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1.
读日本山脉、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日本的地形特征是
【小题2】关于日本河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3】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年降水量多达3 000毫米,而濒临日本海沿岸的地区年降水量较少。影响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4】日本多地震是因为它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处,这两大板块是
【小题5】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强烈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对日本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这主要是因为该国的城市和工业区多分布在
【小题6】属于日本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小题1】日本的地形特征是
A.以山地为主 | B.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
C.山地分布在日本的南部 | D.地势北高南低 |
A.流速平稳 | B.流域面积小 |
C.河流短小 | D.流量季节变化大 |
A.纬度位置 | B.经度位置 | C.海陆位置 | D.地形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
C.亚欧板块和大西洋板块 | 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
A.太平洋沿岸 | B.日本海沿岸 | C.内陆地区 | D.日本境外 |
A.海运便利 | B.人口稀少 | C.资源匮乏 | D.国土面积狭小 |
2.
读甲、乙两个国家部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国
【小题2】甲、乙两国出口量都较大的农产品是
【小题3】世界微电子工业中心——硅谷位于
【小题4】以下动物,甲国特有的是


【小题1】甲、乙两国
A.同在东半球 | B.都为发展中国家 |
C.同临太平洋 | D.都以黄种人为主 |
A.小麦 | B.稻谷 |
C.咖啡 | D.天然橡胶 |
A.悉尼 | B.堪培拉 | C.圣弗朗西斯科 | D.洛杉矶 |
A.![]() | B.![]() |
C.![]() | D.![]() |
3.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反映出美国农业的特点是
【小题2】美国玉米带主要分布在
【小题3】图中小麦区分为两部分,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4】乳畜带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图中反映出美国农业的特点是
A.以畜牧业为主 |
B.农业地区生产专业化 |
C.大量进口农产品 |
D.耕地主要集中在西部 |
A.中部平原地区 | B.密西西比河下游 |
C.五大湖沿岸 | D.西部山区 |
A.热量 | B.降水 | C.土壤 | D.动物 |
A.市场广 | B.土壤肥 | C.工业落后 | D.人口少 |
4.

【小题1】两条航线均未经过( )
【小题2】“冰上丝绸之路”与传统航线相比( )
【小题3】俄罗斯邀请中国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有利于( )
①优化中俄两国自然环境
②有助于推进北极航道开发
③北极生物资源得到保护
④增进旅游、科考等多方位合作
所谓“冰上丝绸之路”就是穿越北冰洋,连接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北极航道。下图中航线 A 为传统航线,航线 B 为北极航线。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两条航线均未经过( )
A.苏伊士运河 | B.马六甲海峡 |
C.巴拿马运河 | D.白令海峡 |
A.更加节约成本 | B.补给更方便 |
C.通航时间更长 | D.气候条件更优越 |
①优化中俄两国自然环境
②有助于推进北极航道开发
③北极生物资源得到保护
④增进旅游、科考等多方位合作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5.

【小题1】探险队在途中可能遭遇到的自然灾害是
【小题2】小说里有如下描述:“10月 30日” 太阳在热雾中升起,苦的是草原里没有可蔽荫的地方干渴的探险队终于找到一个有淡水河流汇入的盐湖,但却发现“湖水完全干涸了”。这个盐湖可能位于( )
【小题3】①地和③地气候和景观迥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率领探险队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探险队在10月到达南美大陆,沿着南纬370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依次途经图中的 ①、②、③、④四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探险队在途中可能遭遇到的自然灾害是
A.①——寒潮冻害 | B.②——地震灾害 |
C.③——暴雨洪涝 | D.④——沙尘暴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纬度位置 | B.半球位置 | C.地形 | D.季风 |
2.解答题- (共4题)
6.
读图“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一批丝绸、茶叶、陶瓷等货物从泉州出发, 途经东海→南海→A _________海峡→印度洋→红海→B_________运河→地中海运往威尼斯, 该运输线路起点位于_________洲,终点位于_________洲。
(2)甲所在区域最主要的能源资源是_______。该能源集中分布在_______湾及其沿岸地区。
(3)图中新加坡的气候类型是______。 而内罗毕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1)一批丝绸、茶叶、陶瓷等货物从泉州出发, 途经东海→南海→A _________海峡→印度洋→红海→B_________运河→地中海运往威尼斯, 该运输线路起点位于_________洲,终点位于_________洲。
(2)甲所在区域最主要的能源资源是_______。该能源集中分布在_______湾及其沿岸地区。
(3)图中新加坡的气候类型是______。 而内罗毕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7.
某地理探究小组对“欧洲西部和东南亚地区农业差异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合材料,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1)东南亚地区水稻种植的气候优势条件:_________;欧洲西部发展畜牧业的气候优势条件:_________。
(2)说出除气候因素外,影响这两个地区农业发展的其它自然因素_________。
材料 欧洲西部和中南半岛地形示意图和两地气候统计图

(1)东南亚地区水稻种植的气候优势条件:_________;欧洲西部发展畜牧业的气候优势条件:_________。
(2)说出除气候因素外,影响这两个地区农业发展的其它自然因素_________。
8.
图甲和图乙是某校同学在地理探究学习中绘制的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卡通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想说明国家在“五带”中的位置, 两图中需要共同添加_________线
(2)读图甲澳大利亚的海陆位置特点是东临太平洋,西临_________;与之相比,图乙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在大陆东侧补充_________。
(3)从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综合分析,澳大利亚和巴西两个国家中,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是_________;以森林和草原为主的国家是_________;沙漠广布的国家是_________。
(3)两国的人口和城市都集中在国家的__________部,共同原因是那里不仅沿海,且纬度较低,________(自然)条件较适合人居住。

(1)如果想说明国家在“五带”中的位置, 两图中需要共同添加_________线
(2)读图甲澳大利亚的海陆位置特点是东临太平洋,西临_________;与之相比,图乙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在大陆东侧补充_________。
(3)从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综合分析,澳大利亚和巴西两个国家中,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是_________;以森林和草原为主的国家是_________;沙漠广布的国家是_________。
(3)两国的人口和城市都集中在国家的__________部,共同原因是那里不仅沿海,且纬度较低,________(自然)条件较适合人居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