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893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

1.材料分析题(共5题)

1.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文官考试制度,中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西方国家在对科举制度进行适应性改造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现代的文官制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度是“人类所发展出的选择公仆的方法中最奇特、最令人赞赏的方法。科举制度后为西方文官制度所借鉴,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可与四大发明相媲美”。
一一美国学者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东方的遗产》
“公开的竞争性考试是一种中国制度,而中国并不是一个‘光辉灿烂的国家’。因而这一制度是可怜的!”
——英国1853年蒙蒂格勒议员议会发言
材料二  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为了克服政治上“政党分赃制”造成的政治混乱问题和提高官员行政素质,保证政党轮流执政背景下行政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英国实行了文官制度,逐渐成为英国民主政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在文官制度中,考试制度又是文官制度的核心和支柱,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就是以考试制度的建立为开端的。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枢密院令,规定‘凡未经考试并持有合格证书的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性官职”,标志着以考试任职为核心的英国文官制度的正式确立。
——吴湖《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为什么蒙蒂格勒说“这一制度是可怜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分别指出英国文官制度与中国科举制度的本质。
2.
阅读材料(图8),完成下列问题。

从图片中提家相关的历史信息,拟定一个主题,并统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主题,说明必须有史实依据)
3.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经历了巨大而且快速的经济与社会变迁。……随着大规模移民的涌入,城市住房条件恶化,公共卫生状况今人担忧,供水、排污、垃圾处理等攸关公众健康的服务面临极大挑战,医疗保险这一话题首次进入美国公众奥论。1912年,美国劳工立法联合会开始着手调查工人的伤病问题,并决定起草强制医保法案,希望从州的层面向联邦层面过渡。
材料二 在美国劳工立法联合会推动下,1916~1919年强制医保四次进入纽约州立法程序。然而出乎其意料的是……强制医保法案引发了企业、保险业以及职业医师团体的联合反对,企业反对承担更多费用,保险业担心强制医保对本行业造成冲击,医学会则不满医师收入减少,因此采取各种措施阻挠法案通过。恰逢自由放任和政府干预激烈碰撞之时,为反对者提供了政治借口……而同一时期发生的战争和红色恐慌进一步激化了矛盾,促使强制医保的反对者更加强烈地发起攻击。最终医保计划在反对声中以失败告終。
——李文硕《进步运动时代美国的医保改革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强制医保法案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指出纽约州强制医保法案失败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医疗改革的认识。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苏联推行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加紧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为实现其南下印度洋,控制中亚枢纽地区的战略企图,从1973年起对阿富汗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渗透。1970年9月,阿富汗阿明上台后试图摆脱苏联控制,声称要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苏联担心失去对阿富汗的控制,决定采取军事行动并进行战争准备。
材料二  1979年12月27日苏联入侵阿富汗,这次入侵被认为是苏联对外政策的重大失败。一些穆斯林国家组织开始号召志愿者到阿富汗参与打去苏联部队的作战,其中……奥萨玛·本·拉登的组织最后演变成基地组织,美国派出军队顾问到阿协助训练。阿高汗战争历时九年多,给阿、苏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由于入侵阿富汗,苏联不断受到世界各国的谴责,承受巨大的外交压力,处境孤立,从而被迫改变其全球战略,对国际战略格局影响深远。1989年2月15日,苏联从阿富汗撒军。
——摘编自百度百科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阿富汗战争爆发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这次入侵被认为是苏联对外政策的重大失败”?
5.
(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郭嵩焘(1818年-1891年) 是近代洋务思想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外使节。他反对“严夷夏之大防”,痛斥士大夫“惟一意矜张,以攘夷狄为义,而置民父于不顾;必使覆国亡家,以快其议论而为名高”,认为“茫茫四海含识之人民,此心此理所以上契于天者,岂有异哉? 而猥曰‘东方一隅为中国,余皆夷狄也’,吾所弗敢知矣!”“窃以为中国与洋人交涉,当先究知其国政军政之得失,商情之利病,而后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方,以求积渐之功。”郭嵩焘的思想在“西学东渐——西方思想文化向中国传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他身后蓬勃兴起的维新变法思潮开了先河”。
——摘编自郭嵩焘《使西纪程》
材料二 总署钞寄《使西纪程》后,李鸿章得以先睹为快,并大加称赞道:“总署钞寄行海日记一本,循览再四,议论事实,多未经人道及者,如置身紅海、欧洲间,一拓眼界也。”但很可惜,能如李鸿章一样欣赏的人少之又少。《使西纪程》出版后,激起了轩然大波,指责谩骂之声遍及京城内外。尤其是在京师,朝野舆论哔然,义憤填膺,甚至到了无不切齿、口诛笔伐的地步。
——杨锡贵《郭嵩焘<使西纪程>毁版述评》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郭嵩焘的思想主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使西纪程》创作的背景,并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其积极作用。

2.单选题(共7题)

6.
在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公民必须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在政治活动中出现不同意见时,不能保持中立或不参与,否则将被剥夺公民身份。由此可见
A.中立不符合自然法的理性精神B.公民的个人权益受到严格限制
C.民主破坏使公民参政热情下降D.法律重视公民政治素养的培养
7.
1803年,美国最高法院对“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作出判决: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该判例确立了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从而使最高法院足以与国会或总统相制衡。据此,以下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A.国会立法须经最高法院审查方能生效B.最高法院成为美国国家权力机构中心
C.最高法院由此获得了宪法终极解释权D.三权分立与制约平衡的机制开始确立
8.
有学者认为:“日本在中国的失败……与拿破仑皇帝在伊比利亚(西班牙) 的失利并无二致,其失败源于西班牙和大英帝国的良性互动……都是“槌钻战术的胜利。”与此相符合的“日本在中国的失败”原因是
A.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论持久战》思想的指导
C.美苏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与援助D.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
9.
有数据显示,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到乾隆四十年,江苏崇明地区每年购买粮食数量从不超过20万石发展到购买数量达30万石。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繁荣,经济作物大量种植
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重大改变
C.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发展推动
D.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贸易萎缩
10.
觐璋是西周时期诸侯参加重大典礼,觐见周王时,必须携带的物品。觐璋的价格是贝币十八朋,折合十田(“田”被作为计量单位,并能与贝币进行折算)。由西周青铜铭文的这段记载可推知
A.王室衰微逐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B.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C.商业有所发展存在土地买卖现象
D.分封制崩溃新兴地主阶级兴起
11.
英国著名思想家霍布斯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私和损人利己的,人与人之间经常“相互攻杀无已”,为了摆脱这种难以容忍的敌時,就相互间缔结社会契约以求“自保和自全”;但他又认为必须有一个能“临于其,威之以刑”的绝对权威,才能使缔约者“自制以相安”。据此可知,霍布斯强调
A.共和主义理念B.君主专制的必要性
C.主权在民学说D.社会契约的作用
12.
***评价曹雪片的《红楼梦》“不仅要当做小说看,而且要当做历史看。他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马克思、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用诗情画意的镜子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这两部作品
A.属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反映资本主义明芽的要求D.表现了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