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3~1936年中国进口货物结构变化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最大阻码因素和中苏“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突出特征。从中国180年的现代化历程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材料一 《1873~1936年中国进口货物结构变化表》
年份 | 生产资料《单位:%》 | 消费资料(单位:%) | |||
机器极大工具 | 原料 | 建筑用品 | 消费品原料 | 直接消费品 | |
1873 | - | - | 8.1 | 8.5 | 83.4 |
1893 | 0.6 | - | 7.8 | 13.0 | 78.6 |
1910 | 1.5 | 0.1. | 16.0 | 17.0 | 65.4 |
1920 | 3.2 | 0.2 | 25.1 | 16.9 | 54.6 |
1930 | 3.7 | 1.9 | 21.3 | 17.3 | 55.8 |
1936 | 6.1 | 2.7 | 2.7 | 13.0 | 42.5 |
——摘编自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二 中国1840~2019年这180年的现代化历程经历了三条遒路的转化:1840~1949年10月前,是中国“早期現代化”阶段,以资本主又现代化为主体:1949~1978年是“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带有苏联的“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色彩:1979年至今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在政治经济方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遒路。——《中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1873~1936年进口货物中生产资料,消费品原料直接消费品的总体变化趋势及基本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最大阻码因素和中苏“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突出特征。从中国180年的现代化历程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七次洋航行规盛大,功绩单著,是史无前例的……这些航海范围惊人,星示了确实证明中国在世界航海业中居领先地位的技水优势,随之而来的是,皇帝下达的禁止进一步海外探险的命令和官方对这一命令的立即执行。正是体制结构和向外拓展的动力方而的方面的极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由此,不可避免的结局是伟大的“天朝”在数世纪内黯然失色,而西方蛮族此时却崭露头角。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重要历史关头失去航海优势的经济原因。
材料一 这七次洋航行规盛大,功绩单著,是史无前例的……这些航海范围惊人,星示了确实证明中国在世界航海业中居领先地位的技水优势,随之而来的是,皇帝下达的禁止进一步海外探险的命令和官方对这一命令的立即执行。正是体制结构和向外拓展的动力方而的方面的极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由此,不可避免的结局是伟大的“天朝”在数世纪内黯然失色,而西方蛮族此时却崭露头角。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库、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冗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1)材料一、二所说的远航分别是指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远航主要日的的不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重要历史关头失去航海优势的经济原因。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财政部在宋子文的主持下,即着手对盐务税收进行改革1931年南京政府立法院公布《盐法》。新盐法规定:盐“非经政府许可不得采制”,并且“盐非本国民政府或受有国民政府之命令者,不得由外国输入或未实行本法之区城移入”:整顿盐场产量,产盐总量由“政府得以全国产销状况限定之”,即量铺根产;就地检验盐质,盐场按其产盐的数量和质量划分等级,政府对产量少,质量差我者过于零星分散的盐场,子以并。……经过盐务税收改革,盐税征收和管理的权限都集中于中央……改变了北洋政府时期对盐税的征收与管理的混乱状态,增加了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盐税改革的影响。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财政部在宋子文的主持下,即着手对盐务税收进行改革1931年南京政府立法院公布《盐法》。新盐法规定:盐“非经政府许可不得采制”,并且“盐非本国民政府或受有国民政府之命令者,不得由外国输入或未实行本法之区城移入”:整顿盐场产量,产盐总量由“政府得以全国产销状况限定之”,即量铺根产;就地检验盐质,盐场按其产盐的数量和质量划分等级,政府对产量少,质量差我者过于零星分散的盐场,子以并。……经过盐务税收改革,盐税征收和管理的权限都集中于中央……改变了北洋政府时期对盐税的征收与管理的混乱状态,增加了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
——摘编自易继苍《南京国民政府的盐税与统税改革》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盐税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盐税改革的影响。
2.单选题- (共23题)
4.
近代上海报纸刊登《纪苏州一车夫》: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至盘门(租界)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侬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这一记载可能出现于
A.1840—1894年 |
B.1895—1911年 |
C.1912—1945年 |
D.1946—1949年 |
5.
《不平等的赌局”》是关于全球化的漫画(见下图)。它反映了全球化


A.促进了资本、技术的全球流通 |
B.推动建立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 |
C.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
D.为亚非拉国家带来发展的机遇 |
7.
