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马丁·路德·金生平活动大事年表:
1929年,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
1954年,就任南部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牧师。
1955年,为反对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的规定,领导蒙哥马利市黑人抵制乘坐公共汽车长达一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该市在交通工具上的种族隔离非法。
1957年,当选为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主席,成为南方反对种族歧视运动的领导人。
1960年,在多地领导以“入坐”等方式反对餐馆、图书馆、电影院实行种族隔离的抗议活动,被捕入狱。
1963年,在种族歧视最严重的伯明翰进行抗议活动。
1963年,领导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万人参加的“为工作和自由向华盛顿进军”的大游行。不久,国会通过有利于黑人的民权法案,其中包括“保证一切人平等地进入公共设施”等内容。
1965年,在赛尔马领导争取黑人公平选举权的和平游行。
1966年,领导反对芝加哥学校种族隔离的活动。
1968年,遇刺身亡。
——摘编自C.S.金《自由之梦》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变化。(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马丁·路德·金在黑人民权运动中的作用。(6分)
马丁·路德·金生平活动大事年表:
1929年,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
1954年,就任南部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牧师。
1955年,为反对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的规定,领导蒙哥马利市黑人抵制乘坐公共汽车长达一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该市在交通工具上的种族隔离非法。
1957年,当选为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主席,成为南方反对种族歧视运动的领导人。
1960年,在多地领导以“入坐”等方式反对餐馆、图书馆、电影院实行种族隔离的抗议活动,被捕入狱。
1963年,在种族歧视最严重的伯明翰进行抗议活动。
1963年,领导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万人参加的“为工作和自由向华盛顿进军”的大游行。不久,国会通过有利于黑人的民权法案,其中包括“保证一切人平等地进入公共设施”等内容。
1965年,在赛尔马领导争取黑人公平选举权的和平游行。
1966年,领导反对芝加哥学校种族隔离的活动。
1968年,遇刺身亡。
——摘编自C.S.金《自由之梦》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变化。(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马丁·路德·金在黑人民权运动中的作用。(6分)
2.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霍布斯将国家比喻为保障社会统治的实施和人们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人工机器。霍布斯提出“自然状态”学说,他把自然状态解说为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的“自然权利”的运用,势必使得自然状态成为一种“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的“战争”的状态,这极其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于是霍布斯又提出,统治者(“元首”)不属于订契约的一方,因此其行动自由,不受任何约束,享有绝对权力,臣民对之则要绝对服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有任何反抗的表示。
——摘编自霍布斯的《利维坦》的第二部分《论国家》
材料二 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与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之外,使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唯一办法,是同其它人协议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洛克《政府论》(1689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霍布斯的主要观点并简要评价。(7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洛克对霍布斯的社会契约学说有何修正和发展。为防止人民不“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洛克又提出了哪些政治原则。(8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霍布斯将国家比喻为保障社会统治的实施和人们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人工机器。霍布斯提出“自然状态”学说,他把自然状态解说为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的“自然权利”的运用,势必使得自然状态成为一种“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的“战争”的状态,这极其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于是霍布斯又提出,统治者(“元首”)不属于订契约的一方,因此其行动自由,不受任何约束,享有绝对权力,臣民对之则要绝对服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有任何反抗的表示。
——摘编自霍布斯的《利维坦》的第二部分《论国家》
材料二 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与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之外,使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唯一办法,是同其它人协议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洛克《政府论》(1689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霍布斯的主要观点并简要评价。(7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洛克对霍布斯的社会契约学说有何修正和发展。为防止人民不“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洛克又提出了哪些政治原则。(8分)
2.论述题- (共2题)
3.
(25分)规范应用史学方法,是历史学科的特性决定的,也是防止历史学习和研究中出现武断、附会和诈伪的有效武器。
方法一:提取史料信息
西安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唐朝时称长安,长安城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1)唐代长安城面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朝文明的特点,请选择恰当的图文材料论述唐朝文明的特点。(12分)
方法二:辨析正谬与真伪
谋求日本国民之安全,同享万邦共荣之乐,这乃是皇祖皇宗之遗范,也是朕所眷眷不忘者。此前日本帝国之所以向英美两国宣战,实亦为谋求日本的政治经济自立和东亚地区的安定,至如侵害别国主权,侵犯别国领土,固非朕的意愿。然而交战已历四年,虽然陆海军将士勇敢善战,政府和官员励精图治,一亿国民克已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再加上敌方最近使用残酷的炸弹(原子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此朕所以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裕仁《终战诏书》(1945年8月15日)
注:“联合公告”即中美英三国联合发布的《波茨坦公告》,该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2)阅读材料,指出《终战诏书》中违背历史事实的表述。(10分)任选其中一条予以批驳。(3分)
方法一:提取史料信息
西安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唐朝时称长安,长安城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1)唐代长安城面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朝文明的特点,请选择恰当的图文材料论述唐朝文明的特点。(12分)
方法二:辨析正谬与真伪
谋求日本国民之安全,同享万邦共荣之乐,这乃是皇祖皇宗之遗范,也是朕所眷眷不忘者。此前日本帝国之所以向英美两国宣战,实亦为谋求日本的政治经济自立和东亚地区的安定,至如侵害别国主权,侵犯别国领土,固非朕的意愿。然而交战已历四年,虽然陆海军将士勇敢善战,政府和官员励精图治,一亿国民克已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再加上敌方最近使用残酷的炸弹(原子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此朕所以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裕仁《终战诏书》(1945年8月15日)
