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二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495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30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戏谑(xuè)   着落(zháo)  炽热(chì)   相形见绌(chù)
B.殷红(yān)   遒劲(qiú)   斫痕(zhuó)  廓然无累(lěi)
C.吮吸(shǔn)  沙砾(lì)    埋怨(mán)   翘首企盼(qiào)
D.剖开(pōu)   哽咽(yàn)   胆怯(qiè )  鳞次栉比(zhì)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天层林尽染是热闹的,但会欣赏层次丰富的绿意,更可得闹中取静之妙。
B.网传天然气要涨价,争先恐后前往燃气公司营业厅购气的市民济济一堂。
C.朝鲜不顾世界各方坚决反对,再次进行核实验,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的轩然大波。
D.最近,社会治安状况有了很大的好转,街头上公共设施被破坏,金属构件不翼而飞的现象得到了遏制。
3.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位老艺术家的表演,可以说已经达到惟妙惟肖、出神入化的境界。
B.由长沙制造的全国首款“高性能3D激光打印机”,15天销售量已超出30台左右。
C.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
D.每逢节假日,他常常丢下工作和妹妹到公园玩耍。
4.
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09年7月11日,我国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一代大师季羡林永远地走了。
①就像孔夫子、胡适这些人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几十万字或几百万字的作品
②带走了大师的遗憾
③这些大师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
④却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感动
⑤但他们关于教育、文化、哲学的思想却在无形中影响着整个民族
⑥为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指明方向
A.②④③⑥①⑤B.②⑤①④③⑥C.③①⑥④②⑤D.⑥①⑤③②④
5.
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芦花荡》——小说——孙犁——当代小说家
B.《雨说》——诗歌——郑愁予——台湾诗人
C.《谈生命》——散文——冰心——现代作家
D.《威尼斯商人》——戏剧——莎士比亚——俄国剧作家

2.字词书写(共1题)

6.
根据拼音写汉字,将所填汉字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zào    xiè dǐ
渎 周道如

3.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小题1】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中“冰雪”一词表明梅生长在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里。
B.诗中运用类比的手法突出梅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赞,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间。
C.这首诗的写景和抒情,平实却富有韵味。
D.作者在诗的结尾处,点明了主旨。
【小题2】作者通过对梅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一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曰:‘大雪应候,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ó搏):跌倒。③应候:顺应时令。

【小题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
B.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
C.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
D.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苦支备______
(2)臣之__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2)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小题4】从选文看,齐王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小题5】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5.现代文阅读(共3题)