近40年来,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从一个地区性大国逐渐变成一个新兴的世界大国从主流国际体系的外部走向内部,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这主要得益于
A.理论创新 |
B.科技进步 |
C.改革开放 |
D.入全球化 |
8.
中华民国建立时,孙中山曾通电全国使用公历,但在整个民国时期,改换公历因与民众的传统文化习惯相惇,引起民间诸多反对,由此可见
A.中华民国采用公元纪年 |
B.民国时期中央集权弱化 |
C.西历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
D.传统文化制约新制构建 |
9.
“这个计划使得政府的活动范围扩大和更为积极地去参与全国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这一事实国家比以前更为肯定和迅速地放弃了放任主义的政策。”这段对罗斯福新政的评述表明
A.美国三权分立体制遭破坏 |
B.美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 |
C.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模式 |
D.新政放弃了自由企业制度 |
10.
近代一首竹枝词写道:“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言语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这反映的是
A.近代交通工具的进步 |
B.大众传媒发展繁荣 |
C.近代通讯工具的进步 |
D.输变电技术的应用 |
11.
《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是一首流行于美国的歌曲,其中一段歌词是:“我曾修过一条铁路,使它运行,让它与时间赛跑。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一兄弟,能给我角钱吗?”歌曲流行的背景是
A.经济大萧条 |
B.现实主义音乐流行 |
C.罗斯福新政 |
D.南北战争正在进行 |
12.
下表为1990—2000年美国的部分经济数据,数据反映的美国经济“新变化”是
类别 | 年份 | 增长率或产值 | 备注 |
通货膨胀率 | 1990 | 4.3% | |
1999 | 1.1% | 60年来最低 | |
失业率 | 1991 | 6.8% | |
2000 | 4%左右 | 30年来最低 | |
国内生产总值 | 1991 | —0.2% | 1991.3—2000.12持续高增长 |
2000 | 4.1% | | |
互联网产业值 | 1999 | 5070亿美元 | 超过其他传统产业,成为美国第一大产业 |
A.“混合经济”的发展 |
B.“服务业”的兴起 |
C.“福利国家”"的建立 |
D.“新经济”的出现 |
14.
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表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农民利益 |
B.苏俄农民反对开展工业化建设 |
C.苏饿农民要求实行新经济政策 |
D.苏俄己经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 |
15.
1953年总路线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波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总路线的实行(即一五计划)
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B.体现了稳健平衡的特点 |
C.完成了过渡时期总任务 |
D.初步显示出急进的倾向 |
16.
1947年,在美国的主导下,23国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其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但近年来,美国总统特朗普高喊“美国优先”口号,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输美商品恶意提高关税,掀起大规模的贸易战,这说明
A.旧的世界经济秩序对美不利 |
B.美国已经放弃自由贸易原则 |
C.多边贸易体系对中国更有利 |
D.美国奉行国家利益至上原则 |
18.
隋唐时期城市的发展,明显具有从西向东、由北向南的趋势东南地区的都市越来越快地进步,而西北地区的城市渐趋衰落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西北经济急剧衰退 |
B.丝绸之路的重心转移 |
C.北方战乱社会动荡 |
D.经济重心的南移趋势 |
19.
约翰内斯锥米尔(1632—1675年)是荷兰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他所生活的17世纪是荷兰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在其存留至今的画作中有8幅都出现了世界地图,这从侧面反映了
A.荷兰是当时殖民霸主 |
B.荷兰民众的海洋意识 |
C.地理知识有重大进步 |
D.荷兰的文化艺术发达 |
20.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0名。至康熙六年1667年)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这反映出当时
A.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
B.民营手工业发展快 |
C.官营手工业已衰落 |
D.政府放宽工商政策 |
22.
马克思在名著《资本论》中写道:“工业化发达国家展示了欠发达国家未来的图景。“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工业化发达国家必将统一全世界 |
B.欠发达国家将后起开展工业化 |
C.工业化是欠发达国家的必然之路 |
D.工业文明将扩展到欠发达国家 |
23.
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使“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指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这说明轮船招商局
A.对外资扩张起到一定抵制作用 |
B.为李鸿章个人创造了巨额财富 |
C.减价让利于民不以营利为目的 |
D.解决了军事工业贷金短缺问题 |
25.
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
A.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 |
B.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 |
C.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 |
D.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