注:“联合公告”即中美英三国联合发布的《波茨坦公告》,该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2)阅读材料,指出《终战诏书》中违背历史事实的表述。(10分)任选其中一条予以批驳。(3分)
3.简答题- (共2题)
5.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张居正(1525—1582年)于明神宗万历年间,连续10年担任内阁首辅,期间他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整顿。尤其在内政方面,他上疏请行,提出著名的考成法,方针是“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在他的奏书中有如下两条:
其一,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并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作底册,另一本送六科,最后一本呈内阁。
其二,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每完成一件须登出一件,反之必须如实申报,否则以违罪处罚;六科亦可根据账簿登记,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同样亦依账簿登记,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上述做法改变了过去三年考察一次地方官、六年考察一次京官的规定,把考察官吏与限时办结事务相结合,并依事务办理情况追究责任人。
——摘编自《张居正传》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考成法”的主要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考成法”的主要作用及对今天廉政建设的启示。(9分)
材料张居正(1525—1582年)于明神宗万历年间,连续10年担任内阁首辅,期间他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整顿。尤其在内政方面,他上疏请行,提出著名的考成法,方针是“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在他的奏书中有如下两条:
其一,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并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作底册,另一本送六科,最后一本呈内阁。
其二,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每完成一件须登出一件,反之必须如实申报,否则以违罪处罚;六科亦可根据账簿登记,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同样亦依账簿登记,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上述做法改变了过去三年考察一次地方官、六年考察一次京官的规定,把考察官吏与限时办结事务相结合,并依事务办理情况追究责任人。
——摘编自《张居正传》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考成法”的主要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考成法”的主要作用及对今天廉政建设的启示。(9分)
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为了保障马来半岛作战的侧背安全,切断援蒋路线,加大对印度和中国的压力,日军对缅作战。1942年1月,日军进攻緬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印派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漢、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中国战争史》
材料二:斯大林格勒之战,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红色凡尔登”之名已传遍于世界。这个比拟并不适当,今天的斯大林格勒之战,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凡尔登来,有性质的不同。……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及法西斯战争的特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远征军出固作战的原因和影响。
(2)依据材料二,比较斯大林格勒战收与凡尔登战役的异同。
材料一:为了保障马来半岛作战的侧背安全,切断援蒋路线,加大对印度和中国的压力,日军对缅作战。1942年1月,日军进攻緬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印派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漢、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中国战争史》
材料二:斯大林格勒之战,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红色凡尔登”之名已传遍于世界。这个比拟并不适当,今天的斯大林格勒之战,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凡尔登来,有性质的不同。……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及法西斯战争的特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远征军出固作战的原因和影响。
(2)依据材料二,比较斯大林格勒战收与凡尔登战役的异同。
4.单选题- (共5题)
7.
威廉·布莱克斯通在其《英国法释义》中阐述当时英国立法系统时说:“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宪法赋予国王‘否决’权力而非‘决定’权……君主毫无权力胡作非为,而只是‘防止’胡作非为。当既定法律提出时,君主不得自始就擅作变动,但可以同意或反对两院提出和赞同的变动。”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者主张严格限制王权 |
B.英王和议会关系“均衡” |
C.国王可以批准议会法案 |
D.当时英王已“统而不治” |
8.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把晚清的历史变化理解为“庞大中央帝国在西方文明不断强大的冲击下被迫做出的笨拙的、充满惰性的回应,从而使中国在十九世纪的经历成了一出完全的悲剧,成了一次确是巨大的、史无前例的崩溃和衰落的过程”。费正清之所以得出上述结论,其价值取向是
A.内外因辩证观点 | B.西方中心观点 |
C.文化全球化观点 | D.文化多元化观点 |
9.
1877~1882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书清政府请求新疆建省。他指出:“自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由此可见,左宗棠认为
A.西北稳定,为新疆建省提供有利条件 |
B.新疆建省令分裂势力无隙可乘 |
C.新疆应该与蒙古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
D.新疆对于京师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
10.
(题文)起义后彼得格勒军事委员会发布的《关于临时政府被推翻的通告》说“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后来有调查说当晚共伤亡6人。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坦言:“当时只死了一个人”,米高扬则说:“事实上,十月革命几乎是和平完成的。”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包围农村战略的胜利 | B.临时政府失去社会的支持 |
C.两个政权并存有利于革命 | D.列宁准确判断了俄国形势 |
11.
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列对他们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从自然现象探寻世界本原 |
B.力图理性地认识人和世界 |
C.理念世界才是真实永恒的 |
D.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 |
5.选择题- (共3题)
13.以下四个命题中:
①某地市高三理科学生有15000名,在一次调研测试中,数学成绩 服从正态分布 ,已知 ,若按成绩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100分试卷进行分析,则应从120分以上(包括120分)的试卷中抽取15分;
②已知命题 , ,则 , ;
③在 上随机取一个数 ,能使函数 在 上有零点的概率为 ;
④在某次飞行航程中遭遇恶劣气候,用分层抽样的20名男乘客中有5名晕机,12名女乘客中有8名晕机,在检验这些乘客晕机是否与性别有关时,采用独立性检验,有97%以上的把握认为与性别有关.
0.15 | 0.1 | 0.05 | 0.025 | |
2.072 | 2.706 | 3.841 | 5.024 |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2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