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平定新疆等少数民族贵族叛乱以后,为保证政治上的有效统治,清朝统治者特别提倡迁移内地人民到新疆从事农业开发。清廷以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内地人民完成向新疆的迁徙。1761年,清政府首先实行有组织地移民出关,尔后对落户的农户放宽起课年限,有力地保证了应募农民在迁入地有时间和力量开垦种地,受有组织的移民的吸引和鼓舞,自发迁移进入新疆的人口也与日俱增,移民屯垦取得显著成效。在西南地区,清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汉族手工业者纷纷进入少数民族地区,有的来定居,有的开荒,有的经营木工、金工、石工等手工业,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经济开发。
——摘编自王兴文《试论中国古代西部经济开发政策》
材料二
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美国领土扩张的同时,兴起了大规模的西进运动。一批批移民像潮水般涌入西部地区,一望无际的西部荒原逐步得到开发。最先的移民在西部开拓荒地,建立居民点,发展农业,他们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及日用工业品则完全仰仗东部,这就为东部资本主义工业扩大了国内市场。反过来,西部新农业区的开辟,又为东部城市和工业人口提供了粮食及原料。农业资本主义沿着这条所谓的“美国式道路”,在西部发展起来。总之,美国西进运动的过程,也就是资本主义在北美大陆的横向发展过程。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8世纪至19世纪初清朝西部开发与美国西进运动的特点及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清朝西部开发与美国西进运动共同的历史借鉴。
材料一
在平定新疆等少数民族贵族叛乱以后,为保证政治上的有效统治,清朝统治者特别提倡迁移内地人民到新疆从事农业开发。清廷以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内地人民完成向新疆的迁徙。1761年,清政府首先实行有组织地移民出关,尔后对落户的农户放宽起课年限,有力地保证了应募农民在迁入地有时间和力量开垦种地,受有组织的移民的吸引和鼓舞,自发迁移进入新疆的人口也与日俱增,移民屯垦取得显著成效。在西南地区,清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汉族手工业者纷纷进入少数民族地区,有的来定居,有的开荒,有的经营木工、金工、石工等手工业,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经济开发。
——摘编自王兴文《试论中国古代西部经济开发政策》
材料二
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美国领土扩张的同时,兴起了大规模的西进运动。一批批移民像潮水般涌入西部地区,一望无际的西部荒原逐步得到开发。最先的移民在西部开拓荒地,建立居民点,发展农业,他们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及日用工业品则完全仰仗东部,这就为东部资本主义工业扩大了国内市场。反过来,西部新农业区的开辟,又为东部城市和工业人口提供了粮食及原料。农业资本主义沿着这条所谓的“美国式道路”,在西部发展起来。总之,美国西进运动的过程,也就是资本主义在北美大陆的横向发展过程。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8世纪至19世纪初清朝西部开发与美国西进运动的特点及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清朝西部开发与美国西进运动共同的历史借鉴。
2.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即位之初,耶律德光(辽太宗)即下诏“选遥辇丸帐子弟可任官者”。会同初,得燕云十六州,曾以汉士平素所习之业选拔汉士,治理汉地,得名臣室昉等。会同三年,“东京宰相耶律羽之言渤海相大素贤不法,诏僚佐部民举有才德者代之”。五年,又下诏求直言,选拔有才识者,果奏对称旨,则可擢置高位,表明了广泛延揽人才的愿望。……特别是得燕云十六州后,他更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不以游幸妨农时,禁止扈从扰民和行军践踏禾稼。不但保护十六州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在适宜于耕种的草原地区发展农业。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耶律德光改革的意义。
材料:即位之初,耶律德光(辽太宗)即下诏“选遥辇丸帐子弟可任官者”。会同初,得燕云十六州,曾以汉士平素所习之业选拔汉士,治理汉地,得名臣室昉等。会同三年,“东京宰相耶律羽之言渤海相大素贤不法,诏僚佐部民举有才德者代之”。五年,又下诏求直言,选拔有才识者,果奏对称旨,则可擢置高位,表明了广泛延揽人才的愿望。……特别是得燕云十六州后,他更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不以游幸妨农时,禁止扈从扰民和行军践踏禾稼。不但保护十六州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在适宜于耕种的草原地区发展农业。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概括耶律德光改革的主要措施。(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耶律德光改革的意义。
3.
