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8478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5

1.材料分析题(共5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的中华帝国国力强盛,传教士不能“一手拿十字架,一手拿宝剑”,凭借坚船利炮进行文化渗透,而必须采用适应中国国情的适应性策略。1582年利玛窦到肇庆后,极力结交广州提督、肇庆知府等明朝官僚及中国的士大夫,向他们赠献日晷、自鸣钟、地图等“方物”,并与徐光启等人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同文指算》《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译著。以扩大自己的影响,方便传教。耶稣会士明白想楔入中国社会,必须适应中国习俗,为此他们“习华言,易华服,读儒书,从儒教”。很多传教士在意识到士大夫阶层在中国的重要性后,为自己取具有中国韵味的名字,并改穿儒服,以“西儒”形象优游于士大夫群中。在传教同时,罗明坚和利玛窦合编的《葡汉辞典》,葡萄牙耶稣会士曾德昭著《大中国志》,为西方人理解中国,尤其是学习中国语言提供了理论前提。

——摘编自《略论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之成因”》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国饱受西方列强武力侵略,《望厦条约》、《北京条约》中关于允许外国来华传教的条款,为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依据。一些传教士鼓吹对华发动武装侵略、干涉中国内政,激起国人对基督教的仇恨和排斥,各种教案频频发生。传教士采取了多种活动改善基督教在国人心中的形象。在太平天国、戍变法、辛亥革命中都有传教士的影子。传教士在中国大力创办文化事业,在19世纪后半叶,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创办了约170种中外文报刊,约占同期中国报刊总数的95%。1840-1919年间,基督教传教士大约创办了5000所教会学校。西方传教士还积极参与中国的赈灾活动。李提摩太曾说:“(赈灾活动后)一些国人对传教士的称呼从“洋鬼子’转变为‘洋大人’,这体现了一部分国人已经在外国传教士所给予的‘恩惠’中被潜移默化地改变了。”

——摘编自《近代中国基督教传播原因初探》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传教士在华活动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明末清初相比,鸦片战争后传教士在华活动的主要变化。评析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苏区主要货币表(部分)
1
1931年鄂东银行贰串文券,正面印着马克思像,背面印有“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国民党政府!拥护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农民银行!”等口号。
2
1931年江西工农银行银元券壹元券,正面左右印有马克思和列宁头像,右侧印有“增加工农生产”,左侧印有“发展社会经济”口号。
3
1934年川陕省工农银行铜元票三串文券,正面印有“土地归农民”,“政权归苏维埃”口号。背面印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坚决保卫赤区”口号和列宁像。
 
——《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文化“给力”革命斗争的现象透析》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3.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周世宗柴荣的改革处在极为特殊复杂的背景下,政权更迭频繁,割据势力众多,互相征伐,致使百姓无以为生,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柴荣一即位就下诏招贤纳谏,搜罗人才,凡是“怀才抱器出众超群”的人就设法搜罗重用。下诏让军中年老多病愿归家务农者一律放免回家,这项措施使五代各朝把大批农民无休止地束缚军队中的现象有了改观,既有利于农业生产,更大大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周世宗鼓励开垦荒田,并把无主荒田分配给逃亡人耕种,并允许他们向政府请求承佃耕种,使农民乐意还乡,激发了生产积极性。周世宗针对日益发展的寺院势力给予了限制和打击,迫使大批僧侣还俗,从而大大抑制了寺院势力的发展。周世宗对刑法也进行了改革,他要求做到“狱讼无冤、刑戮不滥”,亲自裁决政事,执掌赏罚大权,并要求自己不因怒刑人,因喜赏人。此外周世宗还进行了扩建京城、订定历法、音乐以及改革科举弊端、搜访遗书的工作。周世宗在位不满六年,死后周朝只存在了几个月就为北宋取代,他的改革也由此结束。

