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8题)
1.
下列加点字的字形与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执拗(niù) 诘难(nàn) 脊梁(jǐ) 如法炮制(páo) |
B.酬和(hè) 汲取(jí) 狡黠(xié) 锲而不舍(qiè) |
C.伦理(rún) 酷肖(xiāo) 发怵(chù) 悄怆幽邃(qiāo) |
D.鄙夷(yí) 蜿蜒(wān) 胆怯 (què) 即物起兴(xìng) |
2.
下列词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盛气凌人 不求甚解 吹毛求疵 顾名思意 |
B.味同嚼蜡 怀古伤今 咬文嚼字 持之以恒 |
C.龙吟凤哕 囊莹映雪 不功自破 长吁短叹 |
D.不言而喻 千山万壑 辩伪去妄 袖手旁观 |
3.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卷有益,益己,益人,益民族,益国家,益未来。 |
B.《骨女佩玲努力记》讲述了一个孤女千里迢迢寻找自己祖父的故事,很温馨很感人。 |
C.作文课上,她精心构思,寻章摘句,一篇情文并茂、内容充实的好文章一挥而就。 |
D.“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
4.
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本《浪花》诗集,内容丰富,多种多样,有气势磅礴的长篇史诗,情节跌宕的叙事诗,娓娓动听的抒情诗和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
B.这使人在秘密警察监狱那种违反天理人情的残酷环境里,还想起一点人间生活――正常的那种带文明气的生活。 |
C.同志们来信说:“他们都很好,要留在家里的同志不要为他们担心。” |
D.1919年的“五四”运动,第一次以不妥协的精神,亮出了“科学和民主”的旗帜。 |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七河八岛”是扬州生态环境保持最完好的湿地景观,这里绿化覆盖率大约30%左右。 |
B.爱丽丝·门罗是一百多年来第13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 |
C.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十分广阔。 |
D.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不会陷入周而复始的雾霾困扰之中。 |
2.现代文阅读- (共2题)
9.
记叙文阅读
泥土的声音
①我又听到了泥土的声音。
②匍匐在绿草茸茸的田埂上,我喃喃着,我甚至用手紧紧地攥起一把水涔涔的黝亮黝亮的泥土,我凝视着,几乎是贪婪般地嗅着那久违了的气息,我分明听到了泥土细腻而真实的呢喃声。我合掌,侧耳良久,然后我张开掌,泥土又顺着手心落下,那一捧泥土又漫开去。一阵令人心悸般的惬意透过手心浸入心脾。人,似乎无端地就舒坦起来。
③我抬头仰望着碧蓝的天空,此时,天空一尘不染。而遥远处山峦逶逶迤迤,像一幅写意画,线条像被水墨泼着,渗浸无痕。眼前是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橙绿,近处的稻穗已是摇摇曳曳。满眼的青和橙绿,这是多年已没有过的哦,我的心兀然就颤栗起来。然后,头又俯下去,我几乎是贴在茸茸的草地上,我被无边无垠的橙绿湮没了。我又听到泥土细细的声音,那声音轻轻的,那么幽悠,那样静穆,那般叫人无法言说,只有用心匍匐在土地上才能听到。
④稻穗抽出来了,趋于成熟。我坐起来,我看着西天边那轮爽朗的落日。我抚摸着已有些蕊花的稻穗和叶子,我摇了一下,便搅动了一团幽香,青青的,泛泛的。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久居都市被尘嚣侵扰的心灵,陡地就回归到宁静中,虚空的心被眼前的景象充盈着。
⑤在一轮落日的霞光里两个大叔扛着锄头走过来,他们在不远处停下。我听到他们的对话,他们说,要晒田了,稻要熟了。他们用锄头就给田埂开了一个缺口。我听见他们用脚还在泥土上跺了跺。他们的裤管高高卷起来,然后拄着锄头在絮说着,他们的对话简洁,交谈中有爽朗的和憨厚的笑,我虽然没有听见他们说什么,但我明白他们的交谈绝对与名利、权力无关,我晓得他们多半说着他们眼前的庄稼。
⑥这是我儿时曾有的记忆。这幅景象越发让我感动,我眼里几乎噙着泪水,这记忆使我于艰难苦涩时嚼之如饴。我似乎看到泥土被犁头一浪一浪翻开,跳跃着令人心颤的黑亮黑亮的光泽。牛,是弓着背的;犁也是弓着的;庄稼人也是弓着的。我明白,庄稼人只有当他们的脚踩在泥土上时才会弯下他们的腰。他们不仅仅是对土地接触,而是在亲近生命。父亲就对我说,种庄稼的,只有双脚踩在泥土里,心才会踏实。我想,他们才是伟大的哲学家。苦么?苦;累么?累;但父亲即使在两腿沾满泥土时,只要枕着田埂,他就能心安地睡起来。父亲说是泥土给了他生命。
⑦太阳快西沉了,大叔又用脚在泥土上跺了跺,然后扛着锄头走了。此时,夕阳的余晖与天与地合起来。我再次匍匐在土地上,我又听到泥土细腻中夹杂着的哔剥声,那是泥土在发酵,那是庄稼在抽节,那声音让人心颤,它让人虚空的心充盈起来。
⑧人,狂躁不安时抑或怨忧难解时,你去亲近土地,聆听泥土的声音吧。那声音像天籁之音,它使人宁静使你的心空一尘不染。我又一次趴在田埂上,双手捧着一掬泥土,然后,张开掌,泥土顺手心落下,又浸洇开去。我又听到泥土的呢喃声。
【小题1】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小题2】结合语境,揣摩第⑥段画横线句子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者在第③段说:“我的心兀然就颤栗起来”,第④段又说“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你认为作者为何会有这两种不同的感受?
