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
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的制度,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 |
C.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
D.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兴衰的根本因素。 |
2.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是宋代豪放派词人,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 |
B.杜甫被誉为“诗圣”,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春望》都是他的作品。 |
C.古人将“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作“阴”。《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是指“到达汉水的北面”。 |
D.《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今属湖南省)时写的。“说”是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 |
3.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印第安人乔要报复道格拉斯寡妇,被哈克发现跟踪,他赶紧报告威尔士,威尔士带两个儿子持枪抓捕,但印第安人乔逃跑了。 |
B.《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走进妖怪变化的“小雷音寺”拜佛,悟空被合在金铙之中,唐僧、八戒等人也被擒。玉帝命亢金龙用角沿铙缝钻入,救出悟空。 |
C.《水浒传》由照夜玉狮子马引出祸端,晁盖怒而发兵,被诱骗进了陷阱,中箭而亡。于是宋江聚众商议,想替晁盖报仇,于是兴兵攻打祝家庄。 |
D.《朝花夕拾》中,《五猖会》主要记述了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
4.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A.夙夜忧叹 夙:早 |
B.深入不毛 毛:长草的地方 |
C.还于旧都 于:到 |
D.至于斟酌损益 损益:革除 |
2.字词书写- (共1题)
3.句子默写- (共1题)
6.
根据课文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望西都,意踌躇,_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⑥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⑦当任命一个人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出师表》中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望西都,意踌躇,_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⑥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⑦当任命一个人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出师表》中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歌鉴赏- (共1题)
7.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归嵩山作①
王维
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释:①此诗作于作者辞官归隐途中。 ②长薄:绵延的草木丛。
【小题1】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赏析其作用。
【小题2】结合全诗,说说“归来且闭关”中“闭关”一词该作何理解?
归嵩山作①
王维
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释:①此诗作于作者辞官归隐途中。 ②长薄:绵延的草木丛。
【小题1】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赏析其作用。
【小题2】结合全诗,说说“归来且闭关”中“闭关”一词该作何理解?
5.现代文阅读- (共2题)
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冬夜里落寞的糖葫芦
① 是在冷冬的一个夜晚。南方阴冷的天气,气温达到零下六度,接近历史上最寒冷的记录。
② 一部美国大片正在我所居住的城市火热上映。晚上吃过饭我到影院买了两张票。离电影开始还有半个小时,我站在影院门口等在商场购物的妻子。
③ 影院门口一个三轮车夫停在那里,等候看完第一场电影的观众。他坐在车上,手里捧着一个馒头。在明亮的灯光下,我清晰地看到离我不到五米的他手中的馒头已经冷了,没有一丝热气。他一边啃馒头,一边不时望着从影院里出来的观众。
④ 影院里的观众几乎全部走完了,还是没有人坐他的车。他又从布包里拿出第二个馒头啃起来。这么冷的天,让我惊讶的是,他只穿了单薄的衣服,脚上没有穿棉鞋,而是一双薄薄的布鞋,为了踏车方便,他还用夹子夹住了两只裤管口。
⑤ 他的对面一个推着三轮车卖冰糖葫芦的人站在风中,时而搓搓手,时而跺跺脚。一个看上去只有十岁出头的小孩子,手里捧着一束玫瑰花向影院里进进出出的人兜售。凡是男女一对进出的,他都要靠上前大声说:先生,买一朵花送给她吧。小家伙十分注意辨别对象,只要看上去像情侣的他会毫不犹豫地靠上去,大胆问他们要不要玫瑰花。遗憾的,一对对情侣,彼此手挽手偎依着走进影院,对他的举动熟视无睹,个个表现出十分厌恶的神态。我还听到一对情侣很反感地向小家伙厉声喝道:“走开,走开!听见没有?”小家伙只得悻然走开。他走到卖冰糖葫芦的人面前说:爸,今天运气不好,没有人买花。
