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492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7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和书写都错误的一项是。 ( )
A.三棱(líng)镜   亵(xiè)渎 忧(yōu)柔寡断 以身殉(xùn)职
B.秀颀(qí) 花卉(huì) 虚与委蛇(yí) 拈(niān)轻怕重
C.啁啾(zhōujiū)  裨(bì)益 海市蜃(shèn)楼    纵横绝(jué)荡
D.晕(yùn)圈 旁骛(wù) 强聒(guā)不舍 摩肩接踵(zhǒng)
2.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正确的一项是。    ( )
A.辩论赛上,李明引经据典,夸夸其谈,最终毫无悬念地夺得“最佳辩手”称号。
B.诗句“石破天惊逗秋雨”创设出神奇绝妙的意境,确是妙手偶得。
C.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很大。
D.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B.在创建“书香校园”活动中,专门开辟了“走进经典名著”、“我与文学巨匠对话”等专题栏目。
C.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D.“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②①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③①②
5.
下列文言语段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A.圮:倒塌B.焉:句末语气词C.阅:经历D.棹:划船

2.诗歌鉴赏(共1题)

6.
《柳》    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小题1】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春景图?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①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县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戚去。
②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③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视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戚,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殊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飚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帝数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十五年,卒官。赠太子太保,简忠介。
【小题1】下面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
B.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
C.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
D.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海瑞为政清廉,都御史从淳安县经过,海瑞对他们的招待都非常简陋,让都御史非常恼怒,但也只能收敛威风离开。
B.明世宗在位时间很久了,不上朝处理政务而斋戒修道,无人阻止,反而迎其所好,只有海瑞独自上疏,却惹得皇帝大怒。
C.海瑞巡视应天府,属吏害怕他的威严,贪污的人全都自动离职而去,那些有权势的也将自家朱漆的大门涂成青色。
D.海瑞推行政令雷厉风行,以致有能力的豪强跑到其他地方去躲避,而奸民乘机告状,世家大姓中不时有被诬陷和冤枉的。
【小题3】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的词
(1)老仆艺蔬自给 艺:______    (2)尝语人曰   语:______
(3)帝数欲召用瑞 数:______    (4)执政阴沮之 阴:______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
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①今天的人可能很难想象18、19世纪的欧洲人是怎样地热爱阅读。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卢梭出生于日内瓦,那里的居民有三分之一从事钟表制造、珠宝加工和纺织业,人民勤劳而衣食颇丰,但不尚奢侈,崇尚自由、理性和良知。工人们在闲暇时常常阅读孟德斯鸠、牛顿等人的著作(这对今天的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卢梭回忆说:“每天吃过晚饭,我们就开始阅读这些书籍,往往通宵达旦。”这位思想家认为,童年时代的这段经历是自己在以后的艰难岁月中没有沉沦的重要原因。
②俄国的天才导演塔可夫斯基也多次谈到阅读经典对他的影响。他说:在我孩提时代,母亲第一次建议我阅读《战争与和平》, 而且于往后数年中,她常常援引书中的章节片段,向我指出托尔斯泰文章的精巧和细致。《战争与和平》于是成为我的艺术学派、艺术品位和艺术深度的标准;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办法阅读“垃圾”,它们给我一种强烈的嫌恶感。
③伟大作品产生的背景已不复存在,现代人又过于世俗化,我们与大师的心灵距离已太远了。但这绝不是拒绝伟大作品的理由。以为自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爬上巨人的肩膀,或者干脆不承认有什么高于或优于自己的巨人存在,这相反的两极也许是许多现代人的通病。
④我想,一个人要想使自己不至沉溺于微不足道的欲望,并发现真正严肃的东西,最好的办法是通过阅读去亲近伟大的心灵,而只从当下的影视中是无法实现这种亲近的。
⑤阅读好书,特别是阅读经典,是通往伟大心灵的最好途径。
【小题1】请说出本文作者阐述的观点。
【小题2】本文第二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是什么?

5.作文(共1题)

9.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征服”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2)字数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