9.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下列小题。
爱在身后二十米
郝金红
①读初中时,家离学校有十几里的山路,那时又没自行车可骑,全靠一双脚板走。
②第一天上学时,我起得很早,父亲也跟着起床了。他收拾利索了,就在一旁等我。“你起来干什么?”我问他。“黑漆漆的夜,我送你一段!”父亲指着外面漆黑的夜。“不用了,我都这么大了,又不是小孩子,我不怕的!”青春年少的我,在父亲面前表现得像个大人。况且,与我一同上学的,还有同村的小栓,两个大男人,不就是走山路吗,有啥怕的?
③面对我的拒绝,父亲迟疑了一会儿,“那好吧,我等你走后,把院门关一下!”我背起书包,挺起胸脯,在父亲面前昂着头走出了院门。小栓已在村口等我。我望着外面漆黑的一片,心里还真有点害怕。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要走这么长的一段山路。“你怕不怕?”我问小栓。“怕?有啥怕的?我们有两个人呢。”小栓的声音不大,但我听得出来,他一定和我一样,在假装勇敢。
④我们出发了。黑漆漆的夜,天边悬挂着两三颗孤星,阵阵山风吹过,让人不寒而栗。偶尔有一两声动物的嚎叫传来,尖锐而凄厉。我和小栓不禁加快了脚步,只想尽快走完这段低凹不平又特别漫长的山路。“要是有大人送我们一阵就好了!”小栓在后面低声嘀咕。是啊,现在我真的后悔刚才为什么要拒绝父亲的好意。我想象着此刻父亲就在我的身后,但我不敢回头看,只顾着埋头往前疾走。等我们走到学校,早已是大汗淋漓。
⑤这样的时光持续了三年。但每一天上学,父亲必定要跟我一同起床,他有时甚至起得比我还早。自从我拒绝他送我之后,他再也没说过这类的话,只是说等我走后,关好院门,再也没有别的什么。直到有一天,我才知道父亲对我撒了谎。
⑥初三毕业,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县城的师范。父亲显得特别兴奋,他邀我下河去洗澡,我这次没有拒绝。当父亲脱下长裤的一刻,我瞥见他的右腿上,有一块长长的伤疤,像一只黝黑的壁虎伏在腿上,特别的刺眼。“爹,你的腿啥时弄伤的?”父亲迟疑了一阵,呵呵一笑:“那次上山砍柴,让树枝给刺的,没事,庄稼人嘛,哪没个小伤小疤的,早就好了。”父亲说得那样自然,我信了。
⑦但随后不久,母亲和我聊天时,无意中说到了父亲的那个伤疤:“你爹一天早上送你去学校,让猎人的套弓给夹着了,淌了不少的血,好几个星期才好呢。”“送我?爹送过我?”我惊讶地向母亲求证。“是啊,你爹不让我对你说,上初中那会儿,他一直在送你,为了不让你发现,他就远远地跟在你后面。他还说,离你二十米远,既能看到前面的你,又不会被你发现。送你三年,你爹呀,都总结出经验来了。”母亲说得自然,我的心却在流血,为自己曾经的固执和无知。
⑧那一刻,我的脑海里闪现出这样的画面:漆黑的夜,两个少年行走在狭长的山路上,在他们身后的二十米处,一位老农在悄无声息地跟着,他是那么的小心翼翼……
⑨一直固执地以为自己是多么勇敢,不曾想却辜负了父亲的那颗慈爱的心。这一生,只要我们还行走在人生崎岖的山路上,父亲就会一直紧紧地跟在我们身后二十米,直到他再也迈不动脚步的时候……
【小题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标点符号在内不超过30字)
【小题2】文章以“爱在身后二十米”为题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理解。
【小题3】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黑漆漆的夜,天边悬挂着两三颗孤星,阵阵山风吹过,让人不寒而栗。偶尔有一两声动物的嚎叫传来,尖锐而凄厉。
②当父亲脱下长裤的一刻,我瞥见他的右腿上,有一块长长的伤疤,像一只黝黑的壁虎伏在腿上,特别的刺眼。
【小题4】文章是如何刻画父亲这一形象的?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小题5】文章第⑦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表达效果?
10.

“微信控”们请抬抬头

①不管是亲戚吃饭还是朋友聚会,常常是几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但彼此之间都不说话,只自顾自低着头摆弄手机,不停地微信、语音、自拍、刷屏。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信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微信像一块吸引力巨大的免费蛋糕,吸引了众多的勤劳的“低头族”。控,出自日语“コン(kon)”,取complex(情结)的前头音,指极度喜欢某样东西的人。“微信控”,就是有微信情结的人。

②微信作为一种网络社交工具,刚一问世就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利用手机上安装的微信,可以做到及时沟通、聊天、随时发布自己的状态。每天到“朋友圈”里逛一逛,不仅能了解亲朋好友的资讯,还能看到各种信息,给生活带来了便利。它更满足了人们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关注与被关注。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生存的需要获得满足时,就需要满足更高层次的要求。而归属感、认同和自我实现都是较高层次的需求。“微信控”正是通过“晒”来让朋友们找到谈资、了解近况,得到朋友认同和关注来满足这些高层次需求。

③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过度依赖微信,每天沉迷于“刷朋友圈”“狂点赞”,熬夜玩微信,甚至一天不玩微信就会出现烦躁、空虚等反应。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成为网络中的社交高手,现实社交的“低能儿”。

