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陕西省交大附中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041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2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国家
国家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1851年)
48%
52%
法国(1851年)
75%
25%
俄国(1851年)
93%
7%
美国(1851年)
87%
13%
 
材料四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
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后我们的咖啡、白糖
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工业革命通过在世界范围内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史无前例地提高了生产
率,不列颠资本从1750年的5亿英镑增长到1800年的15亿英镑、1865年的60亿英
镑。……新西兰的羊毛、加拿大的小麦、缅甸的稻米、马来西亚的橡胶、孟加拉的黄麻
以及西欧和美国东部蒸蒸日上的工厂——所有这些资源都被编入了生气勃勃、不断扩张
的全球经济之网。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指出16~19世纪以前世界人口有哪两个流动趋,指出当时世界人口如迁
移的原因。(8分)
(2)从材料二中,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发展关系?(6分)
(3)根据材料三,我们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4分)
(4)根据材料四分析,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发展呈现怎样的发展状况? (4分)
(5)综上所述材料和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市场经历了哪两个发展阶段、呈现出怎样的基
本特征?(4分)
2.
(24分)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上,至今出现过两种经济体制,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在发展的历史上,他们或自身发展产生不平衡,或他们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但为了生
存发展,他们相互学习,并不断地进行体制改革,以完善自我。阅读下列历史大事简表:
1850年
英国有棉纺织厂1932家、毛纺织厂1998家。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9%,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21%
1858年
英国撤销具有垄断性质的东印度公司。在此期间及其以前,英国取消了几百种商品的进口税
1929年
占美国人口2%的富人的收入相当于美国全部国民收入的3/5,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元。
1930年
苏联农业化的农户从占总数的7.6%猛增至56%。
1934年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到了华盛顿,当时罗斯福正在采取与自由竞争不同的经济政策以应对大危机,凯恩斯的思想与罗斯福不谋而合。
 
根据你所读到的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实力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表现和原因是什么?(8分)
(2)表格的第二栏说明英国的经济思想是什么?这则材料怎样说明这一思想的(4分)
(3)你是否已经判断出美国在20世界20年代末出现了什么问题?对此潜在的危机,政府采取了怎样的一反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新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是什么?(6分)
(4)几乎在同时,苏联的经济体制呈现出了怎样的发展趋势?由此建立的体制对苏联
30年代带来了怎样的成果?(6分)

2.单选题(共8题)

3.
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说:“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寻求自由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这表明
A.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独霸世界
B.苏、东剧变形势下“一极”格局已经结束
C.冷战结束后,美国制造舆论干涉他国
D.美国凭借实力充当资本主义的守护神
4.
在研究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这个问题上,有学者提出,应该从民间着手进行分析,比如民间的商业生产、贸易、礼仪、生活、思想、科学技术等方面。对此,你的认识是
A.可行,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促进民间各行业的发展
B.不可行,这些方面不能较全面地展示明朝的民间生活
C.可行,这些方面的资料丰富且真实性较强
D.不可行,研究资本主义萌芽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经济政策
5.
“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尔。”材料描述的手工业是
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民用工业
6.
该图是人们形象化了的赵公明,传说是凶神,明朝时一改令人厌恶、恐怖的面目,
戴上了“财神”的头衔而备受供奉。赵公明身份的变化说明了当时
A.封建迷信思想的泛滥B.纲常礼教的没落
C.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D.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7.
《南齐书》记载:“王晏出至草市,马惊走,鼓步从车而归。”材料中所说的“草市”
应理解为
A.卖马的场所
B.卖马草的场所
C.官府设置的固定市场
D.民间集市
8.
19世纪90年代在通商口岸或内地市镇、城乡,出现了“衣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了
A.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D.人们的服饰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9.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由此反映出他的观念是
A.重商轻农
B.由工兴商
C.重利轻义
D.实业救国
10.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改帝王之制,废井田,民得买卖”,这实质上
A.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B.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私有制度
C.提高了劳动者的身份地位
D.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3.选择题(共6题)

11.

下图中甲和乙周长相比,结果是(  )

12.

下图中甲和乙周长相比,结果是(  )

13.

如图,正比例函数y=mx与反比例函数y=nx(m、n是非零常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若点A的坐标为(1,2),则点B的坐标是(  )

14.

如图,正比例函数y=mx与反比例函数y=nx(m、n是非零常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若点A的坐标为(1,2),则点B的坐标是(  )

15.

已知一个圆,任意画出它的三条半径,能得到(  )个扇形.

16.

小明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内只看清细胞壁和细胞核,看不清液泡.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此时应(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