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0题)
1.
读 “世界两个岛屿地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可知甲岛比乙岛( )
【小题2】根据图中河流分布推测,乙岛屿地势( )

【小题1】据图可知甲岛比乙岛( )
A.河流更多 | B.气温更低 | C.地势更高 | D.纬度更低 |
A.周边高中部低 | B.南部高北部低 | C.中部高周边低 | D.东部高西部低 |
2.
读“南、北美洲略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南、北美洲地形的相同点是
【小题2】北美洲自西向东沿40°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正确的是

【小题1】南、北美洲地形的相同点是
A.都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 |
B.地势均为北高南低 |
C.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
D.西部都有高大的山脉 |
A.![]() | B.![]() | C.![]() | D.![]() |
5.
下列地理事物因果关系连接正确的是
①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②我国东西最大距离约为5200千米
③我国大部分位于温带 ④我国东部雨量充沛,气候湿润
①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②我国东西最大距离约为5200千米
③我国大部分位于温带 ④我国东部雨量充沛,气候湿润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6.
读“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领土最东端和最北端均位于
【小题2】以上四省区中,简称为“晋”的是
【小题3】乙图中①②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

【小题1】我国领土最东端和最北端均位于
A.甲省 | B.乙省 | C.丙省 | D.丁省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 B.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 |
C.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 | D.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 |
8.
6月25日是我国土地日。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的耕地状况是( )
A. 比重较小,后备资源充足 B. 比重较小,后备资源不足
C. 比重较大,后备资源充足 D. 比重较大,后备资源不足
【小题2】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
A.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B. 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
C.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D.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小题1】我国的耕地状况是( )
A. 比重较小,后备资源充足 B. 比重较小,后备资源不足
C. 比重较大,后备资源充足 D. 比重较大,后备资源不足
【小题2】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
A.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B. 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
C.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D.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10.
“同城效应”是指人们居住在一座城市,工作在另一座城市,每天往返于两座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下图示意长江三角洲部分城市和交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区域的核心城市是()
【小题2】“同城效应”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小题1】图示区域的核心城市是()
A.苏州 | B.杭州 | C.南京 | D.上海 |
A.河湖运输 | B.航空运输 |
C.高速铁路和公路 | D.海洋运输 |
2.解答题- (共5题)
11.
左图是澳大利亚矿产分布图,右图是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从南、北半球看,澳大利亚位于__________半球,首都是__________。
(2)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养羊业,细毛羊喜欢温暖干燥的气候;肉用羊喜欢全年温暖湿润的气候。图中A、B两牧羊场,其中,细毛羊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牧场,肉羊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牧场。澳大利亚养羊业产业化很高,但耗用劳动力很少,是因为其__________程度高。
(3)澳大利亚矿产分布不均,铁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洋沿岸,煤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沿岸,出口矿产以__________(运输方式)为主。


(1)从南、北半球看,澳大利亚位于__________半球,首都是__________。
(2)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养羊业,细毛羊喜欢温暖干燥的气候;肉用羊喜欢全年温暖湿润的气候。图中A、B两牧羊场,其中,细毛羊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牧场,肉羊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牧场。澳大利亚养羊业产业化很高,但耗用劳动力很少,是因为其__________程度高。
(3)澳大利亚矿产分布不均,铁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洋沿岸,煤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沿岸,出口矿产以__________(运输方式)为主。
12.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图8为“中巴铁路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

(1)图中①是 海峡,②是 海湾。
(2)B为 半岛,该半岛地势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古以来 A 山脉阻隔了中国和南亚地区的联系,中巴铁路的修建将大大缩短西亚地区___________(能源矿产) 输送到我国的距离,丰富了我国的能源进口通道。
(4)根据喀什和瓜达尔的气候统计资料,说出两地气候的不同点:(至少写出两点)
。
(5)中巴铁路建设难度较大的自然原因有 (写出一点即可)
材料一 “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图8为“中巴铁路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

