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875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5

1.论述题(共1题)

1.
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民族居住地分界线与古长城重合,当气候出现显著变化时会影响长城南北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状态。阅读下列表格,完成下列要求

——摘编自张利《气候变迁与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南下》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阐述。(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2.材料分析题(共3题)

2.
(历史选修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2年,清政府上谕称“我大清朝律例一书,折衷至当,备极精详’,但也不得不承认“为治之道,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况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后清政府颁行的经济法规包括10余类,近百项,其内容涉及工商综合类、商标、矿业、铁路、金融、商品赛会、度量权衡、经济社团以及奖励章程等诸多方面。如《大清国矿物章程》规定“外商概不准收买矿地”。《奖励华商公司章程》规定“官商绅民投资兴办公司,凡能集股五十万以上者,按集股数额多寡,给予不同奖赏,集股五千万以上者奖励头等顾问官,加头品顶戴,赐双龙金牌,子孙世袭商部四等顾问官”。对于清末经济法规的制定,预备立宪公会在肯定其“椎轮革路,厥功至巨”的同时,也指出“政府颁布商事法令,每不与商人协议,致多拂逆商情之处。是非徒不足以资保护,而且转多窒碍”。

——摘编自朱英《论清末的经济法规》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经济法规的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经济法规。
3.
   材料  1945年4月5日,苏联政府宣布苏日中立条约到期后不再延长。8月8日晚,苏联政府根据亚尔塔会议精神,忠于同盟国义务,宣布从次日起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随着苏联的对日宣战,日本人可能要面临在本土与苏美同时作战,决战难度大增。日军原先估计11月份在南部迎战登陆的美军,而苏军在10天左右就能从北方攻入日本本土。在日本决策层看来,苏军讲很快并早于美军登陆日本是很要命的,或者说他们宁愿被美国占领,也不愿意被苏联占领,因为苏联人很可能将日本变为“共产主义国家”,这样天皇政体也肯定完蛋。但如果马上投降,自然能限制苏军占领日本本土。

——摘编自梅然《战争、帝国与国际政治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对日宣战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对日宣战对日本的影响。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周公反对殷商酷刑暴政,认为统治者不应贪图安逸享受,而应先了解种田人的艰辛,这样,处于安逸环境也会知道种田人的痛苦了。周公颁布了禁酒的法令,规定不得“群饮”“崇饮”,并且要求统治者“刚制于酒”(强行戒酒),他还讲求以德治国。周公说,你视民有罪,就像自己有病一样,则民就会尽弃其咎恶;如果对待他们像对赤子一样加以保护,民就会安定而服从治理。在周公所作的《大诰》《康诰》《洛诰》《召诰》等文告中,“民”字成了一个频繁出现的字眼。以至于后世的孔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仁”的思想,孟子进一步提出了“民贵君轻”和“保民而王”的主张。

——整理自《论周公与传统伦理政治模式的确立》等

(1)根据材料,概括周公思想主张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公思想主张的影响。

3.单选题(共9题)

5.
1903年邹容在《革命军》中提到:中国为中国人之中国;1912年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就职仪式上发表宣言:“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统一”。这种变化反映出
A.中华民国成立推动了民族意识发展
B.《临时约法》使近代国家观念传播
C.中华民国建立有助于现代国家认同
D.辛亥革命使各民族真正实现了平等
6.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国家机关,必须厉行廉洁、朴素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工作作风,惩治贪污、禁止浪费,反对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该纲领的颁布
A.推动了执政党党风建设
B.确保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与工作重心转移相适应
D.加速了国家经济计划的开展
7.
在美国拍摄的电影中,1948年的《铁幕之后》反映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统治下的罪恶;1955年的《七年之痒》等电影则向观众展示了美国当前政治体制的自由、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反映了
A.政治形势影响电影发展
B.电影受官方意识形态影响
C.政治题材电影成为主流
D.美国政治宣传方式多样化
8.
下图为1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时,英国《卫报》刊登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表明
A.欧共体政策对英国有吸引力
B.英国对于融入欧洲怀有疑虑
C.英国摆脱了美国的经济控制
D.欧洲国家联合抵御美苏争霸
9.
明朝前期,大规模远洋航海外交促进了朝贡贸易的发展,明代王折曾说,外夷贡品,由市舶司接收后,“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由此推知,明朝朝贡贸易
A.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抵制了西方的欺诈性贸易
C.有利于白银的大量流入
D.一定程度上有私商的参与
10.
下表为1920一一1936年中国进口货物构成统计表(%)据表可知
A.近代工业得到一定发展
B.工业化抵制西方经济侵略
C.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D.近代中国轻工业发展迅速
11.
赫拉克利特呼吁“人民应当为城邦的法律而斗争”;柏拉图认为“没有法律,人们将无法区别于野蛮人”;亚里士多德声称“法律是理智的体现,可以免除一切情欲的影响”古希腊三位哲学家的言论说明
A.任何人没有资格凌驾于法律之上
B.古希腊的人文精神具有法治传统
C.世人必须严守法律方能摆脱野蛮
D.法律是遏制人性本恶的重要手段
12.
1517年10月,马丁·路德将手写的拉丁文《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在维登堡教堂门口,不久后他便收到了从德国南部倒流回来的印刷本《九十五条论纲》。这表明
A.抨击教会引起共鸣
B.西欧识字率在增长
C.德国民族意识觉醒
D.技术推动社会进步
13.
1978年,我国高等院校恢复了原有的职称制度。至1981年,全国高校超过13万名教师提升和明确了职称。其中,提升教授2400多人,副教授20700多名,讲师116100多名,这一变化
A.体现了改革开放后高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B.是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核心标志
C.标志着教育界“拨乱反正”工作的完成
D.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