⑥ 原来他们是一对父子。父亲摸了摸他的后脑勺说,没事的,总会有人买我们的冰糖葫芦。听到这句话,我突然有一种买一串糖葫芦的冲动。我走上前问糖葫芦多少钱,他说:两块。然后麻利地拿出纸准备为我包起来。猛然间,我想起妻子最近身体不好,不能吃糖葫芦,便赶忙对他说:师傅,不好意思,糖葫芦我不要了。
⑦ 他停下包糖葫芦的手,愣在那里,半天没说一句话。
⑧ 妻子到后我们走进了影院。落了座,想起寒风中啃馒头的三轮车师傅,卖冰糖葫芦和鲜花的父子,我的心里隐隐有些作疼。那个卖花的小孩,和他同龄的孩子,在这个寒冷的夜晚,有的被父母带进不远处的肯德基,有的被父母带进电影院,而他还在寒风中过早地承担起与他年龄极不相称责任。
⑨ 电影结束时,已经十点多了,出了影院门口,天冷得那么决绝。那对父子和三轮车师傅缩着脖子,在风中瑟瑟发抖。回到家,我给妻子很自责地说了我没有买糖葫芦的事情和影院门口的见闻,我们感叹他们的艰辛和不易,心里涌起一股涩涩的滋味。
⑩ 第二天晚上,我回到家,看见桌子上放着两串冰糖葫芦。妻子说,晚上下班后经过影院门口,我看到了那对父子,想起你昨晚的描述,尽管你我都不喜欢吃糖葫芦,但我还是决定买两串糖葫芦,哪怕买回来我们都不吃。
⑪ 瞬间,昨晚我错过的那串落寞的糖葫芦,像冬夜里的一串小火苗,在我眼前烧了起来,又像一串红灯笼,照亮了这个城市屋檐下的狭小角落。
⑫我们安逸地闲坐时,是否想过,有那么一串串糖葫芦泪水一样凝结在这个寒冬的夜晚,守望着一颗心为它驻足,深入它晶莹的内心深处,看一看有多少粒盐积攒着生活的力量,在泪水中开出花来。
【小题1】文章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小题2】按要求赏析相关句子和词语。
(1)体会第⑦自然段“他停下包糖葫芦的手,愣在那里,半天没说一句话。”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2)赏析第⑨自然段加点的“决绝”一词。
【小题3】文章第⑧段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小题4】文章以“冬夜里落寞的糖葫芦”为题有什么好处。
冬夜里落寞的糖葫芦
① 是在冷冬的一个夜晚。南方阴冷的天气,气温达到零下六度,接近历史上最寒冷的记录。
② 一部美国大片正在我所居住的城市火热上映。晚上吃过饭我到影院买了两张票。离电影开始还有半个小时,我站在影院门口等在商场购物的妻子。
③ 影院门口一个三轮车夫停在那里,等候看完第一场电影的观众。他坐在车上,手里捧着一个馒头。在明亮的灯光下,我清晰地看到离我不到五米的他手中的馒头已经冷了,没有一丝热气。他一边啃馒头,一边不时望着从影院里出来的观众。
④ 影院里的观众几乎全部走完了,还是没有人坐他的车。他又从布包里拿出第二个馒头啃起来。这么冷的天,让我惊讶的是,他只穿了单薄的衣服,脚上没有穿棉鞋,而是一双薄薄的布鞋,为了踏车方便,他还用夹子夹住了两只裤管口。
⑤ 他的对面一个推着三轮车卖冰糖葫芦的人站在风中,时而搓搓手,时而跺跺脚。一个看上去只有十岁出头的小孩子,手里捧着一束玫瑰花向影院里进进出出的人兜售。凡是男女一对进出的,他都要靠上前大声说:先生,买一朵花送给她吧。小家伙十分注意辨别对象,只要看上去像情侣的他会毫不犹豫地靠上去,大胆问他们要不要玫瑰花。遗憾的,一对对情侣,彼此手挽手偎依着走进影院,对他的举动熟视无睹,个个表现出十分厌恶的神态。我还听到一对情侣很反感地向小家伙厉声喝道:“走开,走开!听见没有?”小家伙只得悻然走开。他走到卖冰糖葫芦的人面前说:爸,今天运气不好,没有人买花。
⑥ 原来他们是一对父子。父亲摸了摸他的后脑勺说,没事的,总会有人买我们的冰糖葫芦。听到这句话,我突然有一种买一串糖葫芦的冲动。我走上前问糖葫芦多少钱,他说:两块。然后麻利地拿出纸准备为我包起来。猛然间,我想起妻子最近身体不好,不能吃糖葫芦,便赶忙对他说:师傅,不好意思,糖葫芦我不要了。
⑦ 他停下包糖葫芦的手,愣在那里,半天没说一句话。
⑧ 妻子到后我们走进了影院。落了座,想起寒风中啃馒头的三轮车师傅,卖冰糖葫芦和鲜花的父子,我的心里隐隐有些作疼。那个卖花的小孩,和他同龄的孩子,在这个寒冷的夜晚,有的被父母带进不远处的肯德基,有的被父母带进电影院,而他还在寒风中过早地承担起与他年龄极不相称责任。
⑨ 电影结束时,已经十点多了,出了影院门口,天冷得那么决绝。那对父子和三轮车师傅缩着脖子,在风中瑟瑟发抖。回到家,我给妻子很自责地说了我没有买糖葫芦的事情和影院门口的见闻,我们感叹他们的艰辛和不易,心里涌起一股涩涩的滋味。
⑩ 第二天晚上,我回到家,看见桌子上放着两串冰糖葫芦。妻子说,晚上下班后经过影院门口,我看到了那对父子,想起你昨晚的描述,尽管你我都不喜欢吃糖葫芦,但我还是决定买两串糖葫芦,哪怕买回来我们都不吃。
⑪ 瞬间,昨晚我错过的那串落寞的糖葫芦,像冬夜里的一串小火苗,在我眼前烧了起来,又像一串红灯笼,照亮了这个城市屋檐下的狭小角落。
⑫我们安逸地闲坐时,是否想过,有那么一串串糖葫芦泪水一样凝结在这个寒冬的夜晚,守望着一颗心为它驻足,深入它晶莹的内心深处,看一看有多少粒盐积攒着生活的力量,在泪水中开出花来。
【小题1】文章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小题2】按要求赏析相关句子和词语。
(1)体会第⑦自然段“他停下包糖葫芦的手,愣在那里,半天没说一句话。”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2)赏析第⑨自然段加点的“决绝”一词。
【小题3】文章第⑧段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小题4】文章以“冬夜里落寞的糖葫芦”为题有什么好处。
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黄花也可遍地金
①苏轼初读王安石的诗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很不以为然:菊花敢与秋霜鏖战,显然只枯不落。于是,他随手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待调任黄州后,苏轼偶入菊园,只见满地金黄、枝头无一朵枯花,顿觉汗颜。