材料二战期间,大约有百万非洲人被征伍,非洲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从战争中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锻炼。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中期,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然后蔓延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埃及人民1952年革命和1956年反对英、法、以色列武装侵略的胜利,1954年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的开始,摩洛哥、苏丹的独立,是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第一个高潮的主要标志。这一阶段的后期,即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了历史性的亚非会议。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内,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如火如茶地普遍兴起,出现了撒哈拉以南非洲30多个国家实现独立的高潮。
——据杨兴华《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简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非洲独立对非洲、西方列强和世界局势的影响。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中期,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然后蔓延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埃及人民1952年革命和1956年反对英、法、以色列武装侵略的胜利,1954年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的开始,摩洛哥、苏丹的独立,是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第一个高潮的主要标志。这一阶段的后期,即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了历史性的亚非会议。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内,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如火如茶地普遍兴起,出现了撒哈拉以南非洲30多个国家实现独立的高潮。
——据杨兴华《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简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非洲独立对非洲、西方列强和世界局势的影响。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西汉末年,匈奴攻入西域,在西域“敛税重刻”,使“诸国不堪命”,莎车、鄯善等十八国“遣使入侍”,“愿请都护”。东汉明帝派出大军出塞,大败北匈奴,班超屡立战功。战后,他又奉命出使西域诸国。班超率36名随从,首先抵达鄯善。鄯善王对班超使团先热情后冷淡。原来是匈奴使者也到达鄯善活动,使鄯善王莫知所从。班超得知这一情况后,当机立断,夜袭匈奴使团,一举而歼。这次行动促使鄯善王下决心断绝同匈奴的关系,重新和东汉交好。到公元94年,西域南北道终于再次畅通。班超壮年出使,70岁才返回洛阳。班超在西域时,欧亚大陆上几个大帝国同时并存,各国家和地区间的相互往来,那是在所难免的。德国学者斯坦因认为班超对西域的经营使“帝国的声威在全塔里木盆地又树立起来了”。
——根据何芳川《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班超成功出使西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班超经营西域的意义。
材料:西汉末年,匈奴攻入西域,在西域“敛税重刻”,使“诸国不堪命”,莎车、鄯善等十八国“遣使入侍”,“愿请都护”。东汉明帝派出大军出塞,大败北匈奴,班超屡立战功。战后,他又奉命出使西域诸国。班超率36名随从,首先抵达鄯善。鄯善王对班超使团先热情后冷淡。原来是匈奴使者也到达鄯善活动,使鄯善王莫知所从。班超得知这一情况后,当机立断,夜袭匈奴使团,一举而歼。这次行动促使鄯善王下决心断绝同匈奴的关系,重新和东汉交好。到公元94年,西域南北道终于再次畅通。班超壮年出使,70岁才返回洛阳。班超在西域时,欧亚大陆上几个大帝国同时并存,各国家和地区间的相互往来,那是在所难免的。德国学者斯坦因认为班超对西域的经营使“帝国的声威在全塔里木盆地又树立起来了”。
——根据何芳川《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班超成功出使西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班超经营西域的意义。
2.单选题- (共7题)
5.
罗马法规定:河流两岸土地的所有人,应在必要的范围内使其土地可供公众使用,如行路、拉纤、停泊、系缆、晾晒渔网等。这表明罗马法
A.随意剥夺财产所有人的权利 | B.调解了公民之间的利益冲突 |
C.保护帝国内一切自由民利益 | D.严格规范财产所有人的权利 |
6.
1829年英国议会通过《大伦敦警察法案》,1835年通过市镇自治机关法,1839年通过郡督察法,1842年英国第一个现代刑警机构——伦敦警察厅成立,1856年整个英格兰和威尔士最终确立了新警察制度,现代警察队伍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据此判断
A.英国社会秩序相对安定 |
B.宪法是英国现代警察制度的保障 |
C.经济发展推动民主进程 |
D.工业革命促使议会司法职能加强 |
7.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材料表明德意志帝国确立的民主制度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
A. 选举权方面
B. 立法权方面
C. 行政权方面
D. 司法权方面
A. 选举权方面
B. 立法权方面
C. 行政权方面
D. 司法权方面
8.
从1950年到1951年,新中国不仅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和巴基斯坦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且同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四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促成上述外交成就的外交政策和方针是
A.“一边倒”意识形态外交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
D.“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
9.
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颂:“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这反映当时
A.形成了全国性的市场 |
B.手工业获得长足发展 |
C.对外贸易发达 |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10.
对下表中数据(单位:万元)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年份 | 工业总产值 | 手工业产值 | 占比重% | 机器工业产值 | 占比重% |
1920 | 550345.6 | 462058.6 | 83.96 | 88287 | 16.04 |
1933 | 653961.3 | 435343.7 | 66.57 | 218617.6 | 33.43 |
A.机器生产在近代中国社会经济中占有主要的地位 |
B.手工业生产是近代中国工业品生产的主要承担者 |
C.近代中国工业产值的增长主要归于手工业的发展 |
D.近代中国社会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业生产方式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