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三)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8826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4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天文学兴盛颇早,授时颁历一直是历代君主的要务。例如,北宋确定了西夏的附属地位后,宋真宗将新历和冬服赐予西夏。在元政府的支持下,郭守敬吸取阿拉伯天文历法的优点,创立《授时历》。它所确定的地球公转时间比实际相差仅26秒。明朝建立后不久,政府对《授地历》进行了微改,并将其命名为《大统历》。清朝政府也将修改历法作为头等大事,传教士汤若望参与制定的《时宪历》很快被颁布实行。

——摘编自张培瑜等《中国古代历法》

材料二 民国建立之初,以新历(西历)为官方历法,行政机关、城市采用新历,乡村民间可依旧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继续推行中西(新旧)合历。1928年至1934年间,南京国民政府集中力量废除旧历。政府查禁旧历书、颁行新历书,取消“二十四节气”;要求商家按新历确定结账日期、签订契据等;废止旧历年节日,代之以新的纪念节日。此后,商家按新历确定结账日期、签订契据成为商界主流。但在推行新历对,政府遇到了许多的阻力,特别是禁过旧历年节的做法,遭到百姓的抵制。1934年后,政府不再干涉民众过旧历新年,也渐少提及“废除旧历”。

——摘编自左玉河《南京国民政府废除旧历运动评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历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中西合历现象存在的原因及其影响。
2.
   材料 从中世纪后期开始,巴黎的面貌不断变化。19世纪,法国工业化和城镇设高速发展,进城定居的人越来越多。1832-1849年间的巴黎空气混浊,房屋老日,道路狭窄用水短缺,霍乱等疾病肆虐。1852年,市政府开始着手放造城市。到1870年,市内道路总长度从239英里增至525英里,路宽从39英尺増至79英尺,大量人行道和林荫大道建成,路旁还设有公同、长持、家亭、垃圾箱等。城市下水管道总长由142公里扩展到60公里。多达19730座房屋被拆除,3400座新房落成,城市人ロ容量大增。此外,攻府兴办公立学、医院、剧院等、除了保降低入和户利当还面向工人推广福利房、市广植树木,形成了许多録地公国,连同新的建筑风格一起形成了巴黎特有的城市美学此,巴黎走出中世纪,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19世纪末,罗马、马德里等城市纷纷效仿上海法租界的规划也参考了巴黎的经验。

——摘编自朱明《奥斯曼时期的巴黎城市改造和城市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52-1870年巴黎城市改造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其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巴黎城市改造对当今中国城市化的启示。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德国的赔款问题是凡尔赛和约中悬而未决的最复杂的问题之一。一战之后的凡尔赛条约上规定,德国应在1921年5月1日前交付200亿金马克赔款,并成立赔款委员会解决赔款总额和分配比例问题。但德国拖延支付,德国以财政危机为理由,要求延期支付其余款项。英国政府支持德国的要求,提出减少赔款总数和延期付款的方案,但遭到法国的强烈反对。于是不仅英法在赔款问题上的分歧加剧,而且德法矛盾也迅速激化,法国于是决定对德国采取军事行动。
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讨此,德国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德国出现了企业停工,工业生产下降,资金大量外流,失业工人激增,通货膨胀达到天文数字;柏林工人罢工,德国政局动荡不安。这就是鲁尔危机。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鲁尔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鲁尔危机”对主要当事国(英美、法国、德国)各自有何影响?
4.
   材料 汤显祖(1550-1616年),江西临川人,少年时即才名扬于海内。万历初,大学士张居正想请汤显祖与其子同习科考却遭其谢绝,这使汤显祖迟迟不得中第。万历十八年,汤显祖上疏弹劾时政腐败,指出皇帝应对此负责,因此遭贬,八年后他弃官归家。汤显祖在思想上近于李贽,他以对封建正统思想的批判为创作主导思想,创作完成了他最伟大的作品《牡丹亭》,体现了他对社会问题极用心的探讨。剧中杜丽娘和柳梦梅以自己的爱情冲破生死界限和封建礼教的束博,自己做主结为夫妻。这一爱情故事打动了观众,成为家传户诵深受欢迎的舞台主流。日本著名戏曲史家青木正儿,首次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并称为东西曲坛伟人,称汤显祖不仅于戏曲上表现其伟大,“即其人格气节亦颇有可羡慕者,谱之入曲固为吾党所快者。”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汤显祖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青木正儿称赞汤显祖伟大的原因。

2.论述题(共1题)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请从材料中提取一种近代文化现象,并就此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3.单选题(共8题)

6.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立法的恰当疆域是公共利益(res publica),用事先制定的律规则来保护公共利益,可以防止这种利益为武断的权力意志所侵凌,诚然,私人利益(res privata)于公共讨论之后在法律中所获得的领域也值得公权保护,西塞罗意在强调
A.法律强制要求公民为国奉献
B.公民的权利高于国家的权力
C.法律应兼顾公共和私人利益
D.公共和私人利益都不可侵犯
7.
甲午战争后,由部分御史言官和翰林学士组成的清流派借机攻击洋务派,认为其努力的前数十年乃“粉饰之局”。他们的言论往往与民族主义、爱国情操、圣人之道联系在一起,颇能“坐致时誉”。这说明清流派
A.主张政治改革
B.具有空谈作风
C.反对洋务运动
D.践行经世思想
8.
1926年9月***发表文章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就不会成功。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这一观点反映出当时
A.推翻乡村封建势力是革命的要求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基本形成
C.中共已找到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D.国民革命的核心任务是土地革命
9.
20世纪60年代,法国著名学者雷蒙·阿隆针对欧洲的联合提出:“我对能否消除近千年的国家历史持悲观态度……我禁不住怀疑,法兰西是否立刻变成不同于法兰西民族的另外一个东西。”这反映出
A.部分民众对欧洲联合抱有疑虑
B.精英阶层不赞同欧洲联合
C.欧洲联合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
D.法国是欧洲联合的推动者
10.
解放战争后期,人民解放军每解放一座城市,党中央都派人员将该地区官僚企业原封不动地接管下来,截至1952年,共接管2400多家银行,2858家工矿企业,还有交通运输招商局系统所属企业和十多家垄断性的内外贸易企业;还通过多种形式,把帝国主义在华企业逐步变为国有。这些做法
A.仿照苏联经验发展国营经济
B.使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得以完全确立
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
D.兼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
11.
如图为《明代玉米、甘薯传播路线图》。据此可知
A.京师是农作物新品种的集散地
B.农作物新品种首先在南方试种获得成功
C.传教士是农作物新品种的传播者
D.清政府有计划地从南洋引进了新作物
12.
董仲舒认为,天是为百姓而生皇帝,而不是为皇帝生百姓。如果皇帝的统治对百姓有好处,天就允许他继续做皇帝,否则就要剥夺他的皇位。这一思想
A.具有限制皇权的积极意义
B.论证了皇权的神圣性
C.否定了“天人感应”的学说
D.把孔子的学说宗教化
13.
18世纪末,著名思想家马布里说:“被视为哲学家的人老是无体止地说什么没有财产就不会有社会,(这)该是多么贫乏……人与人互相接近是因为他们具有社会品格,他们需要互相帮助,互相效力。”这说明
A.启蒙思想在欧洲广泛传播
B.保护私有财产已获社会认同
C.马布里极力倡导民本观念
D.理智与欲望是人的双重本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