【小题4】文章四次写到“我”匍匐在土地上,五次写到“我”听到了泥土的声音。作者这样写,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5】简析文章最后一小节的作用。
泥土的声音
①我又听到了泥土的声音。
②匍匐在绿草茸茸的田埂上,我喃喃着,我甚至用手紧紧地攥起一把水涔涔的黝亮黝亮的泥土,我凝视着,几乎是贪婪般地嗅着那久违了的气息,我分明听到了泥土细腻而真实的呢喃声。我合掌,侧耳良久,然后我张开掌,泥土又顺着手心落下,那一捧泥土又漫开去。一阵令人心悸般的惬意透过手心浸入心脾。人,似乎无端地就舒坦起来。
③我抬头仰望着碧蓝的天空,此时,天空一尘不染。而遥远处山峦逶逶迤迤,像一幅写意画,线条像被水墨泼着,渗浸无痕。眼前是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橙绿,近处的稻穗已是摇摇曳曳。满眼的青和橙绿,这是多年已没有过的哦,我的心兀然就颤栗起来。然后,头又俯下去,我几乎是贴在茸茸的草地上,我被无边无垠的橙绿湮没了。我又听到泥土细细的声音,那声音轻轻的,那么幽悠,那样静穆,那般叫人无法言说,只有用心匍匐在土地上才能听到。
④稻穗抽出来了,趋于成熟。我坐起来,我看着西天边那轮爽朗的落日。我抚摸着已有些蕊花的稻穗和叶子,我摇了一下,便搅动了一团幽香,青青的,泛泛的。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久居都市被尘嚣侵扰的心灵,陡地就回归到宁静中,虚空的心被眼前的景象充盈着。
⑤在一轮落日的霞光里两个大叔扛着锄头走过来,他们在不远处停下。我听到他们的对话,他们说,要晒田了,稻要熟了。他们用锄头就给田埂开了一个缺口。我听见他们用脚还在泥土上跺了跺。他们的裤管高高卷起来,然后拄着锄头在絮说着,他们的对话简洁,交谈中有爽朗的和憨厚的笑,我虽然没有听见他们说什么,但我明白他们的交谈绝对与名利、权力无关,我晓得他们多半说着他们眼前的庄稼。
⑥这是我儿时曾有的记忆。这幅景象越发让我感动,我眼里几乎噙着泪水,这记忆使我于艰难苦涩时嚼之如饴。我似乎看到泥土被犁头一浪一浪翻开,跳跃着令人心颤的黑亮黑亮的光泽。牛,是弓着背的;犁也是弓着的;庄稼人也是弓着的。我明白,庄稼人只有当他们的脚踩在泥土上时才会弯下他们的腰。他们不仅仅是对土地接触,而是在亲近生命。父亲就对我说,种庄稼的,只有双脚踩在泥土里,心才会踏实。我想,他们才是伟大的哲学家。苦么?苦;累么?累;但父亲即使在两腿沾满泥土时,只要枕着田埂,他就能心安地睡起来。父亲说是泥土给了他生命。
⑦太阳快西沉了,大叔又用脚在泥土上跺了跺,然后扛着锄头走了。此时,夕阳的余晖与天与地合起来。我再次匍匐在土地上,我又听到泥土细腻中夹杂着的哔剥声,那是泥土在发酵,那是庄稼在抽节,那声音让人心颤,它让人虚空的心充盈起来。
⑧人,狂躁不安时抑或怨忧难解时,你去亲近土地,聆听泥土的声音吧。那声音像天籁之音,它使人宁静使你的心空一尘不染。我又一次趴在田埂上,双手捧着一掬泥土,然后,张开掌,泥土顺手心落下,又浸洇开去。我又听到泥土的呢喃声。
【小题1】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小题2】结合语境,揣摩第⑥段画横线句子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者在第③段说:“我的心兀然就颤栗起来”,第④段又说“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你认为作者为何会有这两种不同的感受?
【小题4】文章四次写到“我”匍匐在土地上,五次写到“我”听到了泥土的声音。作者这样写,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5】简析文章最后一小节的作用。
10.
