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朝继续推行抑商政策,汉朝封建政权利用经济法规对商贾打击十分严重,从此成为了一个历朝历代相沿不变的传统政策。盐铁专卖法与均输平准法,不仅在汉代是“抑商”的有力工具,而且后世也多采用,成为中国封建制经济法的重要内容。越到后期,惩治“私盐”的条例越多,处罚也愈加苛酷。明清两代对茶叶的私营限制也很严,法律规定“凡贩私茶者同私盐治罪”,“私茶出境与关隘失察者,并凌迟处死”。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私营工商业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与1953年后的新中国对待私营商业发展的异同。
材料一 汉朝继续推行抑商政策,汉朝封建政权利用经济法规对商贾打击十分严重,从此成为了一个历朝历代相沿不变的传统政策。盐铁专卖法与均输平准法,不仅在汉代是“抑商”的有力工具,而且后世也多采用,成为中国封建制经济法的重要内容。越到后期,惩治“私盐”的条例越多,处罚也愈加苛酷。明清两代对茶叶的私营限制也很严,法律规定“凡贩私茶者同私盐治罪”,“私茶出境与关隘失察者,并凌迟处死”。
——摘编自秦语萌《制度经济学框架下重农抑商政策的变迁》
材料二 1953年修正税制实施后,修正税制变更了营业税纳税环节,曾规定经批准的私营专业批发商不纳营业税。执行以来,由于批发标准难以确定,批零业务不易划分,因而形成经营同一行业的私营批发商,其价格、成本虽大体相等,而税负、利润则不一致,纠纷很多,殊不合理。由此造成了资源不均衡的结果,助长了批发商特别是大批发商的发展,严重地影响了国营商业与合作社商业批发阵地的下降。为此,中央决定对已批准不纳营业税的私营专业批发商复征营业税。——《差异化税收制度与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工商业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评价。(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私营工商业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与1953年后的新中国对待私营商业发展的异同。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也确实展示过这样的一面,在技术进阶升级带来“机器代替人”的前几次工业革命中,技术始终是掌握在人手中的工具,“机器”真实地助益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但与此同时,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化学毒品、电脑病毒等等的技术进阶升级,却是整体上加害于人类生存和生活的。这样的技术越是先进,对于人类整体上的加害,越是强烈和彻底,越是危及人类整体的存在。
材料 历史也确实展示过这样的一面,在技术进阶升级带来“机器代替人”的前几次工业革命中,技术始终是掌握在人手中的工具,“机器”真实地助益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但与此同时,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化学毒品、电脑病毒等等的技术进阶升级,却是整体上加害于人类生存和生活的。这样的技术越是先进,对于人类整体上的加害,越是强烈和彻底,越是危及人类整体的存在。
——陈彩虹《在无知中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说明。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魏晋时期,户籍成为人们身份等级的凭证。唐前期,均田制下户籍制度极为严密,其意义在于加强对“人”的控制以达到对土地、赋税的控制。唐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贫富分化的加强,按丁计征的赋税制度,按身份等级配置土地资源的土地制度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的人口流动,制度管理的成本越来越大。宋代已明确废除了作为良贱身份等级的户籍制,而代之以财产为主的五等版籍制。“有钱则买,无钱则卖”的土地配置模式已成为不易之制,“贵者有力可以占田”被“富者有资可以买田”所代替。……唐代以前,赋役的征收主要按人,宋代则按资产制定户等。主户与客户的含义已有质的变革,主、客两者的区别是依据土地占有情况,富民与佃农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的联盟,“佃户既赖田主给佃借以养家活口,田主亦借佃客耕田纳租以赡家计。”
(2)根据材料,指出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举措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魏晋时期,户籍成为人们身份等级的凭证。唐前期,均田制下户籍制度极为严密,其意义在于加强对“人”的控制以达到对土地、赋税的控制。唐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贫富分化的加强,按丁计征的赋税制度,按身份等级配置土地资源的土地制度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的人口流动,制度管理的成本越来越大。宋代已明确废除了作为良贱身份等级的户籍制,而代之以财产为主的五等版籍制。“有钱则买,无钱则卖”的土地配置模式已成为不易之制,“贵者有力可以占田”被“富者有资可以买田”所代替。……唐代以前,赋役的征收主要按人,宋代则按资产制定户等。主户与客户的含义已有质的变革,主、客两者的区别是依据土地占有情况,富民与佃农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的联盟,“佃户既赖田主给佃借以养家活口,田主亦借佃客耕田纳租以赡家计。”
——摘编自曹端波《唐宋户籍制度的变革与社会转型》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宋代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性。(2)根据材料,指出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举措及其历史影响。
2.单选题- (共10题)
4.
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在兴办社队企业的同时,鼓励农民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镇企业,但大量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集体企业”。这说明
A.农民对改革持续性的担忧 |
B.农村改革仍未取得突破 |
C.国企改革目标逐步明确 |
D.私营经济获得法律认可 |
5.
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中期南方沿海某乡人口变动统计表(单位:人):

这反映了该地

这反映了该地
A.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
B.手工业生产领域的社会分工日趋明显 |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兴起并发展 |
D.近代化进程影响到人们的经济活动 |
6.
《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对于农、工、商、虞(从事山林水泽行业的人),政府应“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这说明司马迁
A.认为政府应平等对待农工商虞 |
B.主张运用法律手段来限制商业行为 |
C.肯定了追求财富是人类的自然本性 |
D.主张国家应该对经济适度干预 |
8.
汉武帝时期,朝廷任用商贾子弟东郭成阳、孔仅、桑弘羊等,相继“以赀”入朝为官。其主要原因是
A.农本商末政策发生逆转 | B.落实政府经济政策的需要 |
C.商人社会地位明显提高 | D.政府以财产作为选官标准 |
9.
米歇尔(法)在《资本主义史》中指出:“西班牙本土的物价,在16世纪初期到17世纪初期之间上涨了2—3倍;意大利的小麦等价格在1520—1599年间提高了2.3倍;16世纪的前25年到最后25年,英国物价上涨1.6倍,法国上涨1.2倍。”材料所述现象直接导致了
A. 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B. 欧洲生产关系出现变动
C. 亚洲白银外流现象严重
D. 西方奴隶贸易更加猖獗
A. 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B. 欧洲生产关系出现变动
C. 亚洲白银外流现象严重
D. 西方奴隶贸易更加猖獗
10.
如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这主要说明
A. 第一次世大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
B. 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C. 近代民主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已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D. 中华民国的成立是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时间 | 厂数(家) | 创业资本数(元) | 工人人数(人) |
1913年 | 698 | 330,824,000 | 270,717 |
1920年 | 1759 | 500,620,000 | 557,622 |
A. 第一次世大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
B. 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C. 近代民主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已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D. 中华民国的成立是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11.
1973年,周恩来说:“台湾有一个高雄港是自由港,没有税,吸引外资带着原料去建厂,利用台湾的廉价劳动力、劳务费,然后把商品回销外国,这样很多外资去台湾投资。”同年,陈云提出:“要把一些界限划清楚,如不要把实行自力更生方针同利用资本主义信贷对立起来,做工作不要被那些老框框束缚住”。这些主张
A.表明了建立自由港吸引外资的愿望 |
B.明确了利用外资和自力更生的关系 |
C.强调了打破贸易壁垒扩大市场的需求 |
D.蕴含了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理念 |
12.
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上一度兴起砸“三铁”的风潮,所谓“三铁”是指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一时引起国有企业职工思想的动荡。这反映出
A.开始着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
B.国有企业改革正逐步走向市场 |
C.民众完全接纳市场经济观念 |
D.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普遍建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