——改编自柴达、刘晓光《浅谈周世宗改革的特点》

(1)根据材料,概括周世宗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世宗改革的影响
4.
历史选修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20年代初,执掌美国政权的共和党政府对包括欧洲安全问题在内的欧洲事务上实行了不介入、不承担任何政治责任的孤立主义政策。1919-1922年,美国对欧洲的商品出口从51.88亿美元急剧下降到了17.83亿美元,美国对欧洲的贸易盈余从40亿美元下降到7亿美元。1925年2月9日,德国外长斯特莱斯曼向包括法国在内的各协约国政府发出一个备忘录,称为斯特莱斯曼备忘录。斯特莱斯曼备忘录得到了大多数美国人的支持,大多数报刊认为斯特莱斯曼的建议体现了德国的和平愿望。美国要以非官方的、经济的途径和手段,对法国和德国施加压力,使法德双方在各自原来的立场上做出让步,彼此妥协,促使缔结安全保证公约的会议顺利召开。
1925年10月5日至10月16日,英、法、德、比、意、波、捷七国代表就达成安全保证公约问题在瑞士的洛迦诺召开会议。德国做出了不侵犯和攻击法国的保证,这满足了一战后法国对自身安全最主要的要求。法国从形式上得到了一战后梦寐以求的英国对法国安全的保证。公约实际上取消了协约国随意占领德国领土的权利。它是继在德国赔偿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的一次较大的调整后,在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条约》的又一次较大的调整。欧洲的政治进入了短暂的相对稳定时期。洛迦诺公约所带来的美国民众的乐观情绪,也增强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和平主义的观点,即在美国不对国际事务承担政治责任的情况下,美国照样可以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但这是虚幻的,它将对20世纪30年代美国对欧洲的政策产生消极的影响。
—摘编自《20世纪20年代债权国美国对欧洲的势力渗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待欧洲事务态度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迦诺公约》的影响
5.
历史选修——历史人物评价
材料一:陈亮(1143—1194年),永康(今属浙江)人,是南宋永康学派的创立者。他的思想核心是“物”,认为任何道理法则都不能离开具体事物。他说:“夫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又说:“夫道,非出于形气之表,而常行于事物之间者也。”“三代以前都无利欲,都无要富贵的人”,“才有人心便有许多不净洁”。他在学术上公开以功利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他认为,教育要培养“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的人,认为夏商周三代以上是讲究仁义实行王道的理想社会,秦汉以来的社会是专谋私利实行霸道的罪恶世界,他坚持天理与人欲相并存的观点,认为王道政治与霸道政治在历史上从来是交杂并用的,霸道原本于王道,不存在两者之间的绝对鸿沟。材料二:陈亮除了重视对历史文献的考订以获得供现实政治的借鉴外,尤其注意诸如兵法、山川形势、水利、度量权衡、官民商农等事功知识的讲论。他认为学校应该成为讨论学术、参议时政的场所。他斥责那些静坐体认、涵养心性、低头拱手以谈性命的心学和理学门徒都是一群|风痹不知痛痒之人”。强调从历史发展的实迹中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手段,对书卷也应抱适当的怀疑态度,认为人的聪明才智只有在实际社会事务中才能得到识别和提高。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陈亮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陈亮的主要思想

2.单选题(共5题)

6.
在1649年1月27日宣判查理一世死刑的国王审判委员会会议上,愿意出席法庭的只占全体成员的一半(共135人,67人出席),而且费了好大力量才使他们一致同意。在判决书上同意签字的仅有52个人。这说明英国
A. 有制约王权的历史传统   B. 王权与议会的矛盾激烈
C. 有尊重传统的社会心理   D. 君主立宪制下王权受限
7.
1972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尼克松的窃听丑闻,即“水门事件”爆发后,《华盛顿邮报》一直追踪报道;民主党候选人乔治·戈迈文声称水门事件是对美国民主与自由的践踏;国会也成立了特别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材料最能体现美国
A. 主权在民原则
B. 天赋人权原则
C. 分权制衡原则
D. 联邦制原则
8.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对陕甘宁边区进行采访将红军将领红军长征、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等向全世界进行详细报道。1937年斯诺写出《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并在伦敦出版。该书
A. 是外国人首次报道中国革命的著作
B. 为国共结束对峙走向合作奠定基础
C. 有利于红军反“围剿”取得最终胜利
D. 为中国人民抗战取得国际舆论支持
9.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施行“缓和”外交政策,成功组织了“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顺利解决了欧洲边界问题和柏林危机问题。美国受困于越南战争,也提出了“和平演变”的战略。这说明
A.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B. “冷战”方式有了新内容
C. 美苏由对峙走向合作
D. 苏攻美守局面的形成
10.
1984年被称为“中国企业元年”,尽管中央文件明确鼓励私人创办企业,许多民营企业仍然挂靠在集体名下。如李经纬创办的“健力宝”品牌挂靠在佛山市政府名下,鲁冠球创办的“万向”集团挂靠在萧山市政府名下。这反映出
A.传统发展理念仍需突破
B.民营企业缺乏法律支持
C.国有企业改革刻不容缓
D.改革开放已经裹足不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