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8786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5/27

1.简答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托克维尔看来,民主首先意味着身份的平等。他眼中的民主化的过程不仅仅限于政治领域,而是一场从政治、法律民情、社会构成,直至个人的思想、情感、文化等几乎一切领域内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然而托克维尔本人又是一个贵族,对法国大革命尤其是人民直接参加暴力革命的反思,使他多次表白,他并不热爱民主,他无比崇尚的是自由。这种“贵族本能”使他敏锐地意识到现代民主所潜在的那种“盲目的本能”,即现代民主有可能在社会秩序和个体精神自由两个层面上造成扭曲。

——摘编自《托克维尔文集》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民主与自由”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选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材料分析题(共4题)

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2年10月22日,肯尼迪总统宣布实行“封锁”禁止舰船将进攻性武器运往古巴,并要求苏联撤走战略性导弹。但是,他没有要求取消卡斯特罗政权,也没有要求拆除占巴的防预性导弹。当开往古巴的苏联船只改变航线时,当美国确信苏联油船未带进攻性武器而允许它继续前进时,很明显,这两个国家都不想打仗。最后,10月28日,赫鲁晓夫宣布,他己下令将苏联导弹撤出古巴。
材料二1963年8月5日,美国、英国和苏联签署了《禁止在人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这一条约得到了人多数国家的欢迎,它们也都签署了这一条约。1968年初,包括美国和苏联在内的许多国家签署了防止核扩散条约.该条约规定,签约的核国家不得向非核国家提供核武器,禁止签约的非核国家制造核武器。这一条约于1970年3月5日开始生效,到这时已有47个国家签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国际背景,概括美苏两国应对该危机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苏应对危机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2世纪的前半叶,当(南宋)朝廷刚迁都杭州的时候,该城的规模很可能与中国的其他省城相去无几。1126-1138年间,北方诸省的移民潮使得居民人数突然猛涨……,尽管兴建了大量房屋,住房问题还是未能解除。13世纪中叶,城区已布满建筑物,街面和巷道互相连通……建筑用地极端缺乏,而人口又在增加,势必要求建筑多层的楼宇…..鲍南丁的笔录有时说到10层的房子,有时每座房子居住10户人家。不管楼房是公产还是私产,租金都是按月支付。那些属于国家的房子由一个特设的机构——楼店务管理。我们不了解房租的数额,但既然房屋缺乏,而朝廷又屡屡颁令宽限交租的日期,就可以限定房租是沉重的负担。
——摘编自(法)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材料二当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家这样从工场手工业和小生产向大工业过度,并且这个过渡还由于情况极其顺利而加速的时期,多半也就是“住宅缺乏”的时期。一方面,大批农村工人突然被吸引到发展为工业中心的大城市里来;另一方面,这些城市的布局已经不适合新的大工业的条件和与此相应的交通。正当工人成群涌入城市的时候,工人住宅却大批拆除。在一开始就作为工业中心而产生的城市中,这种住宅缺乏现象几乎不存在。例如曼彻斯特、布莱得弗德、巴门一爱北斐特就是这样。相反,在伦敦、巴黎、柏林和维也纳这些地方,住房短缺曾经具有急性发作的形式,且现在多半还像慢性病似的存在着。
——摘编自(德)恩格斯《住宅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南宋杭州出现住房紧张现象的背景及对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住房缺乏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4.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成祖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病死于榆木川。同年八月,仁宗朱高炽即位。朱高炽一反其父的所作所为,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仁宗——上台,施行“恤民之政”宣布停止北征、宫使采买、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等劳民伤财之举。仁宗以杨荣、金幼孜、杨士奇、黄淮等正三品官员兼任大学士。其后,仁宗又复设官品高达一品的公孤官虚衔,并授之以内阁大学士,使阁臣的权位远远高过部权。宣德时,阁臣已获得票拟权,开始直接参预处理国家政事,阁权已相当于相权。仁宗即位三月,即下诏礼部将“建文诸臣家属在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及习匠、功臣家为奴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这也成为仁宣两朝推行文官政治的一个辅助措施。仁宗时,还平息了与北部边疆鞑靼部、兀良哈部的战端,恢复了往来边市贸易。尽管仁宗在位时间甚短,但其所施行的政策却为宣宗一朝所继承,以致后代史学将这一时期称之为“仁宣之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明仁宗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仁宗改革的意义。
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攉太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給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
—《明史•郑和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背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郑和下西洋。

3.单选题(共7题)

6.
雅典曾经有一项法律,规定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并以此定罪;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公民如果在国内出现派系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反映了
A.城邦意识对社会全方位的渗透B.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高度重视
C.规范公民的行为利于希腊稳定D.所有人都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
7.
1999年10月,英国议会两院经过激烈辩论,最终通过《上院法案》及其修正案,取消了所有世袭贵族拥有的作为上院议员的特权。这表明英国
A.代议制民主发展落后
B.专制制度的残余己经消灭
C.修补政治体制的缺陷
D.民众获得了参政议政权利
8.
下图是美国20世纪40年代的一幅宣传画。对画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认识到中国是抗日的主力B.国共合作抗日得到美国的肯定
C.中美已经结成了反法西同盟D.美国支持国民政府的一党专政
9.
云梦秦简《封诊式》记载:“某里士五(伍)甲、乙缚诣男子丙、丁及新钱百一十钱、容(镕)二合,告曰:丙盗铸此钱,丁佐铸。甲、乙捕(索)其室而得此钱容(镕),来诣之。”这表明秦代
A.统一了铸币的形制和重量
B.币制混乱引发社会纠纷
C.货币的杂乱状态得到解决
D.货币铸造权已收归政府
10.
1906年,英国自由党在大选中获胜,英国议会主动提议逐年削减并最终停止对中国出口鸦片。在此基础上,两国政府经过磋商谈判,最终于1907年签订了《禁烟条例》。公开由政府支持的鸦片贸易终于成为历史。这主要体现了
A.禁烟有利于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B.中国禁烟运动收到实效
C.英国开始反思鸦片贸易的罪恶
D.鸦片贸易不再有利可图
11.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在以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反映时代精神的新思想的同时,又特别重视继承和利用在中世纪遭到摧残的古希腊罗马的“世俗文化”,并以此作为反对封建神学的思想武器。这反映出
A.人文主义者反封建的软弱性
B.文艺复兴歌颂自然与人性
C.古希腊罗马文化有反专制色彩
D.文艺复兴摧毁了神学世界观
12.
1896年,梁启超说,“今夫五洲万国之名,太阳、地球之位,西人五尺童子,皆能言之”,而中国即使“近今之通人”也知之甚少,其原因是“今之译出者,何寥寥也?”彼中艺术,日出日新,愈变愈上,新者一出,旧者尽废。今之各书译成,率在二十年前,彼人视之,已为陈言矣”。据此可知梁启超认为近代中国需要
A.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B.大量介绍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
C.大力引进西方科技人才
D.引进西学的同时还要与时俱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