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215年,英国贵族迫使英王约翰签署了著名的《大宪章》。该文件保障贵族的利益,并特别规定,国王除非得到王国的一致同意,否则不得增加税收。如欲增加,必须发起召集由主教和贵族组成的会议进行讨论。
——据钱乘旦《英国通史》整理
(1)有人认为,《大宪章》中关于税收的规定构成了一种传统,影响了后来的英、美革命。结合具体史实分别加以说明,并指出该传统的实质。(4分)
光荣革命前,英国的政治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1.国王掌握行政、司法权;议会掌握立法与财政权;但国王经常侵犯议会的权力。
2.由国王任命、执行国王命令的大臣只对国王负责;议会无权干涉国家行政事务。
——马世力《世界史纲》
(2)分析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制度所发生的变化,并概括这种变化过程的特点。(4分)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3)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表格:(6分)
观点 | 对应的美国政治制度或事件 |
它(美国)是废除了君主制度的第一个大国 | |
| 实行联邦制度 |
它以一部重要文件作为国家基本的和永久的法律 | |
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一份奏折中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每年贩运湖丝并绸缎等货,自二十余万至三十二三万斤不等。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至少之年,亦买价至(白银)三十余万两之多。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根据材料,概括18世纪中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背景。
2.单选题- (共36题)
A.古代雅典 | B.罗马共和国 |
C.罗马帝国 | D.大革命时期的法国 |
A.当时英国还没有建立民主政治 | B.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 |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没有掌权 | D.当时英国由封建贵族统治 |
A.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
B.追求平等自由的政治生活 |
C.主张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 |
D.满足了农民最迫切的愿望 |
A.太平天国运动 | B.洋务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抗日战争 |
A.1934 | B.1935 | C.1936 | D.1937 |
A.九一八事变后 | B.华北事变后 |
C.卢沟桥事变后 | D.百团大战时 |
A.《新民主主义论》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
A.“自沪上工厂勃兴,入厂工作所得较丰,故妇女辈均乐就焉” |
B.“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家庭所织之布)三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 |
C.“近虽机器纱布盛行,家人衣着仍有自纺自织者” |
D.“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

A.金银、玉米、烟草等 |
B.枪支、玻璃等 |
C.黄金、象牙等 |
D.茶叶、丝绸、瓷器等 |
A.西班牙葡萄牙 | B.葡萄牙西班牙 | C.英国荷兰 | D.荷兰英国 |
时期 | 迁出总人数 | 迁至他乡种田人数 | 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
1820—1849 | 29 | 29 | 0 |
1850—1879 | 72 | 15 | 49 |
该表反映出这一地区在鸦片战争以后
A.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B.宗法社会遭到破坏 |
C.农业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
A.自然经济在外国资本主义冲击下解体 |
B.商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
C.民族工业在外国资本主义刺激下产生 |
D.家庭纺织业得到较快的发展 |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十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 |
B.大跃进运动使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 |
C.导致1959~1961年粮食产量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 |
D.1961年后粮食生产的恢复得益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
A.伏尔泰《哲学通信》 | B.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
C.卢梭《社会契约论》 | D.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
A.理性主义占据主导 |
B.人文主义流行 |
C.宗教改革正在进行 |
D.无神论已经兴起 |
A.人文主义 |
B.“因信称义” |
C.“先定论” |
D.理性主义 |
①研究范围广泛,被誉为“将哲学从天上带回人间”
②创建吕克昂学园,提倡“中庸之道”
③其学说在文艺复兴时期受到人文主义者的推崇
④其学说在17世纪受到伽利略等人的挑战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文艺复兴 | B.宗教改革 | C.英国革命 | D.启蒙运动 |
A.希腊城邦时代 | B.文艺复兴时代 |
C.宗教改革时代 | D.启蒙运动时代 |
A.“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
D.“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 |
A.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 | B.经世致用的学风 |
C.追求个性自由的主张 | D.唯物主义的思想 |
①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 ②精简机构,裁汰冗员
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④选派学生到国外留学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A.查理一世统治时期 | B.克伦威尔统治时期 |
C.詹姆士二世统治时期 | D.玛丽和威廉统治时期 |
3.选择题- (共19题)
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与x轴的一个交点A在点(﹣3,0)和(﹣2,0)之间,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
①4ac﹣b2<0;
②若点(x1,y1)在抛物线上,且x1≠﹣1,则有a﹣ax12>bx1+b;
③a+b+c<0;
④点M(x1,y1)、N(x2,y2)在抛物线上,若x1<x2,则y1≤y2,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与x轴的一个交点A在点(﹣3,0)和(﹣2,0)之间,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
①4ac﹣b2<0;
②若点(x1,y1)在抛物线上,且x1≠﹣1,则有a﹣ax12>bx1+b;
③a+b+c<0;
④点M(x1,y1)、N(x2,y2)在抛物线上,若x1<x2,则y1≤y2,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与x轴的一个交点A在点(﹣3,0)和(﹣2,0)之间,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
①4ac﹣b2<0;
②若点(x1,y1)在抛物线上,且x1≠﹣1,则有a﹣ax12>bx1+b;
③a+b+c<0;
④点M(x1,y1)、N(x2,y2)在抛物线上,若x1<x2,则y1≤y2,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给出下列命题及函数y=x与y=x2和的图象:
①如果>a>a2,那么0<a<1;
②如果a2>a>,那么a>1或﹣1<a<0;
③如果>a2>a,那么﹣1<a<0;
④如果a2>>a,那么a<﹣1.则( )
给出下列命题及函数y=x与y=x2和的图象:
①如果>a>a2,那么0<a<1;
②如果a2>a>,那么a>1或﹣1<a<0;
③如果>a2>a,那么﹣1<a<0;
④如果a2>>a,那么a<﹣1.则( )
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1,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
①ac<0;②2a+b=0;③4a+2b+c>0;④对于任意x均有ax2+bx≥a+b.
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1,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
①ac<0;②2a+b=0;③4a+2b+c>0;④对于任意x均有ax2+bx≥a+b.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36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