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25分)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初期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印象

材料二 19世纪末的中国印象与《辛丑条约》内容

图27-2 瓜分中国
材料三 21世纪初部分西方人的中国印象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初期西方人把中国称为“巨人中国”的原因。(6分)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哪些政治现象?(4分)对此,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应对,各种救国活动先后展开。若你要了解其中的某一活动,可以查阅当时哪一历史文献?请举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个事例加以说明。(4分)
(3)图3反映了部分西方人的印象,认为中国是强大而邪恶的,美国经济受制于中国经济。
试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
(4)“美国经济受制于中国经济”这种观点正确吗?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3分)
材料一 18世纪初期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印象

材料二 19世纪末的中国印象与《辛丑条约》内容

图27-2 瓜分中国
材料三 21世纪初部分西方人的中国印象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初期西方人把中国称为“巨人中国”的原因。(6分)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哪些政治现象?(4分)对此,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应对,各种救国活动先后展开。若你要了解其中的某一活动,可以查阅当时哪一历史文献?请举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个事例加以说明。(4分)
(3)图3反映了部分西方人的印象,认为中国是强大而邪恶的,美国经济受制于中国经济。
试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
(4)“美国经济受制于中国经济”这种观点正确吗?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3分)
2.
(历史)(1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不同。
②包括第四等级的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
③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与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 ①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②……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③……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次改革在对待等级划分、官吏任免和对工商业的态度等问题的处理方式上各有何不同?(12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两者不同的处理方式分别产生了哪些不同影响?(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不同。
②包括第四等级的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
③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与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 ①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②……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③……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次改革在对待等级划分、官吏任免和对工商业的态度等问题的处理方式上各有何不同?(12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两者不同的处理方式分别产生了哪些不同影响?(4分)
2.单选题- (共6题)
4.
1974年5月,为了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和中央军委决定从东海舰队抽调3艘导弹护卫舰支援南海舰队。由于战事紧急,中国舰队决定“直接通过台湾海峡”。按照蒋介石的命令,长期控制台湾海峡的国民党海军舰队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向我海军舰队亮起“请通过”的信号。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
A.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主张 |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C.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
D.与共产党根本利益一致 |
5.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 | B.中国经济建设蒸蒸日上 |
C.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 D.中国实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
6.
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A. 不结盟运动 B. 联合国
C. 世界贸易组织 D. 欧洲联盟
A. 不结盟运动 B. 联合国
C. 世界贸易组织 D. 欧洲联盟
7.
1793年英使来华觐见乾隆,两国互赠礼品,清单如下:
两份礼单反映了英、中两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差异是
国家 | 礼单 |
英国 | 天体运行仪、望远镜;座钟一架、奇巧椅一对;毛瑟枪、连珠枪、铜炮、榴弹炮数门、军舰模型;英国的土特产若干 |
中国 | 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 |
两份礼单反映了英、中两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差异是
A.英国轻工业发展快,中国农业高度发达 |
B.英国军事工业发达,中国手工业繁荣 |
C.英国天文成就突出,中国市民生活丰富 |
D.英国进入工业文明,中国处在农耕社会 |
8.
“它的历史从侧面展示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同时也展示了元代中国有文化修养的精英阶层在促进这种相互作用时的新作用。”这里的“它”最有可能指
A.文人山水画 | B.杂剧 | C.昆曲 | D.京剧 |
3.选择题- (共5题)
11.— Sam, how do you like the grammar book?
— Oh, I love it very much because it is so practical.
12.— Sam, how do you like the grammar book?
— Oh, I love it very much because it is so practical.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