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487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21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天小学同学相聚,我看到了张明,真想不到当年拿起英语书就头疼的他,竟然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真得刮目相看了。
B.学问是“问”出来的,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C.到上海参观世博园的游客,虽然来自世界各地,萍水相逢,但在进馆排队的漫长等待中,他们互相攀谈,一下子成了朋友。
D.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地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2.

如图是小明设计的简易起重机的电路.下列操作中,电动机能工作的是(   ).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形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
B.因为搭上了网络购物的顺风车,快递行业迸发出极大的生长活力让人瞠目结舌。
C.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
D.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
4.
(题文)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      。这三层功夫就是通常所谓的学问修养,而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
①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
②我们应该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
③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融会贯通
④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的身上的
⑤不易也不必完全摆脱
⑥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体验
A.②③⑥④①⑤
B.②⑥③④⑤①
C.④①⑤②⑥③
D.④⑤①②③⑥

2.字词书写(共1题)

5.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人生,总有许多沟坎需要跨越;岁月,总有许多遗hàn需要弥补;生命,总有许多迷茫需要领悟。生命于我们,只是沧海一粟,然而却承载(________)了太多的情非得已。聚散离合,痛苦欢笑,花开花谢,四季轮回,都写满了生活的痕迹;春的和煦,夏的炽(________)烈,秋的丰硕,冬的lĭn冽,都演绎成了人生路上旖旎的风景。

3.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1】请通过尾联分析该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小题2】诗人用斑斓的色彩来描写战争场面,请加以赏析。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沿阻绝 溯______
②属凄异 引______
【小题2】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土 人 新 以 木 板 循 岩 为 室 曲 直 高 下 随 岩 宛 转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小题4】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香文化
①香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伴随中国文人一起走过了几千年,但是到了现代,却是鲜为人知了。
②“静坐一炉香,万事可思量”,古代“学界”对香的这种高度的肯定既确定了香的文化品位,又让香文化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成为雅事。
③孟子曾言:“香为性之所欲,不可得而长寿”。孟子不仅喜香,而且阐述了香的道理,认为人们对香的喜爱是形而上的,是人本性的需求。
④中国文人与焚香有不解之缘,通过香事,感悟生活的宁静,感悟心灵的自由。在沉檀香气的缭绕中,明心见性,创造一角空灵虚静的心境。
⑤与香友对品,体悟到君子之交的冰清玉洁、明月在怀。静、虚、清是香文化的精髓,是文人注入香道的内在灵魂。
⑥古代许多文人都是制香高手,如王维、李商隐、傅咸、傅元、黄庭坚、朱熹、苏轼等。苏轼即有“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新和印香银篆盘香”的记录。仅文人们配制的“梅花香”配方,流传至今的就有四十三种,“龙涎香”则有三十余种。
【小题1】从文中看,中国文人喜欢“香”的原因有哪些?
【小题2】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结合内容分析。
9.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小题。
读书使人优美
毕淑敏
①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
④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⑤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还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而这种欣悦,是多么的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而且永不磨损。
⑥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是哲人的木乃伊,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是亡灵的墓志铭。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⑦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小题1】阅读④—⑥段,简要分析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论述读书可以使人优美的?
【小题2】“一本好书,一生财富”,我们所学教材及荐读名著中的人物,有许多都能给予我们积极影响。请从下列作品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其精神品质,联系实际谈谈对自己的影响。
推荐人物:诸葛亮 鲁迅 杜小康 托尔斯泰 贝多芬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10.
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2月7日电,《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终于落幕,上海复旦附中16岁高中女生武亦姝冠军武亦姝连创三关,不负众望,夺得冠军。武亦姝凭借在节目中的吸晴表现,获得了“满足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的荣誉。随着该节目的热播,社会上掀起一波品读诗词的热潮。
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似一股清流,以多种诗词竞赛的形式吸引了众多热爱诗词者的目光。雅俗共赏的题目设置使受众更为广泛,而王立群等专家的精彩点评,透过诗句挖掘出新时代的精神内涵,引发更多观众特别是学生群体的关注。
材料二:最近,综艺节目《朗读者》备受关注。这是一档大型朗读类真人秀节目,嘉宾运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可以说,该节目触动的是人心底的情感和情怀。是在市场化思维的“泛娱乐化”“浅层化”“碎片化”的背景下,对观众深层次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同时也是“真善美”价值取向的回归。
(1)为材料一拟写一个新闻标题。(25个字以内)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探究两档节目走红的共同原因。

7.作文(共1题)

11.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真情的话语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青春年少的我们,也总是满怀着激情与梦想。有的想去扬帆远航,有的想去沙漠寻宝,有的想去长城怀古,有的想去彼岸看花……生活如此丰富,未来亦无限美好。
请以“我想去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可以填写“旅游、探险、读书、奋斗”等等;
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