(1)图中①是 海峡,②是 海湾。
(2)B为 半岛,该半岛地势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古以来 A 山脉阻隔了中国和南亚地区的联系,中巴铁路的修建将大大缩短西亚地区___________(能源矿产) 输送到我国的距离,丰富了我国的能源进口通道。
(4)根据喀什和瓜达尔的气候统计资料,说出两地气候的不同点:(至少写出两点)
。
(5)中巴铁路建设难度较大的自然原因有 (写出一点即可)
13.
读图 “福建省地形和秋季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福建地处我国______部(填方位),东隔甲______海峡与台湾省相望,西以A______山脉和江西省相邻,省内最大河流B______。
(2)福建省现辖9个地级市和1个综合实验区。其中C是“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的______市,该市西部有福建第二大山脉D______。
(3)福建省秋季节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其主导因素是______。
(4)福建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夏秋季节多发的气象灾害是______。

(1)福建地处我国______部(填方位),东隔甲______海峡与台湾省相望,西以A______山脉和江西省相邻,省内最大河流B______。
(2)福建省现辖9个地级市和1个综合实验区。其中C是“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的______市,该市西部有福建第二大山脉D______。
(3)福建省秋季节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其主导因素是______。
(4)福建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夏秋季节多发的气象灾害是______。
14.
读 “青藏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乙为有“聚宝盆”之称的__________盆地,该区传统的运输工具是素有“高原之舟”美称的 。
(2)藏袍是藏族的传统服饰,早晚时藏民可以将双手藏在藏袍袖中,中午则可以脱下一只袖子或脱下两只袖子系在腰间。藏袍一天中不同的穿戴方式,反映了当地气温具有 特点。
(3)青藏地区的特色粮食作物是 ,该区域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 地带。
(4)对于该地区的能源发展方向,有人提出大力开发水能、太阳能和地热资源。请你任选一项,说出其丰富的形成原因 。


(1)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乙为有“聚宝盆”之称的__________盆地,该区传统的运输工具是素有“高原之舟”美称的 。
(2)藏袍是藏族的传统服饰,早晚时藏民可以将双手藏在藏袍袖中,中午则可以脱下一只袖子或脱下两只袖子系在腰间。藏袍一天中不同的穿戴方式,反映了当地气温具有 特点。
(3)青藏地区的特色粮食作物是 ,该区域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 地带。
(4)对于该地区的能源发展方向,有人提出大力开发水能、太阳能和地热资源。请你任选一项,说出其丰富的形成原因 。
15.
(题文)从河水最终的归宿看(即最终能否流入海洋),河流分为内流河和外流河。读 “河西走廊黑河流域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黑河发源于青海省与和A (省级行政区,填简称)交界的祁连山区,最终注入B (省级行政区,填全称)西部的居延海。从河水最终的归宿看,黑河属于 河。
(2)黑河年总径流量较为丰富,其河流的水量来源主要于祁连山的山地降水和 ,其丰水期应该是一年四季中的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3)黑河中游的张掖地区,农牧业开发历史悠久,素有“金张掖”之美誉,现已成为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十二大蔬菜瓜果基地之一。试评价张掖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有利: 。不利: 。
(4)居延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干涸见底,近十年来,黑河全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居延海恢复了部分水域,重新焕发了生机。试分析居延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干涸见底的主要原因: 。

(1)黑河发源于青海省与和A (省级行政区,填简称)交界的祁连山区,最终注入B (省级行政区,填全称)西部的居延海。从河水最终的归宿看,黑河属于 河。
(2)黑河年总径流量较为丰富,其河流的水量来源主要于祁连山的山地降水和 ,其丰水期应该是一年四季中的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3)黑河中游的张掖地区,农牧业开发历史悠久,素有“金张掖”之美誉,现已成为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十二大蔬菜瓜果基地之一。试评价张掖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有利: 。不利: 。
(4)居延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干涸见底,近十年来,黑河全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居延海恢复了部分水域,重新焕发了生机。试分析居延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干涸见底的主要原因: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0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