议论文阅读
魅力
魅力,即对人的吸引力。
文章有魅力,人们就喜欢看。人有魅力,别人就想亲近,就想与之交往。 人的魅力有三个层次。
一是容貌、仪表的魅力。人长得美,打扮得体,别人就爱多看一眼,在街上行走,有人想靠得近一点,或者“回头率”高。漂亮不完全等于美,美的内涵要丰富一些。有的人漂亮,还浓妆艳服,并不一定美,总觉得差点什么。差什么呢?风度。风度是打扮不出来的。
二是人格、道德修养的魅力。有些人长得不算漂亮,也不一定有权有势,也不一定著书立说,但别人爱接近他,向他讨见识,请求他的帮助。他不一定显山露水,也不一定谄媚,也不笼络,但就是有凝聚力。找找原因,就是他的人格,他的道德修养的魅力。人的第一要义,是真诚。这是一切偷奸耍滑、惹是生非、玩弄权术的人所不理解的,也是无法企及的。
三是思想的魅力。有的人为享受而活着,也有的人为思想而活着。当然他活着也得吃饭穿衣。一切实践,一切活动,都是他思维的材料。他在不停地思考,思想有时如电石火花,稍纵即逝,他努力捕捉,惟恐它溜走了。一种思想,如一把利剑,能斩乱麻,能开混沌,甚至能照亮黑夜。能成体系者,就是家了。思想家也不是神,也会犯错误。犯错误的思想家仍是思想家,他的思想贮存在他的著作、他的言论里,仍是这个世界的精神财富。思想的魅力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魅力。它高于人格、道德修养的魅力,更高于容貌、仪表的魅力,它不仅有吸引力、凝聚力,而且有影响力。平常说,某某有头脑,大抵是说他有思想。做个有思想的人吧!大而言之,时代呼唤思想家!
【小题1】人的魅力有哪三个层次?
【小题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3】文章主要使用了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小题4】有一句话叫做“人因可爱而美丽”。读了本文后,你对这句话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小题5】你认为自己的魅力如何?你准备怎样使自己更有魅力?
【小题6】请仿照下面的例句,另选内容写一个句子。例句:一种思想,如一把利剑,能斩乱麻,能开混沌,甚至能照亮黑夜。
魅力
魅力,即对人的吸引力。
文章有魅力,人们就喜欢看。人有魅力,别人就想亲近,就想与之交往。 人的魅力有三个层次。
一是容貌、仪表的魅力。人长得美,打扮得体,别人就爱多看一眼,在街上行走,有人想靠得近一点,或者“回头率”高。漂亮不完全等于美,美的内涵要丰富一些。有的人漂亮,还浓妆艳服,并不一定美,总觉得差点什么。差什么呢?风度。风度是打扮不出来的。
二是人格、道德修养的魅力。有些人长得不算漂亮,也不一定有权有势,也不一定著书立说,但别人爱接近他,向他讨见识,请求他的帮助。他不一定显山露水,也不一定谄媚,也不笼络,但就是有凝聚力。找找原因,就是他的人格,他的道德修养的魅力。人的第一要义,是真诚。这是一切偷奸耍滑、惹是生非、玩弄权术的人所不理解的,也是无法企及的。
三是思想的魅力。有的人为享受而活着,也有的人为思想而活着。当然他活着也得吃饭穿衣。一切实践,一切活动,都是他思维的材料。他在不停地思考,思想有时如电石火花,稍纵即逝,他努力捕捉,惟恐它溜走了。一种思想,如一把利剑,能斩乱麻,能开混沌,甚至能照亮黑夜。能成体系者,就是家了。思想家也不是神,也会犯错误。犯错误的思想家仍是思想家,他的思想贮存在他的著作、他的言论里,仍是这个世界的精神财富。思想的魅力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魅力。它高于人格、道德修养的魅力,更高于容貌、仪表的魅力,它不仅有吸引力、凝聚力,而且有影响力。平常说,某某有头脑,大抵是说他有思想。做个有思想的人吧!大而言之,时代呼唤思想家!
【小题1】人的魅力有哪三个层次?
【小题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3】文章主要使用了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小题4】有一句话叫做“人因可爱而美丽”。读了本文后,你对这句话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小题5】你认为自己的魅力如何?你准备怎样使自己更有魅力?
【小题6】请仿照下面的例句,另选内容写一个句子。例句:一种思想,如一把利剑,能斩乱麻,能开混沌,甚至能照亮黑夜。
3.课内阅读- (共1题)
11.
(1)增其旧制____________
(2)薄暮冥冥____________
(3)则有去国怀乡____________
(4)忧谗畏讥____________
(5)微斯人_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古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忧”,迁客骚人“感极而悲”也是“忧”。他们“忧”的各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语句简要阐述。
【小题4】文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中学生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增其旧制
(2)薄暮冥冥
(3)则有去国怀乡
(4)忧谗畏讥
(5)微斯人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小题3】古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忧”,迁客骚人“感极而悲”也是“忧”。他们“忧”的各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语句简要阐述。
【小题4】文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中学生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
4.综合性学习-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课内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