②见惯了“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误以为天下菊花莫不如是,并不存在落瓣的菊花,无意间便坠入经验主义、主观主义的窠臼。好在苏东坡勤于观察、善于自省,最终成就了一段知错辄改的佳话。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整个世界面前,个体的智慧和经验总是很有限的。如果任凭直觉行事、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容易像东坡赏菊那样,被主观臆断的迷雾遮蔽双眼。
③俗话说,眼见为实。但由于客观事物十分复杂,主观判断存在局限性,有的时候,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历史上,孔子就曾只见果、未见因,误以为弟子颜回偷食了米饭。正如孔子事后所感慨的,“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现实总是复杂多变的,一个人仅仅依靠一时一地的观察就匆忙作出结论,势必容易不理性、不科学,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④尽管如此,现实中仍有不少人或多或少沾染着主观、武断的习气。有的父母自诩“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无视孩子的兴趣禀赋,一厢情愿地为孩子规划人生;有的人总觉得“天下乌鸦一般黑”,不愿静心思考,动辄乱贴标签、传播谣言,频频陷入误区;有的年轻人笃信读书无用论,以偏执替代奋斗,结果一事无成……对个人而言,主观臆断、自以为是可谓成功的天敌;对社会而言,这又何尝不是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因子?
⑤哲人有言,“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是隐藏在每一个人身边的破坏者。立足最真切的实际,干事创业才能找寻到真正的良方。
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不看尽“寿客金英”,怎可知黄花也可遍地金?跳出教条的藩篱、突破程式化思维,多察实情、多听心声,拥抱广阔的社会生活,我们把握的将是多元多变的实际,赢得的则是更有价值的人生。
【小题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2】文章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3】请说说文章题目“黄花也可遍地金”的妙处。
黄花也可遍地金
①苏轼初读王安石的诗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很不以为然:菊花敢与秋霜鏖战,显然只枯不落。于是,他随手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待调任黄州后,苏轼偶入菊园,只见满地金黄、枝头无一朵枯花,顿觉汗颜。
②见惯了“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误以为天下菊花莫不如是,并不存在落瓣的菊花,无意间便坠入经验主义、主观主义的窠臼。好在苏东坡勤于观察、善于自省,最终成就了一段知错辄改的佳话。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整个世界面前,个体的智慧和经验总是很有限的。如果任凭直觉行事、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容易像东坡赏菊那样,被主观臆断的迷雾遮蔽双眼。
③俗话说,眼见为实。但由于客观事物十分复杂,主观判断存在局限性,有的时候,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历史上,孔子就曾只见果、未见因,误以为弟子颜回偷食了米饭。正如孔子事后所感慨的,“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现实总是复杂多变的,一个人仅仅依靠一时一地的观察就匆忙作出结论,势必容易不理性、不科学,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④尽管如此,现实中仍有不少人或多或少沾染着主观、武断的习气。有的父母自诩“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无视孩子的兴趣禀赋,一厢情愿地为孩子规划人生;有的人总觉得“天下乌鸦一般黑”,不愿静心思考,动辄乱贴标签、传播谣言,频频陷入误区;有的年轻人笃信读书无用论,以偏执替代奋斗,结果一事无成……对个人而言,主观臆断、自以为是可谓成功的天敌;对社会而言,这又何尝不是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因子?
⑤哲人有言,“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是隐藏在每一个人身边的破坏者。立足最真切的实际,干事创业才能找寻到真正的良方。
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不看尽“寿客金英”,怎可知黄花也可遍地金?跳出教条的藩篱、突破程式化思维,多察实情、多听心声,拥抱广阔的社会生活,我们把握的将是多元多变的实际,赢得的则是更有价值的人生。
【小题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2】文章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3】请说说文章题目“黄花也可遍地金”的妙处。
6.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字词书写:(1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