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A.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
B.她身上散发出来的高贵神情足以消弭最大的悲哀。 |
C.夜深了,我一个人漫步在寂静的街头,在人声鼎沸中回忆过去。 |
D.九旬高龄的老教授在二中礼堂讲授国学,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 |
A.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 |
B.部分网络移动支付机构内控薄弱,出现了客户资金被非法挪用的情况。 |
C.随着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怎样规范停放成为群众热议的话题。 |
D.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 |
A.《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伙伴去坟地“试验”用死猫治疣子的方法时,意外地遇上了一场谋杀案——去盗尸的三个人发生争执,一怒之下,印第安人乔把大夫杀了。 |
B.《朝花夕拾》中,作者曾在两篇文章中提到自己儿时保姆长妈妈“谋害”隐鼠一事,说明了童年的作者对阿长的某些行为是有些埋怨的。 |
C.《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章节是:大闹天宫。天宫是人间朝廷的代称;玉帝是封建皇帝的化身;孙悟空是人民意愿的化身和民主主义思想的代表。 |
D.《水浒》传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 杨志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
A.《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该书是孟轲及其弟子表述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七篇。 |
B.《台阶》是当代作家李森祥的一篇散文,该文回顾了作者父亲艰辛而朴素的一生。 |
C.《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的著名喜剧。 |
D.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在《热爱生命》这篇小说中描述了一个人克服饥饿、寒冷与病痛,在绝境中求生的传奇经历,表现了人与恶劣的自然环境顽强斗争的意志。 |
2.字词书写- (共1题)
3.诗歌鉴赏- (共1题)
夜归丁卯桥村舍
许浑①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②低水槛③,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注)①许浑:润州丹阳人。太和六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睦郢二州刺史。②紫蒲:紫色的蒲草。③水槛:临水的栏杆。
【小题1】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小题2】“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4.文言文阅读- (共2题)
章溢,字三益,龙泉人。始生,声如钟。弱冠,与胡深同师王毅。天性孝友。父殁,未葬,火焚其庐。溢搏颡①吁天,火至柩所而灭。
蕲、黄寇犯龙泉,溢从子存仁被执,溢挺身告贼曰:“吾兄止一子,宁我代。”贼素闻其名,欲降之,缚于柱,溢不为屈。至夜绐②守者脱归,集里民为义兵,击破贼。俄府官以兵来,欲尽诛诖误者。溢走说石抹宜孙③曰:“贫民迫冻馁,诛之何为?”宜孙然其言,檄止兵,留溢幕下。后论功累授浙东都元帅府佥事。溢曰:“吾所将皆乡里子弟,肝脑涂地,而吾独取功名,弗忍也。”辞不受。以义兵属其子存道,退隐匡山。
明兵克处州,避入闽。太祖聘之,与刘基、叶琛、宋濂同至应天。太祖劳基等曰:“我为天下屈四先生,今天下纷纷,何时定乎?”溢对曰:“天道无常,惟德是辅,惟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耳。”太祖伟其言,授佥营田司事。巡行江东、两淮田,分籍定税,民甚便之。会胡深入闽陷没,处州动摇,命溢为浙东按察副使往镇之。既至宣布诏旨诛首叛者余党悉定。时温州茗洋贼为患,溢命子存道捕斩之。朱亮祖取温州,军中颇掠子女,溢悉籍还其家。
(选自《明史·列传第十六》,有改动)
[注]①颡sǎng 额头 ②绐dài 欺骗 ③石抹宜孙:元朝将领。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至/宣布诏旨/诛首叛者余党/悉定 |
B.既至/宣布诏旨/诛首叛者/余党悉定 |
C.既至宣布/诏旨诛首叛者/余党悉定 |
D.既至宣布/诏旨/诛首叛者/余党悉定 |
A.章溢为人非常孝顺,他父亲去世的时候,大火烧到了存放灵柩的草屋。章溢叩头向天呼喊,结果大火烧到了灵柩存放的地方就熄灭了。 |
B.蕲州、黄州的强盗侵犯龙泉,章溢被他们抓住后,坚决不投降。不久,官府带兵前来,打败强盗,把他解救出来,章溢反而为强盗说情。 |
C.章溢对待自己的手下十分友爱,他在被任命为浙东都元帅府佥事时,还顾念着家乡带出的义兵,不忍心独享功劳,最后推辞不去就职。 |
D.章溢为官治理有方,巡视江东、两淮一带的田地时,区分户籍的不同制定交税标准,老百姓对此感到十分便利。 |
⑴宜孙然其言(______)
⑵以义兵属其子存道(______)
⑶太祖劳基等曰(______)
⑷会胡深入闽陷没(______)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⑴溢走说石抹宜孙曰:“贫民迫冻馁,诛之何为?”
