南贫民平赋,减耗耳,而疏剔之余,不可胜用,……谁谓理财无大道乎?然忱善用人,其均算苏赋以况钟,条画挽以平江伯迪,知忱所以不劳而功也。

——《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周忱财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周忱财政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

2.单选题(共14题)

3.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务宽限期满,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平民在这部法律中获得的权益不包括
A.确立了按律量刑的依据
B.打破贵族对立法权的垄断
C.获得了平等的政治地位
D.与贵族平等的司法解释权
4.
1832年英国第一次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利;1867年、1886年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普选权;20世纪,女子逐步获得普选权。由此可知英国议会改革的实质是
A.消除阶级和性别的差别
B.议会权力的不断扩大
C.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D.享有民主的主体范围扩大
5.
在全面抗战时期,由于国共两党采取不同的抗战路线,形成了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下面对“两个战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在统一战线形成后开辟的
B.都接受南京国民政府直接领导
C.都属于国民革命的范畴
D.都得到了英美的军事支持
6.
农业劳动模范山东省代表吕鸿宾回忆了悲痛的历史和解放后当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的情况,说:“(这次)庄里选到乡里,乡里选到县里,县里选到省里,省里选到中央”,真是不知道该怎样高兴。这体现了
A.直接民主原则
B.人民民主原则
C.民主集中原则
D.民主监督原则
7.
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一边倒政策
A.是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统一
B.大大拓展了新中国的外交空间
C.使中国同周边关系直接得到改善
D.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表现
8.
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上述言论阐明了
A.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
B.封闭的自然环境和农耕经济必然产生专制
C.东方小农在思想上普遍信奉皇权主义
D.儒家学说是中国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
9.
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这表明汉初
A.重农抑商政策促进经济繁荣
B.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D.抑商政策不能完全阻碍商业发展
10.
“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因子,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凡政府干预愈深者,则市场机能运作能力愈弱,反之亦愈强”(侯家驹《中国经济史》)下列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政府专营阻碍经济发展
B.中国古代已有市场经济
C.重农抑商不符合经济规律
D.政治干预影响经济发展
11.
“草市”的盛衰直接反映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下列对“草市”评述中错误的是
A.离城镇相对较远,由政府规划形成
B.南北朝时设“草市尉”对其进行管理
C.唐代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D.宋代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12.
据《荀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工官)之事也。”这里的“工师”是
A.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
B.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
C.管理市场经营的官员
D.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
13.
相传明清时期徽商经营的商品种类非常广,但最忌讳茴香(谐音“回乡”)和萝卜干(谐音“落泊”),所以至今徽州地区仍然流传着“徽州商人心里慌,怕卖茴香萝卜干”。这说明徽商
A.经营活动都在异地进行
B.保守而顽强的商业意识
C.保持着浓厚的乡土观念
D.大都以经营小商品为主
14.
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15.
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检查力度越来越弱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16.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3.选择题(共4题)

17.NaNO2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
18.澳门回归祖国是{#blank#}1{#/blank#}年,那一年全年有{#blank#}2{#/blank#}天.
19.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20.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