④另外,经常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对视力也会造成伤害。据调查显示,青少年出现近视的原因中85%到90%是因为用眼过度。近视的患者,绝大部分天天接触电子产品,而且每天玩半个小时以上。眼睛的泪膜层遭到破坏,导致泪液分泌减少,从而出现干眼症。长时间低头玩手机还会出现颈椎椎间盘突出、后颈部肌筋膜炎等病症,导致颈后部肌肉和韧带牵拉劳损。

⑤如何才能降低对微信的依赖度呢?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网络工具之所以被研发出来,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类,而不是用来控制人类;其次,应强制自己合理有度地使用网络工具,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与周围人的面对面交流上;另外,加强体育锻炼也可帮助减弱“微信控”。

【小题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2】“微信控”有哪些危害?
【小题3】第④段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小题4】近期,姐姐成了“微信控”,“晒”“刷”不断。她说:“手头工作不忙的时候就会拿出手机浏览一下微信,如果不看一眼,总觉得少点什么。”请你运用上文中的知识,分析导致姐姐如此现状的心理原因,并写一段话劝劝她降低对微信的依赖度。
11.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
当一匹被鞭打的马
禹正平
①耕柱子是墨子的门徒。一天,墨子授课时,一只小鸟停在窗外的柳树上婉转鸣啼,弟子们纷纷向外张望,耕柱子也随之瞅了一眼。事后,墨子却单独严厉地责骂了他。耕柱子感到很难过,觉得受到很大的委屈,抱怨说:“我犯的错误并不比别人多,却遭到老师这样严厉责难。”墨子听到之后,问他:“假如你要驾驭马和牛上太行山,你会选择鞭打马还是鞭打牛?”耕柱子回答:“我当然要鞭打马。”墨子又问:“为什么要鞭打马而不鞭打牛呢?”耕柱子回答:“因为马儿跑得快,才值得鞭打,这种能力是牛不具备的。”于是,墨子告诉他说:“我责骂你正因为你像马而不像牛,你值得批评呀!”其实,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离不开外来的鞭策。有时是一句苛刻的责备,有时是一次严厉的惩罚,有时甚至是一些鸡蛋里挑骨头的吹毛求疵。
②在个人的成长道路上,面对苛刻的责备,不要一味地觉得委屈,更不能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应该感激愿意指责你的人,是他使你看到自己的不足。试想,若不是关心你,期待你下次做得更好,怎么会批评你呢?正因为在批评者眼中,你是“值得被鞭打的马”,所以才会批评你。因此,面对各种责备,应该坦然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行动来回报关心和爱护你的人。
③有时候,遭遇特别严厉的惩罚,说明你是一个可造之才,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人,是一个值得批评帮助的人。如果一遇到处罚,就极力进行辩解,只找客观因素,不找自身原因,一次两次还可原谅,次数多了,别人便会对你失去信心,你也就失去了提高自己的机会。一个优秀人才的成长,必须经受住各种考验,忍受各种委屈,才能完善自我。
④有时候,遭遇那些鸡蛋里挑骨头的吹毛求疵,说明你已具备了相当的素质和能力,但还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而这些挑剔给了你一个臻于至善的机会,帮助完善你的人格、增加你的内涵,使你每临大事有静气。
⑤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面对严苛的鞭策,只一味地感到委屈,继而意志消沉,慢慢地变得平庸;另外一些人,在鞭打中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将鞭策化为动力,扬蹄奋进,勇敢地登上人生的顶峰。
⑥选择当一匹被鞭打的马,还是当一只不被鞭打的牛,将是你人生辉煌与平庸的分水岭。
(摘自2014年3月29日《光明日报》)
【小题1】开头引用墨子严厉批评耕柱子的故事,作用是什么?
【小题2】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3】第②③④段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小题4】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5】同样是讲“鞭马”的道理,下面材料能否作为本文论据?请说明理由。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12.
综合性学习。
(1)我国东汉的文字学家许慎分析汉字的构造,有“六书”之说,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根据我们的汉字知识,看看下面在文中列举的两个汉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
①颔(_________)     ②休(__________)
(2)请根据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漫画,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字数不超过80字。

7.作文(共1题)

13.
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自己家的窗户脏了。

要求:理解上面内容,紧扣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除诗歌外,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2)题目:镶嵌在

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