⑵天道无常,惟德是辅,惟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A.汝之不惠 惠:同“慧”,聪明 | B.固不可彻 彻:通 |
C.虽我之死 虽:虽然 | D.何苦而不平 苦:愁 |
5.现代文阅读- (共2题)
一朵一朵的阳光
周海亮
七月的阳光直直地烘烤着男人的头颅,男人如同穿在铁扦子上的垂死的蚂蚱。他穿过一条狭窄的土路,土路的尽头,趴着一座石头和茅草垒成的小屋。男人在小屋前站定,擦一把汗,喘一口气,轻轻叩响铁锈斑斑的门环。少顷,伴随着沉重的“嘎吱”声,一个光光的暗青色脑壳出现在他的面前。
“你找谁?”男孩扶着斑驳的木门,打量着他。
“我经过这里,迷路了。”男人专注地看着男孩,“能不能给我一碗水?”他目送着男孩进屋。然后在门前的树墩坐下。
男孩端来了水。男人把一碗水一饮而尽。那是井水,清冽,甘甜,喝下去,酷热顿消。男人满足地抹抹嘴,问男孩:“只有你一个人吗?你娘呢?”
“她下地了。”男孩说,“她天黑才能回来,回来的路上她会打满一筐猪草;回来后还得做饭,吃完饭她还得喂猪,或者去园子里浇菜……除了睡觉,她一点儿空闲都没有。今天我生病了,我没陪她下地。”
“你生病了吗?”男人关切地问他。
“早晨拉肚子。不过现在好了。”男孩眨眨眼睛说。
“你今年多大?”男人问他,“七岁?”
“你怎么知道我七岁了?”男孩盯着男人。
男人探了探身子,他想摸摸男孩青色的脑壳。男孩机警地跳开,说:“我不认识你。”
“你们怎么不住在村子里了?”男人笑笑,手僵在空中。
“本来是住在村子里的,我爹和别人打架,把人打残,跑了,娘说她在村子里抬不起头,就搬到山上来。娘说他的罪,顶多够判三年,如果他敢承担,现在早就出来了……可是他跑了。”
男孩又给男人一碗水,男人再次喝得精光。燥热顿消,久违的舒适从牙齿直贯脚底。男人将空碗放在树墩上,问男孩:“你和你娘,打算就这样过下去吗?”
男孩仰起头:“娘说,在这里等爹。”
“可是他逃走了。他怕坐牢,逃走了……你们还能等到他吗?”
“不知道。”男孩说,“我和我娘都不知道。可是娘说我们在这里等着,就有希望。如果他真的回来,如果他回来以后连家都没有了,他肯定会继续逃亡。那么,这一辈子,每一天,他都会提心吊胆……”
“就是说你和你娘仍然在乎他?”
“是的。他现在不是我爹,不是娘的男人。”男孩认真地说,“可是如果他回来,我想我和我娘,都会原谅他的。”
男人叹一口气,站起来,似乎要继续赶路。突然他顿住脚步,问男孩:“你们为什么要砍掉门前这些树?”
“因为树挡住了房子。”男孩说,“娘说万一哪一天,你爹知道我们住在这里,突然找回来,站在山腰,却看不到房子,那他心里,会有多失望呐!他会转身就走,再也不会回来吧?娘砍掉这些树,用了整整一个春天……”
男人沉默良久。太阳静静地喷射着火焰,世间的一切仿佛被烤成了灰烬。似乎,有生以来,男人还是头一次如此畅快地接受这样炙热的阳光。
他低下头,问男孩:“我能再喝一碗水吗?”
这一次,他随男孩进到屋里。他站在角落里,看阳光透过窗棂爬上灶台。
“看到了吗?”男孩说,“灶台上,有一朵阳光。”
“一朵?”
