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材料一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1)据材料一、二,商鞅变法及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措施?简要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不同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二者作用方面的共同点。
(3)商鞅变法是历史上成功的改革。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成功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遭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天下,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魏书·高祖纪上》
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商鞅变法及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措施?简要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不同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二者作用方面的共同点。
(3)商鞅变法是历史上成功的改革。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成功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2.单选题- (共12题)
2.
明清时期在不少地区出现永佃制,即地主出卖土地之后,仍由旧的佃户耕种交租,不改变耕作权,而佃农相对有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的自由。当土地转租时,直接生产者既要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大租,又要向佃权所有者缴纳小租。永佃制和大小租的形成反映了
A.土地兼并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
B.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强化 |
C.赋税征收种类由简单转向繁杂 |
D.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出现分离 |
3.
下表为乾隆时期江苏崇明地区每年买米数量变化状况表。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 乾隆二十年(1755)以前 | 乾隆四十年(1775) |
数量 | 不超过20万石 | 30万石 |
A.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
B.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
C.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 |
D.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 |
4.
明清时期著名的商帮之一是徽商,徽商经营成功后,往往是一手抓票子,一手执“红顶”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是
A.商业发展打破封建专制统治 |
B.商人为官导致政治的腐败 |
C.奢侈之风严重破坏社会风气 |
D.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5.
东汉前期,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都十分巨大,劳动者多为投身于田庄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是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体现出当时的田庄
A.土地归封建国家所有 |
B.呈现出自给自足的特点 |
C.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 |
D.存在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
6.
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铜官镇发现-处烧制釉下彩瓷的唐代窑址。研究表明,有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和肯尼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出土过长沙铜官窑瓷器。长沙铜官窑经营者为占领市场,在器物上标出“天下第一”等广告语,有的还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这说明该窑
A. 最早使用釉下彩瓷技术
B. 注重市场营销策略
C. 代表官营手工业的水平
D. 产品主要销往海外
A. 最早使用釉下彩瓷技术
B. 注重市场营销策略
C. 代表官营手工业的水平
D. 产品主要销往海外
7.
如图表明古代中国历史上共有四个寒冷期,分别为:西周寒冷期、东汉南北朝寒冷期、两宋寒冷期和明清寒冷期。气候的变迁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以下结论合理的是


A.温暖期比寒冷期更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 |
B.寒冷期造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大分裂 |
C.明清两朝的兴衰深受到当时气候的影响 |
D.气候变化影响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转移 |
8.
学者李泽厚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一般表现为重“求同”。它通过“求同”来保持和壮大自己,具体方式则经常是以自己原有的一套来解释、贯通、会合外来的异己东西,就在这种会通解释中吸取了对方,模關了对方的本来面目而将之“同化”。以下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
B.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
C.二程倡导“格物致知 |
D.顾炎武宣扬“经世致用” |
9.
顾炎武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且进一步强调“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这反映出顾炎武
A.改变了当时空洞的文风 |
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
C.继承了程朱理学义利观 |
D.倡导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 |
10.
明后期书画家董其昌每每绘完山水,题以诗文,行楷簇簇如行蚕,闪闪如迅霆飞电,全图诗、书、画相映成趣,和谐一致,更富有抒情意境。此类绘画作品
A.彰显文人画的独特技法 |
B.注重抨击封建专制统治 |
C.以世俗生活为主要题材 |
D.表明写意画发展至顶峰 |
11.
“白蛇传”故事最早出于唐传奇《白蛇记》,类似“许仙”的主人公李黄是盐铁使之子,南宋活本《西湖三塔记》中的同样角色奚宣赞为统制之子。到明代后期,冯梦龙所编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主人公却变成杭州的“药铺主管”了。这反映,明后期
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
B.民间思想借助小说广泛传播 |
C.商品经济冲击等级观念 |
D.传统伦理道德观念逐渐瓦解 |
12.
北宋诗人梅尧臣有诗云:“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焙干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钱曾不疑。”该诗中描绘了
A.造纸技术的主要工序 |
B.活字印刷的印刷过程 |
C.瓷器烧制的基本流程 |
D.丝绸织造的繁复工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