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学者金观涛曾将社会结构规定为某一社会中由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或称意识形态结构)互相偶合而成的形态稳定的组织系统。如下图

材料 学者金观涛曾将社会结构规定为某一社会中由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或称意识形态结构)互相偶合而成的形态稳定的组织系统。如下图

——摘编自金观涛《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中国传统社会与社会结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使图示符合材料描述。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材料分析题- (共2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京国民政府的农业政策,主要表现于1933年提出的“四年实业计划”和1935年推行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在振兴农业方面是:“增加农业生产,凡制肥、选种、改良农作方法、活泼农业金融、流畅农产运销,悉以合作社为指导并改进之,以达到粮食自给自足的初步目标。一方面增加农业原料之生产量,同时提倡农业之就地加工制造”。其“四年计划”采取之主要方式是“统制经济政策,先以保险业、粮食、棉花、煤炭等重要产业,用政府力量通盘筹划,使其统制起来”。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种农业政策的共同特点,并加以简要评价。
材料一 南京国民政府的农业政策,主要表现于1933年提出的“四年实业计划”和1935年推行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在振兴农业方面是:“增加农业生产,凡制肥、选种、改良农作方法、活泼农业金融、流畅农产运销,悉以合作社为指导并改进之,以达到粮食自给自足的初步目标。一方面增加农业原料之生产量,同时提倡农业之就地加工制造”。其“四年计划”采取之主要方式是“统制经济政策,先以保险业、粮食、棉花、煤炭等重要产业,用政府力量通盘筹划,使其统制起来”。
——陆仰渊、方庆秋《民国社会经济史》
材料二 根据1933年5月《农业调整法》,罗斯福政府对价格下跌最严重的七种基本产品(小麦、玉米、烟草、棉花、牛奶及猪肉等)的生产加以控制。具体办法是:政府与有关农场签订自愿缩减耕地面积的合同,停耕的土地作为国家的租地,付给农场租金;同时,对于由于土地停耕造成的产量降低,由政府付给农场货币奖金作为补偿。1934年,罗斯福把《农业调整法》扩大到农业生产的一切主要产品。同时,进一步给各州、各区以及个别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额,对超过定额的产量课以重税,对违反合同的农场主施以罚款及徒刑的制裁。为了消灭现有的过剩产品,罗斯福政府拨出大量的资金进行收购。——摘编自高德步、王珏《增长与变革——二十世纪的国际经济》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和罗斯福政府调整农业政策的目的与措施。(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种农业政策的共同特点,并加以简要评价。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吴王阖闾元年(前514年)说:“吾国僻远,顾在东南之地,险阻润湿,又有江海之害,君无守御,民无所依,仓库不设,田畴不垦。”而中原又处于大动乱的时期。面对着这种严峻的局势,要“安君治民”“兴霸成王”,必须进行社会改革。阖闾元年,“始任贤使能”,“举伍子胥为行人,以客礼事之,而与谋国政”。“阖闾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巫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今伍子胥修法制。《越绝书·越绝请籴内传》云:“其形繁法。”《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云:“吴王刚猛而毅,能行其令。百姓习于守,明于法禁。”
——摘编自辛土成《论阖闾的社会改革和吴国的兴亡》
(1)根据材料,概括吴王阖闾改革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吴王阖闾改革。
材料 吴王阖闾元年(前514年)说:“吾国僻远,顾在东南之地,险阻润湿,又有江海之害,君无守御,民无所依,仓库不设,田畴不垦。”而中原又处于大动乱的时期。面对着这种严峻的局势,要“安君治民”“兴霸成王”,必须进行社会改革。阖闾元年,“始任贤使能”,“举伍子胥为行人,以客礼事之,而与谋国政”。“阖闾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巫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今伍子胥修法制。《越绝书·越绝请籴内传》云:“其形繁法。”《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云:“吴王刚猛而毅,能行其令。百姓习于守,明于法禁。”
——摘编自辛土成《论阖闾的社会改革和吴国的兴亡》
(1)根据材料,概括吴王阖闾改革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吴王阖闾改革。
3.单选题- (共5题)
4.
下表
推动表中所列美国对外政策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时间 | 事件 |
1947年5月22日 | 美国援助希腊、土耳其法案经参众两院通过并由杜鲁门签署成为法律 |
1947年6月5日 |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说,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 |
1949年4月4日 | 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英国等12国外长云集华盛顿举行北约签字仪式 |
推动表中所列美国对外政策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美苏结束了战时同盟关系 |
B.欧洲是美国对外战略重心地区 |
C.美国力图全方位包围苏联 |
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 |
5.
如表1872-1890年棉纱进口量及其指数(源自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
(单位:千担;指数:1872年=100)
据表可以推知当时
(单位:千担;指数:1872年=100)
年份 | 进口量 | 进口量指数 |
1872 | 50 | 100 |
1875 | 91 | 182 |
1880 | 152 | 304 |
1885 | 388 | 776 |
1890 | 1082 | 2164 |
据表可以推知当时
A.洋纱代替土纱使耕与织分离 |
B.手工棉织业遭到沉重打击 |
C.洋布代替土布使纺与织分离 |
D.手工纺纱业逐步走向破产 |
6.
1965年,中央直属企业增加到10533个,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2.2%,其中属于生产资料的产值占55.1%。中央直接掌握的财政收入由原来的50%提高到60%左右。这表明
A.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 |
B.政府重视经济建设均衡发展 |
C.计划体制弊端得到初步解决 |
D.政府强化集中统一管理模式 |
7.
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试图限制君主的权力,剥夺君主及其政府干预司法事务的权力,以保障人民的政治自由和生命财产的安全。为此,启蒙思想家主张
A.权力的运用须体现人民意志 |
B.君主立宪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
C.分权制衡必须成为建制原则 |
D.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