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509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3/3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荫(yìn)蔽   湖沼(zhǎo)    荣膺(yīnɡ)   炊烟袅袅(niǎo)
B.豁(huò)免   峥(zhēnɡ)嵘   腌(nā)臜 吹毛求疵(cī)
C.栖(qī)息    窥(kuī)视 囫(hú)囵 奄(yǎn)奄一息
D.躯壳(qiào)  阔绰(chuò)    瞭望(liào)   刽(ɡuì)子手
2.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赫留金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一个吝啬鬼形象。
B.戏剧中的人物性格通过戏剧矛盾冲突得以展现。
C.《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作品,小说的主人公是奥楚蔑洛夫。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
【注释】①弋:(yì)带有绳子的箭,用来射鸟;系着绳的箭,此处名词作动词,指用弋射;此处指捕鸟。②主:掌管,主管,负责管理;也可翻译成“养”。③亡:丢失,逃跑,让逃跑了,这里指让鸟逃走了。④闻命:接受教导。
【小题1】查《古汉语词典》,“数”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一读“shǔ”义项有:①作动词,计算。②作动词,列举。二读“shù”,义项有:①表事物的数目。②作名词,规律,气数。三读“shuò”,义项有:①多次。根据以上义项,请写出“请数之以其罪杀之”中“数”的读音与词义。
读音 词义: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皆以美于徐公 以:
(2)王之蔽甚矣 蔽:
(3)闻寡人之耳者 闻:
【小题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今 齐  地 方 千 里
【小题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小题5】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所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谈独立思考
茅盾
有人问:如何而能独立思考?
我想:这个答案可以很多, 其中之一也许是洋洋万言,引经据典,而效果等于不着一字。
但是,也还有另一方式的答案:
不读书者不一定就不能独立思考;然而,读死书、死读书、只读一面的书而不读反面的和其他多方面的书,却往往会养成思考时的“扶杖而行”,以致最后弄到独立思考能力的萎缩。
眼睛只看上边、不看下边的人,耳朵只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批评的人,常常只想到自己、不想到别人的人,他们面前的可能的危险是:让 “独自”思考顶替了独立思考。
教条主义是独立思考的敌人,它的另一敌人便是个人崇拜。
如果广博的知识是孕育独立思考的,那么,哺养独立思考的便应是民主的精神。
井底之蛙恐怕很难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应声虫大概从没有感到有独立思考之必要。而日驰数百里的驿马虽然见多识广,也未必善于独立思考。
人类的头脑,本来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如果没有,人类就不能从“蠢如鹿豕”进化到文明。但是人类的这个天赋,是在生活斗争中不断碰到矛盾而又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渐发达起来的。前人的经验和独立思考的成果,应当是后人所借以进行独立思考的资本,而不是窒息独立思考的偶像。
儿童的知识初开,常常模仿大人。这时的模仿,就是吸收前一代的经验和知识,为后来的独立思考准备条件。做大人的,看见幼儿模仿自己,便赞一声“聪明”,可是到后来看见渐臻成熟的少年不再满足于模仿自己,却又骂他“不肖”;这真是可笑的矛盾
从前有些“诗礼之家”,有一套教养子女的规矩:自孩提以至成长,必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是把儿童放在抽出了空气的玻璃罩内的办法。这样培养出来的,如果不是书呆子,是犬儒,便是精神上失去平衡的畸形人,是经不起风霜的软体人。当然也不会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诗礼之家”现在 没有了,我盼望这样的教养方法也和它一同地永远消逝。
【小题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2】第 ⑤段中的“井底之蛙”“应声虫”“日驰数百里的驿马”分别指哪种人?
【小题3】选文⑥⑦⑧三段的论证角度有什么不同?
【小题4】结合全文,说说要成为独立思考的人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4.综合性学习(共1题)

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近年来,学前教育成为教育热点话题之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不能输,不能等,教与不教,就是不一样”等观念,成为许多家长的共识。血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态,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更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更注重教育的即时效应。幼儿园小学化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材料二:当前学前教育的问题一方面是供不应求,另一个方面就是应试倾向,幼儿园“小学化”。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发展学前教育,一要政府重视,加大投入;二要向公众普及对学前教育的正确理解,以避免不再走弯路。
材料三:

(1)请概括出前两则材料的共有信息。
(2)材料二中划线句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3)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材料三漫画的内容,并谈一点自己的感悟。

5.作文(共1题)

6.
“赢得”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博得、取得”的意思。在现实与历史中,有的人凭辛勤付出赢得个人的成功;有的人以品质高尚赢得他人的尊重;有的人甘于寂寞,埋头苦干,最终赢得了历史的肯定;……
请以“赢得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可以填写“成功、尊重、肯定、喝彩、信任”等;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