“是的,娘这么说的。娘说阳光都是一朵一朵的,聚到一起,抱成团,就连成了片,就有了春天。分开,又变成一朵一朵,就有了冬天。一朵一朵的阳光聚聚合合,就像世上的人们,就像家。”男孩把盛满水的碗递给男人,“娘还说,爬上灶台的这朵阳光,某一天,也会照着爹的脸呢。”
男人喝光第三碗水。他蹲下来,细细打量男孩的脸。男人终于流下一滴泪,为男孩,为男孩的母亲,也为自己。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哽咽着,塞给男孩。他说:“从此以后,你和你娘,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可是你们,至少,还得等我三年。”
照片上,有年轻的男人、年轻的女人,以及年幼的男孩。
男人走出屋子,走进阳光之中。一朵一朵的阳光,抱成了团,连成了片,让男人不想再逃了……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小题2】文章开头划线处“趴着一栋石头和茅草垒成的小屋”“锈迹斑斑的门环”有什么作用?
【小题3】下面是文章中画曲线的句子,请任选一句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①七月的阳光直直地烘烤着男人的肌肤,男人如同穿在铁钎子上的垂死的蚂蚱。
②一朵一朵的阳光,抱成了团儿,连成了片,让男人不想再逃了……
【小题4】标题“一朵一朵的阳光”有什么含义?
② 华罗庚小时候并不聪明,学习成绩很差。由于他的不聪明,小学时连毕业证都没拿到,只拿到一本修业证书。他的数学成绩也不好,读初中的时候,他的数学还是通过补考才及格的。因此,同学们都笑他,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废物”。当别人这么叫他的时候,他就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数学成绩提高。他也一直相信自己有能力把成绩提高。 自信给了他巨大的力量。 经过努力,他终于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成绩,最终成为闻名世界的数学家。
③在别人都不相信自己时,只有自己相信,才会更加努力。波尔是丹麦的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当他还年轻的时候,就提出了量子论。有一次,科学家们举行一个学术讨论会,当讨论到波尔的观点时,权威们否定了他的量子论。但权威的话没有毁掉波尔的自信心,反而使他更加振作起来。因为他心里清楚,他的这种理论是正确的。于是他开始实验,为理论找起证据来。后来,很多科学家也通过实验证明了波尔的量子理论的正确性。波尔成功了,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
④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说:“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⑤第二年,这位父亲带着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⑥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他的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他说:“那时我家里很穷,父母都靠卖苦力为生。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以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梵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没有轻看卑微。于是,从那以后,我便树立了自信心。”
⑦有许多时候,成功与我们失之交臂,这并不是成功不垂青我们,而是我们缺少自信。拿破仑曾说:“胜利不站在智慧的一方,而站在自信的一方。”自信是人生不竭的动力,人生中的一切都立于自信的基础上。
⑧自信能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让我们踏着自信的台阶,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而铸就自信的利剑吧。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小题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小题3】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⑤⑥⑦四个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6.名著阅读- (共1题)
话表牛魔王赶上孙大圣,只见他肩膊上掮着那柄芭蕉扇,怡颜悦色而行。魔王大惊道:"猢狲原来把运用的方法儿也探取得来了。我若当面问他索取,他定然不与。倘若煽我一扇,要去十万八千里远,却不遂了他意?我闻得唐僧在那大路上等候。他二徒弟猪精,三徒弟沙流精,我当年做妖怪时,也曾会他,且变作猪精的模样,返骗他一场。料猢狲以得意为喜,必不详细提防。”好魔王,他也有七十二变,武艺也与大圣一般,只是身子狼犺些,欠钻疾,不活达些;把宝剑藏了,念个咒语,摇身一变,即变作八戒一般嘴脸,抄下路,当面迎着大圣,叫道:“师兄,我来也!”
这大圣果然欢喜。古人云,得胜的猫儿欢似虎也,只倚着强能,更不察来人的意思,见是个八戒的模样,便就叫道:“兄弟,你往那里去?”牛魔王绰着经儿道:“师父见你许久不回,恐牛魔王手段大,你斗他不过,难得他的宝贝,教戒来迎你的。”行者笑道:“不必费心,我已得了手了。”牛王道:“却是生受了,哥哥劳碌太甚,可把扇子我拿。”孙大圣那知真假,也虑不及此,遂将扇子递与他。
原来那牛王,他知那扇子收放的根本;接过手,不知捻个甚么诀儿,依然小似一片杏叶,现出本相,开言骂道:“泼猢狲!认得我么?”行者见了,心中自悔道:“是我的不是了!”恨了一声,跌足高呼道:“咦!逐年家打雁,今却被小雁儿鹐了眼睛。”狠得他暴躁如雷,掣铁棒,劈头便打。那两个在那半空中,这一场好杀。
上述文字节选自《西游记》中哪一个经典情节?上述选文突出了孙悟空和牛魔王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